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教学中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材料的投放策略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862147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教学中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材料的投放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集体教学中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材料的投放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集体教学中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材料的投放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集体教学中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材料的投放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集体教学中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材料的投放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教学中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材料的投放策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集体教学中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材料的投放策略 幼儿的学习是以操作为依托,这是由幼儿的直觉动作和表象性思维的心理特点决定的,他们是通过直接操作将自身和外界联系起来,进而将外部的动作模式内化为内部的认知结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幼儿的心理发生开始于动作感知。幼儿的认知结构不是独立的来源于主体或客体,而是来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认知结构的形成机制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婴幼儿时期,这种动作主要指幼儿对客体材料的动手操作,他们通过最初对实物的操作感知世界,逐渐从一个较低级的结构过渡到一个较复杂的结构。因此,幼儿的认知发展是将对物体的直接感知转化为表象的运演过程,他们的智慧是动作结

2、构逐渐内化的结果1。由于幼儿对客体材料的操作是他们思维运算结构发展的关键,因此操作性学习方式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数学教育中尤为重要。因为数学知识是一种高度抽象化的逻辑知识,幼儿却不具有抽象思维能力,他们需要借助于自身的动作或具体的事物形象,通过操作将动作模式转化为抽象的运演结构。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是一种逻辑知识的获得,按皮亚杰对不同知识类型的区分,数学是属于逻辑数理知识,它需要通过幼儿自己与物体的相互作用来获得,依赖的是作用于物体的一系列动作之间的协调以及对这种动作的协调的抽象。因此,所谓操作性学习,就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幼儿在动手操作材料摆弄材料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发现数

3、学关系,获得数学经验、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的学习。操作性学习过程强调幼儿自主地操作材料,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和直接感知获得体验。因此操作材料是幼儿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媒介,我们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蕴含在具体的材料中。鉴于幼儿思维的片面性,他们只能根据材料的表面现象来思维,不能全面地看待问题,因此,教师在材料的投放上采用一定的策略进行适宜的引导又是必不可少的。投放策略即根据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幼儿数学教育的原则(密切联系生活的原则,发展幼儿思维结构的原则、让幼儿操作、探索的原则、尊重个体差异的原则)以及教学目标,在材料的选择、材料的使用、材料的摆放、材料的数量等方面所采取的策略。在数学活动中给幼儿提供

4、恰当的操作材料对于幼儿的数学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幼儿通过操作蕴藏着数学知识的材料,并在此过程中遵循一定规则而建构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那么如何通过操作材料的投放,既能发挥教师在情境创设中的主导作用又不限制幼儿的操作思路,并且让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有所收获呢?一、材料的投放应具有趣味性,引发幼儿操作的兴趣由于数学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特点,它没有鲜明形象的外表,也没有变化多端的现象,更没有优美动听的旋律或五彩缤纷的颜色,幼儿一般不会自发地对事物背后抽象的数学属性产生兴趣。因此正如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为了唤起幼儿对每次活动的兴趣,往往要设置游戏情景,提供幼儿熟悉的

5、、亲近的、喜爱的、牢固的、与他们生活相接近的,而且是充足的、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通过材料首先唤起幼儿的操作兴趣,进而将兴趣转移到操作的内容上,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使其大胆地、充分地与材料进行相互作用,积累丰富的操作经验,体验到数学的内在魅力,建构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例如:在排除颜色、大小按形状分类的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人手一件喜羊羊或美羊羊的肚兜,上面开着不同形状的嘴型,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同时提供不同形状的糖果、饼干,水果块,这些材料是幼儿所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特别是肚兜,喜羊羊、美羊羊是来自小班幼儿喜爱的动画形象,教师一出示,幼儿就欢呼雀跃,一下子就吸引幼儿的目光

6、。由于设计巧妙,幼儿觉得既有趣又好玩,始终保持高涨、积极的情绪,很自然、愉悦地对材料进行按形状分类。可见操作材料的趣味性对幼儿学习的兴趣、主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材料的投放应具有暗示性,促进不同水平幼儿的学习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与生俱来的独特性。他们的发展有其自己的节奏、特点、性情等。在数学教育中,这种个体差异尤为明显,幼儿的数学学习从本质上来说是幼儿个体建构的过程,因此不同幼儿的数学发展水平不同,表现为思维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发展速度上的差异、学习方式上的差异。所以,教师应在材料投放中识别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给予不同鹰架,使得幼儿在每次活动中都能积极思维,愉快、富有成效的学习。如

