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练习题学案:5.1 “四两拨千斤”——虚词含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860618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练习题学案:5.1 “四两拨千斤”——虚词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练习题学案:5.1 “四两拨千斤”——虚词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练习题学案:5.1 “四两拨千斤”——虚词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练习题学案:5.1 “四两拨千斤”——虚词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练习题学案:5.1 “四两拨千斤”——虚词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练习题学案:5.1 “四两拨千斤”——虚词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练习题学案:5.1 “四两拨千斤”——虚词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节“四两拨千斤”虚词课标要求1.掌握虚词的分类及特点。2.学会正确运用虚词。知识整合解引子阅读引子部分,思考:在汉语表达中,虚词有何作用?答:_析活动阅读课堂活动形形色色的“的”,思考:“的”“得”“地”在用法上有何区别?活动最后的几个词组应如何处理?答:_讲要点1什么是虚词?汉语中的虚词主要有哪几类?答:_2各类虚词的含义分别是什么?答:_3请结合课堂活动中“的”的用法说明虚词运用应注意什么。答:_4虚词误用有哪些常见的情况?请举例说明。答:_测基础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必须保留的一句是()A咱们厂所需的原料已经运来,并被存放在库房里了。B老先生很有度量,他和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经常争

2、论不休的人也交朋友。C北京地区今年少雨,大风却比近两年的偏多。D天阴得这么厉害,怕是要下大雨,所以你还是带把雨伞。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素质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B李自成等起义领袖内部不团结,贪图享受,严重脱离群众,然而起义失败了。C由于大量捕杀,以至这种珍稀的动物逐年减少,现已濒于灭绝。D为什么有的学校对学生反映的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置之不理呢?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应当承认,好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不喜欢读书,那么,_说什么求甚解_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_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是知识,不喜欢读书也就不能用心

3、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好读书,这_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越读越有兴趣,_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A无论或因为才渐渐B即使和因此就渐渐C无论或因为才自然D即使和因此就自然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虚词,正确的一项是()两千多年以前的剑刃还如此锋利,_令人诧异。那种以清散闲适为乐的人_是事业心不强的人。某市春节期间,烟花爆竹伤人事件发生了_100起。A确实往往不只B确实往往不止C实在常常不止 D实在常常不只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勇于开拓的企业能获得荣誉当属不易,_,当前由于名目繁多的荣誉牌的泛滥,使其荣誉失去了应有的作用。不能把握到

4、的我们必须泰然地放弃,_是诗,是自然,还是七彩斑斓的情意。我们学习,并不只是要积累别人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_要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A然而不论更 B因此不管而是C因此不论而是 D然而不管更考点对接题型一正确使用虚词例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一部长篇小说有主题、副主题,而每一卷作品也何妨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B同志们盼望早日归队,上阵杀敌,张思德又何曾不是这样的心情呢?C老杨说:“自家兄弟,何其如此客气呢?客气了,反而见外了。”D与其靠外地供应,何如就地取材,自己创造。答案D解析“何如”用于反问语气,表示“不如”;A项“何妨”应改为“不妨”;B项“何曾”之后不能用否定的形式

5、,应改为“何尝”;C项“何其”应改为“何必”。例题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虽然在同一个城市,但也只是_见见面。他_考虑什么问题,总是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西湖南线开放,作为原居住于此的居民旧地重游,_想起往事。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人人”,_包括所有的人,任何人也不得例外。A偶尔不论难免诚然B偶然不管难免当然C偶尔不管不免当然D偶然无论不免诚然答案C解析“偶然”,副词,表示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但发生了,“偶尔”表示间或、有时、不经常。“不管”,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都”“也”等与它呼应。“无论”,连词,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会改

6、变,后面往往有并列的词语或表示特指的疑问代词,下文多用“都”“总”等词与它呼应。“不免”,即免不了,后面一般不能跟否定式。“难免”,即难以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式,也可以跟肯定式,后面一般要带“会”或“不会”。“当然”,可理解为应当这样,合乎事理或情理。“诚然”,即固然,用于引起下文的转折。解题技巧在解题时应注意:第一,理解句意,把握语境,理清句子和文段内部的层次及关系,分清是假设语气还是既成事实,虚词前后连接的是词语还是句子,是用于前一分句还是后一分句等问题。第二,分析所提供的虚词的意义、语气、配套规则、搭配规则,看虚词的位置是否恰当、用得是否合理、搭配是否合适、是成套使用还是单独使用。第三,采用语感法、比较法、代入法或排除法,将最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题型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句中的用法例题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庄公死,更立景公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得庆封,负之斧质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C后世以为法程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D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考查了“更、之、以、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