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3911754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1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0吨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方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件编号:LSHB20170820 文件类别:污水类方案60m3/d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股票:834145海南蓝深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二一七年八月目录目录I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概况11.2 项目名称11.3 设计依据21.4 设计范围2第二章 建设规模及设计水质22.1污水水质22.2 建设规模32.3 排放标准3第三章 工艺设计方案的选择及平面布局43.1 设计原则43.2 工艺比选43.2.1 生物处理法综述43.2.2 生物处理法的比较与选择53.3 工艺选择63.4 工艺说明73.5 平面布局规划8第四章 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84.1截留井84.2格栅井、沉砂池84.3调节池94.4水

2、解酸化池104.5接触氧化池114.6斜管沉淀池124.7暂存池134.8污泥池134.9石英砂过滤器144.10紫外线过滤器144.11设备间15第五章 相关专业设计155.1 防腐设计155.2 环境保护与劳动保护165.3系统管理设计16第六章 工程管理176.1 施工周期176.2 施工管理18第七章 构筑物及设备清单187.1 构筑物清单187.2 主要设备清单20第八章 运行成本分析218.1 电费成本分析218.2 综合成本分析21第九章 质保期服务方案219.1质保期及保修范围229.2人员培训229.3技术支持229.4质保期服务措施239.5维修质量的保障措施23 第一章

3、总论1.1 项目概况根据业主了解,项目每天有60吨生活污水从雨污合流管道排入附近沟渠,严重影响当地水环境,以及影响当地人们的居住环境,为了保护当地水环境和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需建设一座污水处理站(详见位置图)。受业主的委托,海南蓝深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公司)针对该项目污水性质和排放的要求,从降低污水处理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目标出发,拟定此设计方案文件,供业主和有关部门领导审议。本设计处理量按60m3/d,每天运行24小时,平均处理量为2.5m3/h。处理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1.2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60m3/d污水处理工程 1.

4、3 设计依据1.3.1甲方提供的污水种类、排放量、等技术资料。1.3.2我公司对其它类似生产企业的水质分析结果。1.3.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3.4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1.3.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3.6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北京市市政设计院。1.3.7简明排水设计手册北京市市政设计院。1.3.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1.3.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3.10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1.3.11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1.4

5、 设计范围1.4.1 本工程设计范围为生活污水,包括经化粪池的粪便污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的餐饮厨房废水,不包括雨水。1.4.2 本工程设计包括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给排水、电气控制、机械设备、仪表等内容。1.4.3 本工程所需电源、自来水等,均需建设方按设计要求送至处理站内。第二章 建设规模及设计水质2.1污水水质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参考同类性质工程经验水质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水质参数,确定原水水质指标见下表。序号项 目原水水质1COD350mg/L2BOD5150mg/L3PH694SS100250mg/L5总氮35mg/L6NH3-N25mg/L7TP3.5mg/L8动植物油50mg/L2.

6、2 建设规模根据业主提供信息,设计最大污水处理量为60m3/d,处理系统连续运行,日运行时间24h,每小时设计污水处理能力2.5m3。2.3 排放标准根据环保部门和业主的要求,本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后水质应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具体水质指标见下表。序号项 目出水水质1COD60mg/L2BOD520mg/L3PH694SS20mg/L5总氮20mg/L6NH3-N8mg/L7TP1.5mg/L8粪大肠菌群数10000个/L第三章 工艺设计方案的选择及平面布局3.1 设计原则本设计方案在设计处理流程时,遵照符合环保、卫生、安全、节能、可靠、美观的

7、原则:(1)处理工艺经济、合理。设计时要充分考虑经济运转;以达到中水回用要求为前提,以较少的投资实现污水净化;(2) 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管理方便。有完善的故障检测与报警装置,能有效保护设备。(3)设备可靠。本工程在充分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基础上,采用的设备均为国产一流设备、进口设备,设备运行平稳、可靠,维护、维修工作量小。(4)工艺流程竖向布置尽量利用水的自流,减少提升设备。(5) 平面布置方面力求按流程依次布置各处理构筑物,做到流程畅顺。(6) 剩余污泥量少,处理简单、卫生、环保,无二次污染。(7) 污染治理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原则。3.2 工艺比选3.2.1 生物处理法综述生物处理法是使用最广泛的

8、一种污水二级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污废水处理之中。它是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最有效、最经济的一种方法,具有处理能力大、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用生物法处理是我国污水处理的技术路线。生物法的处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水的可生化性。测定污水的BOD5/CODCr值是鉴定污水可生化性的最简便且最常用的方法,其判定依据通常如下表所示:BOD5/CODcr0.250.300.40可生化性不宜生化较难生化可生化好本工程污水为日常生活污水,从污水的BOD5/CODCr为0.43,可见从BOD5/CODCr比值这个角度说明污水生化性能较好,采用生物处理工艺是可行的。生物处理法另一个作

