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分类 (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386675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角形的分类 (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三角形的分类 (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角形的分类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的分类 (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角形的分类教学案例 郎君中心小学 周望珍一、 背景介绍:三角形的分类是我校开展校本教研时我执教的一节课。本节内容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对三角形有了初步认识之后进行的教学活动。我认为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按不同标准给三角形分类。分类是一种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的划分和组合的过程,三角形的分类在于给学生一种数学模型,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应用三角形,进一步认识和研究三角形奠定知识基础。为了在课堂上有效地整合落实三维目标,我打算让学生充分地去接触三角形,去感受每一个三角形的特征,并且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感受到三角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时,再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充

2、分发挥学生的小组协作精神,进而将三角形进行较科学的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我认为应允许学生给每一类三角形起出自己认为合适的名字,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二、教学理念: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这个环节,在学生探究学习之前,先预设研究方案,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通过学生的交流可以看出,这个预设是非常必要的,在学生的共同参与下,研究方案由模糊逐渐走向清晰,由粗放逐步走向科学,集中了学生的群体智慧,极大地提高了合作效率。三、教学过程简记:大屏幕出现友情提示:(1)组长合理安排分工;(2)认真观察每个三角形的特点,把相同特征的归为一组;(3)给每一组三角形起一个合适的名字。

3、(在前一阶段学生共同讨论研究方案的基础上,辅之以教师的指导,实现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有机结合。)。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回指导。讨论完毕,全班交流。1组代表交流:我们组是按照边的长短进行分类的:经过观察、测量,我们发现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可以归为一类;有的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可以归为一类;其余的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归为一类。我们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起的名字叫“三边三角形”;把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起名叫“双边三角形”,把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起名叫“零边三角形”。3组代表质疑:老师,我认为1组同学所起的名字有点问题,三角形都有三条边,怎么可能出现零边、双边呢?。四、教学反思:一是对于小组

4、合作的巡回指导还需进一步深入。本节课,我过多地关注了学生参与的程度怎样,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如何,深层次的问题没有去考虑。我想,如果能够及时地发现学生合作学习中那些生成的东西,那么就会给小组合作带来又一个小高潮,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二是对学生的研究成果没有艺术性的利用,没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成功的喜悦,教师没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在利用学生的研究成果。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触动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我想那会是另外一种效果,而这节课上,“等边三角形属于等腰三角形吗?这个问题是教师直接提出的,而没有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我觉得我错过了一个让学生发现的机会。三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规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在集体备课时,老师们提出要让学生先讨论研究方案,我以为给三角形分类很简单,稍微一点拨就可以了,没想到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们居然超出了我的想象,思考出“先总体观察,有困难时在测量”这样深刻的问题,令我震撼。通过这节课,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设计教学方案,正如专家所讲的:“学生是需要点燃的火把,教师的任务就是如何去点燃。”2010-12-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