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导学案定稿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869193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导学案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导学案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导学案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导学案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导学案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导学案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导学案定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 人物描写一组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刘家冲小学 郑金兰课时:1课时 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教材分析:本组单元重点是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在自己的习作中学会运用。小嘎子是个个性鲜明的男孩子。从一开始对摔跤方式的选择,就可见这个顽皮的小男孩富有心计。在摔跤的过程中处处可见他的机灵、敏捷、有智谋。另外,从他时时想把对手打败,又不难看出他争强好胜的一面。文中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的摔跤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在这当中,还夹杂着对嘎子心理活动的描写,这些

2、描写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人物性格。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塑造了小嘎子这个儿童形象。教学方法:五年级的学生,已是小学高段的学生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分析能力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而且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取代学生的阅读。”所以,本课时的教学,主要是学生的自读感悟和教师的引导并举,突出学生的自读感悟,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感悟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人物的形象,在感悟的同时,也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重点体会写作中的动作描写。最后是学以致用,写第二回合的比赛。设计理念:紧扣单元的

3、训练重点,力求体现“细读文本、揣摩人物、领悟写法”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把教学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发挥的机会,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读体悟,感受人物的鲜活形象,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达到读、说、写有效结合。首先让学生自由展示课前对课文的了解,这样马上就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围绕自己喜欢的人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的学习通过语言文字把握人物性格。再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就可以实现全班互动,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深入了解人物形象。最后,观看第二次摔跤相关图片进行仿写运用。学习目标:1、会读本课的5个生字和儿化音,会

4、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精神抖擞、手疾眼快、膀大腰粗”等词语,理解词义。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3、学习并运用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4、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感受小嘎子和胖墩儿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导学过程:*课前交流(体会名字有趣):1、 出示嘎子图片:问:认识他吗?和他打个招呼。大伙儿为啥叫他小嘎子? 课前,老师想先做个小调查:看过电视剧小兵张嘎吗?2、回忆一下,剧中人物都是怎样称呼“张嘎”的?(小嘎子、嘎小子、嘎子哥)3、无论怎样称呼都含

5、着大家对小嘎子的喜爱之情(小嘎子的意思就是小调皮鬼。这名字也挺有趣,名如其人。) 同学们喜欢嘎子这个人物吗?让我们再一次亲切地叫叫他的名字吧!4、出示胖墩儿图片,引:顾名思义,他肯定长的.(胖乎乎的)5、这节课,我们就走进作家徐光耀的小说小兵张嘎,共同赏读其中的一个片段,再进一步了解我们喜欢的小嘎子。出示课题: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一、激趣引入:1.一天,这调皮鬼小嘎子和胖乎乎的胖墩儿,为了争彼此都很喜欢的一把小木头手枪,决定来一场摔跤比赛。(板书课题)2.从动作灵巧上看,谁的胜算大?(板书:技巧派)从身材上看,谁的胜算大些?(实力派)3. 那谁会赢得这场比赛呢?(VS) 就让我们走进课文。4

6、、第一关:字词点将台(自读、对子检查读、小组代表展示读)二、朗读新时空(第二关): 1、小组分角色读文。(老师巡视,相机指导) 2、小组展示读。三、 理清脉络(体会过程有趣)(第三关) 过渡:比赛结果大家都已知晓,(实力派)的胖墩儿赢了(技巧派)的小嘎子。虽然结果毫无悬念,但比赛过程却非常有趣,而且能体现人物特点。让我们细细领略他们的摔跤过程,感悟徐光耀爷爷的生花妙笔吧。 1.技巧派小嘎子为什么输了。我们来看摔跤的整个过程,请你默读第三段,根据下面的小标题,用短竖分成三部分:鹐架对阵捕捉战机揪住激战 2我们请三位同学分别来读这三个部分(点名读,考验师生默契、学生感悟能力)。师:摔跤比赛即将开始

7、,他们作好准备,虎视眈眈-(生1读相关句子)接着,小嘎子和胖墩儿都全神贯注地捕捉下手的战机-(生2读相关句子)最后,他俩揪在一起,激战起来-(生3读相关句子)4过渡:有趣吗?作者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按照一定的顺序将摔跤的过程写得清楚写得有趣的。 四、品读感悟人物形象(第四关): A、架势有趣 1、出示句子一: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1)他会利用自身优点,手疾眼快,这是他的长处,相对胖墩儿而言,嘎子的短处是什么?嘎子知道扬长避短,所以“从不-,自然不-,而选择-”的比赛方式。教学中抓住“一向”“ 从不”“ 自然”来体会嘎子以前的霸道、以强欺弱。(2)从摔跤方式的选择上,我们读出了一个(富有心计)的

8、嘎子?板书(3)读出他的(聪明)来!(你读)读出他的(机灵 )来!(你再读)你还画出了哪些句子?2、句子二: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师:这一句写的是俩人,让我们揣摩揣摩。“虎势儿一站”什么意思?指名说。 “虎势儿”中的虎就是老虎,老虎给你们一种怎样的感觉?(老虎的勇猛,虎虎生威,咄咄逼人)你注意到他们的那双眼睛了吗?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那是一双眼珠瞪得很大的眼睛;那是一双虎视眈眈的眼睛.指导朗读,带上你的表情,读出你的气势。这么一站,站出了两个怎样的孩子?(谁能表演表演)B、招法有趣 比赛中小嘎子与胖墩儿彼此用了哪些招数来一争高下呢?我们先来看“捕