9、用是生物除氮,在正常情况下氨氮的去除率均可达70%左右。但是,能否采用生物除氮工艺取决于生物处理过程中自身营养能否平衡。BOD/TN比值是判断能否采用生物脱氮的主要指标,其值越大,反硝化进行越快,越有利于脱氮。经验认为,保证足够碳源的最低BOD5/TN为1-2时,TN去除率最高能达到50%左右。本工程的BOD5/TN大于4,结合我国现有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效果,可以相信污水生物除氮效果应该会很好。3.2.2 生物处理法的比较与选择目前生活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发展较快,类型较多,除广泛使用的传统活性污泥法外,近年来针对小型污水处理站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有生物接触氧化法、A/O法、SBR法等。(1)生物接触

10、氧化法生物接触氧化法也称淹没式生物滤池,其主要特点是在反应器内设置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使反应器内保持一个相对高的保持量,进而可提高处理效率,其反应器可设计得相对较为紧凑,可大幅度减小反应器池容,减小占地面积。其反应原理为反应器内附着填料生长的生物膜的吸附、氧化等作用,将污水中有机污染物逐步氧化成二氧化碳、水和细胞物质,污水得到净化。同时控制氧化池内溶氧水平,保证污水中氨态氮由硝化细菌转化为硝态氮。(2)SBR法 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在反应器中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间歇式操作污水处理技术。这种技术集曝气、沉淀于一池,而不需要设置二沉池及污泥回流

11、设备,也无需初沉池。在该系统中,反应池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充满污水,以间歇处理方式运行,处理后混合液沉淀一段时间后,从池中排除上清液,沉淀的生物污泥则留于池内,用于再次与污水混合处理污水,这样依次反复运行,则构成了序批式处理工艺。该工艺也较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工程。但具体应用到本工程中,存在有一定的问题,首先是操作控制不便;再次是SBR池容积利用率低,占地面积大。(3)A/O法(缺氧/好氧)工艺:A/O法(缺氧/好氧)工艺,通常是在常规的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前,增加一段缺氧生物处理过程或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在好氧段,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中的BOD5,同时进行硝化或吸收磷。如果前边配的是缺氧段,有

12、机氮和氨氮在好氧段转化为硝化氮并回流到缺氧段,其中的反硝化细菌利用氧化态氮和污水中的有机碳进行反硝化反应,使化合态氮变为分子态氮,获得同时去碳和脱氮的效果。该工艺是在普通的活性污泥法基础上研究开发的,其好氧池是与普通曝气池相似的推流池。在好氧池内可完成对含碳有机物的氧化、含氮有机物的硝化和聚磷菌对磷的大量吸收;其缺氧池容积较小,但由于它与好氧池的结合使用,所以使处理系统具有一定的除磷作用和抗冲击负荷能力等优点。因此本工程推荐采用此工艺。3.3 工艺选择我公司积极组织公司技术工程师进行讨论、调研和分析,确定使用为AO为主体的处理工艺。具体工艺流程见下图: 3.4 工艺说明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经管道

13、汇集后自流进入截留井,截留井设置有截留孔,非雨期时污水通过截留孔自流进入格栅池,当下雨时生活污水和大量雨水混合后的低浓度污水由于水量大水位高可以通过溢流管部分排水至下游污水井,防止超量雨污合流水对污水处理站冲击,截留井出水自流进入格栅井去除长纤维物质、塑料袋等大件杂质。格栅池出水自流进入调节池,各类不同污染程度的污水在调节池内泥充分混合,水质和水量得到有效的均衡。调节池内污水经提升泵恒定流量提升至水解酸化池内,与从沉淀池回流的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在酸化池中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被分解成简单的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提高污水可生化性,同时去除一部分COD。经水解酸化后的污水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污水在有氧条

14、件下进行好氧生物分解,将有机物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活性污水。接触氧化池出水自流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剩余污泥排向污泥池,污泥池定期外运处置。经泥水分离后的澄清水自流进入暂存池收集后经过滤提升泵提升进行石英砂过滤和紫外线杀菌等深度处理后的污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3.5 平面布局规划在本方案中我们在业主提供的场地内进行规划,整体布局采用地埋式方式。工程总占地面积约133.32m2,最大长度15.28m,最大宽度8.66m,最大深度根据进水深度标高而定。具体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第四章 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4.1截留井一、功能截留井设于雨污合流管之间,截留井设置有截留孔,非雨期时污水通过截留孔自流进入格栅池,当下雨时生活污水和大量雨水混合后的低浓度污水由于水量大水位高可以通过溢流管部分排水至下游污水井,防止超量雨污合流水对污水处理站冲击。二、主要参数尺寸:LBH=1.0m1.0m1.78m结构形式:砖混结构数量:1座4.2格栅井、沉砂池一、功能格栅池设于污水处理站入口端,池内安装格栅,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废塑料袋等漂浮杂物或长纤维物质等,后段连通过沉砂池用于沉淀水中的泥沙,防止泥沙和大漂浮杂质进入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