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南华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905865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台县南华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台县南华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台县南华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台县南华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台县南华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台县南华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台县南华初中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华初级中学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题号012345678总分核分人得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选出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A.荫庇(yn) 思忖(cn) 瘦削(xu) 眩晕(xun)B.裣衽(lin) 舟楫(j) 周匝(z) 滑稽(j)C.迷惘(wng) 愀然(qio) 租赁(ln) 怪癖(p)D.亵渎(xi) 颤栗(chn) 奢望(sh) 抽噎(y)2.选出书写全对的一项()(2分)A.走头无路自惭形秽白皙馈赠B.漫不经心摧枯拉朽凛冽帷幕C.皎尽脑汁气喘吁吁憩息啜泣D.一泄千里 趋之若骛 装潢 曙光3.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

2、2分)A.班长发表的无稽之谈有情有理,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B.我独自一人形影不离地徜徉在空旷的大街上,整理自己烦乱的思绪。C.精心设计人生,合理规划事业,让人生和事业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D.秋日的香山呈现出她独特的魅力,枫叶五彩缤纷,让人流连忘返。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5.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 )(2分)A.为了将污渍及时送到灾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指方便快捷的途径、优惠政策等。)B.人们都在议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的房价会不会高台跳水。(指一项水上体育项目。)C.妈妈对我的关怀无微不至。 (形容非常细心周到。)D.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显示出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 (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6.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2分)7. A.麦琪的礼物欧亨利法国代表作:警察与赞美诗小说8. B.艺术品 契诃夫俄国代表作:套中人小说9. C.童区寄传柳宗元中国唐代代表作:永州八记传记10. D.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爱伦堡苏

4、联代表作:人岁月生活报告文学11. 7.在文中内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12.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悬崖峭壁,层沙积土,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13. A挟卷着冲倒了穿过了B冲倒了挟卷着穿过了14. C穿过了冲倒了挟卷着D挟卷着穿过了冲倒了15. 8.下列语句中标点特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16.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17. B.国家发改委规定:从1日起,中国药品的定价必须经过成本调查、专家评价或

5、论证、听取各方面意见、集体讨论、集体审议等5个环节。18. C.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是源自合乎科学原理的精妙设计?还是巧妙绝伦的施工技术?19. D.“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8、9.对“机缘巧合”单元相关内容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20. A.麦琪的礼物通过写圣诞节前一天,一对小夫妻互赠礼物,结果阴差阳错的故事,告诉人们要“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去爱他人。”21. B.麦琪的礼物中,作者充分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营造一种戏剧性的氛围。22. C.艺术品记叙了一件艺术品被多次转送的故事,反映了社会不同阶层的人对艺术品超凡的鉴赏能力。23. D.契

6、诃夫小说的结尾严格遵循他的小说情节的发展逻辑,没有欧亨利式的异峰突起,只有朴素与平淡的尾声,却更发人深省。24. 10.阅读下面新闻,按要求完成题目(6分)25. (新华社北京分社29日电)“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29日上午10时在北京主会场朝阳公园全面启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启动仪式,并为北京青少年集体长跑活动鸣枪。“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26. (

7、1)用一句概括上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2分)27. _28. (2)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29. _30. (3)初三时间紧,任务重,假如你是体育委员,如何根据初三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请写出一个活动项目及进行方式。(2分)31. 32. 11.阅读下面这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33.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起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是一只鸡。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

8、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终于飞了起来!34.12.请用“痛苦、快乐、责任、逃躲”四个词,写一段话,表明自己对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的理解。(3分)二、阅读理解 (共6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月 夜 喧嚣的校园在晚休的铃声中渐渐沉睡了,宿舍里同学们的欢闹声,已经听不见了;偶尔听到的只是远处池塘里的几声蛙鸣。在这幽微的月光里,毕业离校的幽苦又萦上心头,我鬼使神差地走到校园后面的林荫小道上。 曲曲折折的小径,蔓草横生。不知名的白色野花挨挨挤挤地开着,像是一地银白的精灵,在月光里摇曳婆娑。两旁的玉兰

9、树,是我们来时栽下的,现在已蓊蓊郁郁,两人多高了。月华如洗,透过扶疏的叶隙,撒下一地的斑驳。 我想起了第一学期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的那个中秋月夜。马鞍山上,芝山亭中,在满月的光里,大家欢聚一堂,品茗、吃月饼,畅谈理想、人生,遐想着月的传说。月光皎洁,马鞍山披着一层银辉。风儿带着秋的凉意,沙沙地响过了竹林,响过了芝山亭。记得苏子有言:“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易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那时我想,我们真是一群幸运的人儿,搭在世纪末人才的班车上,享受着太平盛世的风光霁月,展望着未来岁月。 又是一个月夜。因白天一位同学病了,我带他去看病,一时

10、没请假,旷了半天课。班主任周老师叫我去她家一趟。我想,坏了,要挨批了。我忐忑不安地蹭进了老师的家。 “以后有事要记得先请个假。他身体好些了吗?”接着,周老师又说,“他家挺困难的,这些钱你捎给他,就说是他家里寄的。你们是同乡,他不会怀疑,我明天上完课再过去看他我买了几帖药”我无言,捏着这张带有体温的50元钱,望着老师纤弱秀丽的背影,我平生头一回体味到了一种山的威严。走出老师的家,我蓦地发现,今晚的月好圆好圆 重温往事,同学情使我感到甜蜜,师生情更使我感到温暖。在这离别的时刻,双眸不由湿湿的。在微微的泪光中,我又看到了窗口那盏熟悉的灯还亮着,那是老师在辛勤地工作吗?这样想着,不觉已回到宿舍。均匀的

11、鼻息声微微响着,舍友们已睡熟好久了。 13. 文中引用“苏子”的话的用意是: 14. “我忐忑不安地蹭进了老师的家。”“蹭”字能改为“踱”吗?为什么? 15. “我平生头一回体味到了一种山的威严”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16. 本文回忆部分选取了两个月夜,这两个月夜表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17. 请概括出第二个月夜所写的一件事。(二)文言文阅读(25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_ , , ,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子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

12、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8解释加点的词语(2 分)伛偻提携( ) 非丝非竹( )19在文段中默写横线上空缺的内容(4 分), , ,20翻译句子(4分)(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2)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译:21两段文字均选自醉翁亭记,该文将写景、叙事、抒情熔为一炉,有一句话奠定了全文的抒情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2分)22第段先写_之景,再写_之景,最后收笔,引出 ,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3分)23第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_;_;_;_。24对第段文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B“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均指老人和小孩。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D此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25联系全文,可从以上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 )(3分)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