9、捉战机”部分。出示: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一)概括动词1.概括小嘎子的动词(1)请圈出小嘎子的动作。交流:围、蹦来蹦去。(2)自己读一读写嘎子的这句话,把他的动作读出来。指名读。(蹦来蹦去读出来,围着胖墩儿猴儿似的蹦来蹦去读出来)(3)大家可以发现这两个动作是合在一起的,我们姑且把他们合起来,组成小嘎子的第一招:围着猴蹦法 小嘎子 VS 胖墩儿回合 招数 招数捕捉战机 围着猴蹦法揪住激战 牛劲儿立地术 钩腿功 (4) 让我们一起来

10、读一读嘎子是怎样出第一招的,起初,一起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嘎子?(顽皮机敏)2.概括胖墩儿的动词(1)胖墩儿也跟着出招了,请大家自己圈出小胖墩儿的动作,然后通过朗读把这些动作表现出来。 (指名读。)(2)胖墩儿的动作也是连续的合在一起,那么你能概括一下他出的第一招吗?交流。(补充板书:塌腰合裆鼓眼法)(3)胖墩儿出招了,读(老师引导体会:塌腰合裆、不露破绽、以静制动)(二)品味动词1动词改变(1)交换动词。双方这一招下来,谁赢了?(旗鼓相当,不相上下。)既然是分不出输赢,那我们把他们的招法交换一下,让他们出对方的招术,也应该可以吧。出示:起初,小胖墩儿精神抖擞,欺负对手瘦不拉叽,身单力薄,围着他

11、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嘎子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2)比较不一样:大家为什么笑了?(别扭)自己读一读,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小嘎子和胖墩儿?(3)话说回来,他们出得了对方的招数吗?为什么?(4)现在再请你自己读读课文中描写,你的眼前浮现出的小嘎子和胖墩儿是如何模样的?交流,请你用朗读描摹出来。请带着感受读一读。2小结。看来这些有趣的动词、招数应该符合人物的特点来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把小嘎子和胖墩儿描摹出来。(读)此时,我们有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嘎子?(顽皮机敏 富有心计)什么样的胖墩儿呢?(摔跤惯手 沉稳老练)让我

12、们再请人演一演。C、激战有趣(一)概括动词。1师: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谁再表演走马灯似的?激战开始啦!谁来读出示: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2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段话中仍然运用了许多动词,请快速圈出来。3交流:(1)嘎子的动作有推拉拽顶、扳、钩,摔 点明:推拉拽顶这是连续动作。(2)胖墩儿的动作有别、推。点明:别和推应该也是连续动作。4.接下去请自己一边读,一边想象这些动作,也可以自

13、己试着做一做。5请你联系课文,借助这些动作,自己概括一下小嘎子和胖墩儿各自又使出了哪些招数。完成表格。回合 招数 招数捕捉战机 围着猴蹦法揪住激战 牛劲立地术 钩腿功 进行交流,并讲讲自己概括的招数好在哪里?(1)当揪在一起的时候,小嘎子使出了浑身解数,用了一招(推拉拽顶连环术、连环扳功)你自己觉得你这一招概括的如何?其他同学还有不一样的概括吗?但胖墩儿呢?用了牛劲立地术,稳如泰山,一动也不动。(2)于是小嘎子急了,采用钩腿功,未曾料到胖墩儿使出的竟然是(一别二推功)最后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输了!你的呢?(讲讲自己概括的招数好在哪里?)评价。 小结:同学们概括的招数形象而有趣!6那

14、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二)比较动词。1这样读还不能最好地再现这一比赛场景,这样吧,让我们再把镜头拉到小嘎子和胖墩儿捕捉战机的那一幕。谁来读2我们知道揪在一起激战的场景与捕捉战机这两个场景同样运用了动词,一定的招数,但是你感觉,在动作上有着怎样的差别呢?读-3请你自己拿起书,把两段话反复比较着去读一读,去发现发现。4交流发现:动作更快了,更有力了。你出一招,他马上出一招。彼此交锋更多了。你是从哪些词语发现的?你还有怎样的发现?(心情更急切了)从哪些动词可以感受到?此时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小嘎子?(争强好胜)他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对手太强,(身强体壮)5怎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因为比赛更激烈了。) (三)朗读再现1原来如此啊,比赛更激烈了作者就运用上了更快更有力的动词。那该怎样读才能呈现出这段有趣而激烈的场面呢?我们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3自由大声读,一起来呈现这段有趣激烈的场景吧。4.感悟:我们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运用动词除了要符合人物特点,还应该考虑不同的场景。5、除了动作描写,文中还运用了(语言)(心理活动)描写,请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体会。五、精妙的人物描写,让小嘎子和胖墩儿犹在眼前,让我们把这些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