7、在蝴蝶找花活动中(出自奕阳教育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出品的通向数学教师指导手册)中,要求幼儿排除大小按颜色分类。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我们有三种投放操作材料的方法。能力相对较弱的,我们在其材料盒中,有序地摆放材料,即幼儿按顺序进行体验式的操作,即可获得按颜色进行分类的经验;对于能力相对较强的,我们打乱操作材料的摆放顺序,让幼儿通过分析判断,自主进行颜色分类;对于操作熟练的幼儿,我们在操作材料的量上有所增加,如将原来每种颜色蝴蝶增加到4只。这样三种投放材料的方式,虽然同属于一个操作环节,但其操作难度是有明显增加的。所以,在材料投放上要充分考虑不同操作水平的幼儿的实际能力,通过有暗示性的材料投放方式来控

8、制活动的难度,使幼儿运用不同操作的策略,达成操作目标。三、材料的投放应具有多样性,丰富幼儿操作的经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由于数学知识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它需要摆脱具体事物的其他无关特征,而幼儿对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意义的理解,却是从具体的事物开始的,可以说,幼儿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具体经验越丰富,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就越具有概括性。因此,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经验,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抽象意义(2)。投放多样性的操作材料,一方面,可以满足幼儿尝试不同材料的需求,让幼儿有更多自主选择材

9、料的机会,增加与材料互动的次数,积累丰富的操作经验,帮助幼儿从多种数学经验中抽象出相应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多样性的材料还可以满足不同操作水平幼儿的需要,幼儿在活动中能根据自己的操作需要和学习水平,选择喜欢的、适合自己发展的操作材料。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会针对教学目标提供多种活动,一般包括基本活动、平行活动、相关活动、提升活动。基本活动是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是根据多数幼儿的发展水平设计的、处于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操作活动,通过同化或顺应作用帮助幼儿建构相关数学概念。而平行活动与基本活动的活动规则相同,操作对象不同,难度大致相当。幼儿可以在平行活动的操作过程中再次内化活动的操作规则,并且体验

10、操作的乐趣。我们还设计相关活动或者提升活动,相关活动与基本活动指向的数学概念相同,但活动规则不同,难度相似,进一步实现数学概念的迁移。提升活动与基本活动也指向同一数学概念,但难度明显提高,有助于巩固并提升幼儿的数学能力。这样可满足部分幼儿喜欢尝试不同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而这些活动可让幼儿在与多样性的材料互动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促进幼儿初级概念的建构。如:小班AB模式排列活动。在幼儿观察、欣赏、发现,并用语言表述(即说说是如何排列的),能够清楚的感受物体排列规律的基础上,我们投放多样性的材料。实物组:(1)东西不同,如碗与勺、花与草、笔与剪刀、花与积木;(2)颜色不同,如“联排别墅”、“妈

11、妈项链”插牙刷、拼瓷砖等。图片组:“摆皮球”,“娃娃排队”“树叶贴”、“蝴蝶飞”。图形组:“做饼干”、“拓印图形”、“接龙游戏”、“火车车厢”等。通过多样性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兴趣、需要选择材料并与材料充分的互动,从而逐步构建AB模式的概念。总之,多样性材料的提供,可以让幼儿的操作学习更加主动,只有与不同的材料进行多次充分地相互作用,才能获得丰富的操作经验,真正抽象并建构相关数学知识。四、材料的投放应具有层次性,促进抽象性思维的发展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先生认为,学龄期的幼儿主要处于动作感知和前运算阶段,具有体验性和表象性思维特点。而幼儿思维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形成抽象逻辑思维,所以我们在材料的投

12、放上要注意层次性。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幼儿来说,我们应该准备实物、图片、图符、点卡、数字等不同抽象程度的材料,帮助幼儿逐步达成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于刚上小班的幼儿来说,她们仅有唱数经验,要想她们很好地学会点数,我们投放的材料应该是实物的。即使是图片的,也应该是单个事物的图片,这样才便于幼儿拿取并准确点数。为了逐步提高小班幼儿的点数能力,我们会慢慢提供多数量的单个图片,提高幼儿的手口眼对应能力。在小班的后期,我们也会尝试使用点子,它在形象上更加抽象,而且也能辅助幼儿理解数的含义。到了中班,集体教学中数字也会慢慢出现,材料的抽象程度也会更高。 总之,在幼儿数学操作性学习中,教师正确使用材料投放的策略,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升幼儿操作学习的有效性,促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得以发展。参考文献:1.皮亚杰著,王宪等译.发展认识论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张俊.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数学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