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学案中图版必修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904983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学案中图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学案中图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学案中图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学案中图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学案中图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学案中图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学案中图版必修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2019.4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本章主要讲述了农业和工业两种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以及人类的地域联系。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与信息要通过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互补,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整体。本章首先介绍了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和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接着介绍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特点、世界主要工业区及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最后介绍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以及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布局的影响。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一、

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1主要自然条件(1)气候: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2)土壤:肥沃程度对农业的影响较大。(3)地形2社会经济条件(1)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2)交通运输: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3)政策:各国政府用来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4)农业生产技术:可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生产成本降低。(5)其他:包括劳动力、地价等。3变化自然条件方面的因素变化不大,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因素经常变化。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形成因素(1)自然界:包括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水分等条件。(2)人类社会:主要表现为劳动力、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产

3、技术。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原始农业:包括游牧业、迁移农业和初步定住农业。(2)传统农业:包括稻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和地中海式农业(谷物、果品园艺业)。(3)现代农业:包括种植园农业、现代旱作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业和大牧场畜牧业。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如砍伐森林、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等,造成水土流失、沙漠扩大等后果。2农业技术的负面影响1在英国的东南部、法国的东北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德国北部一带分布着农业饱和度最高的高产中心区;由此向外,农业饱和度逐渐变小,离中心越远,饱和度越小,形成以西欧为中心,由内向外大致

4、呈圆环状的分布规律。2欧洲的农业模型大致符合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这种分布本质上是杜能理论在宏观尺度(大洲或国家范围上)的体现。下图示意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读图,完成13题。1下列各区农业与地形因素最密切的是(C)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江南丘陵种植茶树吐鲁番种植葡萄上海郊区发展园艺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ABC D2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图中的(C)A气候 B土壤C市场需求 D政策32011年,财政部发放农资综合补贴986亿元,比上年增加14%。这反映了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是(A)A政策 B市场C交通 D社会生产力13.解析:第1题,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是气候,是土壤,是市

5、场。第2题,最终影响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的是市场的需求。第3题,当前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种粮利润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总产量下降。故政府发放种粮补贴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体现了政策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鲜切水果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即食需求,对新鲜水果进行处理,使产品保持生鲜状态的鲜切制品。鲜果切从加工到送到客户手中不超过6小时,以确保用户能食用到最新鲜的果切。读图完成45题。4影响鲜切水果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B)A原料 B市场C交通 D技术5该企业产品销售,主要依靠(D)A大型商场 B超市C水果摊 D电子商务平台45.解析:第4题,据材料可知鲜切水果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

6、者的即食需求,从加工到送到客户手中不超过6小时,只有广阔的市场,才能发展鲜切水果业,交通条件虽然重要,但没有市场,既使交通再便捷,也不能发展鲜切水果业,故鲜切水果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本题选B。第5题,因为该产业从加工到送到客户手中不超过6小时,故不能是通过正常销售渠道如大型商场、超市、专卖店去销售,顾客只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从网络上下订单,然后果切企业才能进行生产、包装、配送,故本题选D。读以下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完成67题。6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B)A甲美国现代旱作谷物农业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C丙亚洲稻作农业D甲城郊农业7下列属于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B

7、)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67.解析:第6题,甲地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农业地域类型为稻作农业;乙地种植业和畜牧业各占一定比重、商品率高,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丙地以畜牧业为主,商品率很高,可能为大牧场畜牧业或乳畜业。第7题,甲地生产的优势条件包括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015邯郸一模)下表为2011年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五大洲的七种作物种植面积资料。阅读材料,回答89题。大洲代号咖啡玉米马铃薯稻米谷子小麦可可豆甲016 4516 14072583859 5660乙568643803813 5541

8、45丙5 47464 5011 6346 88014335 9761 602丁2 37634 5501 88311 16918 4698 9966 487戊2 57054 8109 548145 27012 442102 2931 7698.已知丙为美洲,那么甲、乙、丁、戊依次为(C)A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B大洋洲、欧洲、非洲、亚洲C欧洲、大洋洲、非洲、亚洲 D非洲、亚洲、大洋洲、欧洲9表格反映丙洲的最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C)A热带种植园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89.解析:第8题,表中甲地没有热带经济作物,玉米和小麦面积大,可判断为欧洲;乙的各种农作物除小麦外,种植面

9、积不大,可判断为大洋洲;丁比戊的热带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稻米的面积低,可判断是非洲,戊是亚洲。故C正确。第9题,丙为美洲,表中资料显示其玉米和小麦的种植面积最大,谷物类种植比重大,是商品谷物农业。故C正确。读世界咖啡主要产地分布图。完成1011题。10由图中咖啡产地的分布可知,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A热量 B地形C水分 D土壤11在人类的影响下,美国咖啡种植的最北界线已经比图中的标注北移了,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B)A交通 B科技C政策 D市场1011.解析:第10题,由图中可看出咖啡产地主要分布在低纬度地区,所以热量是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第11题,在科技的影响下,农作物的种植范围有可能

10、发生变化;而交通的发展可扩大市场的影响范围,政策可改变农业生产的规模,但是不能改变其种植的范围。12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粮食产区蔬菜园艺区乳肉家禽畜牧业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序号)A为_,B为_,C为_,D为_。简述布局的理由:_。(2)随着“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_。(3)该镇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条件是_,经济技术条件是_和_。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条件的相关知识,并培养读图、识图的能力。第(1)题,从四地的影响条件看

11、:A靠近城区市场,交通便利,有河流流过,可布局易腐烂、需保鲜的农产品。C地处于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水果种植业。第(2)题,由于城市发展,工农业和生活污染物增多,使河流水质变差,处于城市河流下游的E地不适宜发展蔬菜种植。第(3)题,由于该城市处于我国东南沿海,光热、降水条件优越,从社会经济条件看,该地交通运输发达,再加上冷藏、保鲜等技术的发展,该地可以成为蔬菜生产基地。答案:(1)蔬菜园艺等产品,城市的需求量大,易腐烂,不宜远距离运输,应布局在近郊(2)E位于城市河流的下游,蔬菜的灌溉水源受到污染(3)光热充足、降水丰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1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图中表

12、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乙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_。(3)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多为_经营的,种植的作物中均有_。(4)甲图所示的国家有庞大的_,免费向所有农场提供最新科技成果。(5)乙图所示的国家,政府不遗余力地_,以促进农牧业的发展。解析:甲图表示的农业区为美国中部平原,应为商品谷物农业;乙图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属混合农业。这两种农业都属于商品农业,都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因而具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的特征,这两种地域类型的农业一般都是家庭经营的,但农场规模很大。美国为了提高商品谷物农业的商品率和科技含量,建立全国农业科技研

13、究和推广系统,免费向农场提供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澳大利亚为了促进东南部混合农业的发展,缓解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修建了东水西调水利工程。答案:(1)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2)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3)家庭小麦(4)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5)修建水利工程1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的组合,不正确的是(D)A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生产气候B江西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C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的“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市场D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水源解析:泰国位于中南半岛上,属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水稻生产。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地处丘陵,受地形影响,发展立体农业。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则主要受市场需求的影响。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主要受交通运输的变化和农产品保鲜技术的发展的影响。山东寿光蔬菜每年交易量约40亿吨,市场面向全国的大小城市甚至世界。寿光种植的反季节蔬菜每年冬天供不应求。据下图及所学知识完成23题。2寿光反季节蔬菜大棚生产技术主要得益于改善了下列区位因素中的(A)A热量 B光照C地形 D水源3寿光蔬菜得以在全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