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859627 上传时间:2023-10-16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名称及性质1.1.1项目名称:无公害茶叶产业化开发项目1.1.2项目性质:新建1.2 项目建设单位陕西省公司法定代表人: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陕西省设计院,工程咨询证书:国家发改委工咨(甲)。1.4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和范围1.4.1可行性研究工作依据a)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省、市、县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b)国家发改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规范的模式。c)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d)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决定。e)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f)财务效益评价按国家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参数进行规范化计算和

2、财务经济分析。g)茶叶加工机械设备价格依据各专业生产厂家报价比较后综合估算。40cm。种植茶苗要求根硕离土表距离3cm左右,根系离底肥10cm以上。6.1.2土壤a)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改良措施。b)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c)采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考虑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d)幼龄或台刈改造茶园,宜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e)土壤PH值低于4.0的茶园,宜施用白云石粉、石灰、草木灰等物质调节土壤PH值至4.55.5范围。土壤PH值高于6.0

3、的茶园选用生理酸性肥料调节土壤PH值到适宜的范围。f)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宜节水灌溉。灌溉用水符合NYT5020的要求。6.1.3施肥a)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b)宜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允许使用的肥料按有机茶园标准严格控制。 c)施肥分为基肥和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秋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一般每亩施饼肥或商品有机肥200kg400kg或农家有机肥1000kg2000kg左右。根据土壤条件,配

4、合施用磷肥、钾肥和其他所需营养。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多次,以化学肥料为主,在茶叶开采前15天30天开沟施入,沟深10cm左右。追肥化学氮肥每亩每次施用量(纯氮计)不超过15kg,年最高总用量不超过60kg,施肥后及时盖土。d)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可以使用叶面肥,施用的叶面肥应经农业部登记注册。叶面肥应与土壤相结合,采摘前10天停止使用。6.1.46.1.5茶树修剪6.1.6茶叶采摘及鲜叶管理技术6.2产品质量6.2.1产品质量内控指标产品质量内控参数表6.2.2理化指标理化指标表品 种级 别理 化 指 标水份总灰份水浸出物粉末粗纤维含量一级6.3扁形茶的加工技术6.3.1工艺流程鲜叶 堆放

5、杀青揉捻二青 辉锅烘焙 贮藏6.3.2技术要点a)鲜叶采摘:b)摊放:c)杀青:d)清风:e)做形:当多用机锅温升到100左右时,调慢多槽锅运行速度,投入待炒在制叶,若茶叶翻动不畅,应加快多槽锅运行速度,依此快慢交替炒制,当茶叶翻动自如、流畅(一般需1分钟左右),应使多槽锅运行速度稳定在慢速,将轻压棍放入槽锅,并不断察看叶温和茶叶色泽,经2-3分钟炒制,色泽基本固定,放重压棍炒制3-4分钟,茶叶成扁平、挺直、有触手感时,再放轻压辊炒制2-3分钟,失水量为20%左右时出锅,出锅后在制叶经分筛后复炒至茶叶扁平、光滑、挺直,含水率低于7%时出锅,过筛成商品茶。f)烘焙:g)挑拣:将烘好的茶叶烘好后,

6、拣掉单片叶和黄瓢叶,最后将碎末簸扬干净,然后即可进行贮藏。6.4茶的加工技术6.4.1工艺流程鲜叶 摊放 杀青 清风 初揉 初干 做形起毫 烘焙 拣剔 入库6.4.2技术要点6.5炒青绿茶的加工技术6.5.1工艺流程鲜叶 摊放 杀青 摊凉 揉捻 解决筛分 毛火 辉干 摊凉 包装入库6.5.2技术要点6.6乌龙茶加工技术6.6.1工艺流程鲜叶 摊凉 萎凋(晒青) 凉青 做青(摇青)凉青 杀青(炒青) 反复包揉造型 足火。6.6.2技术要点f)反复包揉造型乌龙茶的紧结、重实、圆形的优美外形是通过速包机、包揉机(球茶机)、松包机等配合反复包揉造型的结果。其工序为:杀青叶 (揉捻)速包 (反复6-8次

7、) 包揉 (反复2-3次) 初烘 定型 足火。具体技术要点为:杀青叶放置回潮2-3小时,梗叶水分重新分布,叶片回软后揉捻,每次投叶量5-10千克,作业时间3-5分钟;或不揉捻,直接用速包机包揉,每次投叶量6-9千克,作业时间1-2分钟。再用包揉机包揉,每次投叶量8-18千克,作业时间3-7分钟,之后用松包机筛末解块,每次投叶量6-16千克,作业时间1-2分钟,如此反复6-8次,再经烘干机初烘加热,趁热打包,快速解包,包揉造型,反复2-3次,直到茶叶外形达到圆球形(颗粒状)要求时再次进行速包定型。名优乌龙茶定型时间不宜太长,以2-3小时为宜。定型结束后解包足火。g)足火采用手拉式(液化气)烘干机

8、,每次投叶量25-30千克,杀青时间10-20分钟,60-70烘焙至足干。足干茶叶含水率为2%-5%,有利于保持茶叶的色泽和香气。烘干后及时拣剔,然后包装,低温保存。6.7精加工工艺流程6.7.1精制工艺流程图抖筛存储包装匀堆装箱拣梗风选园筛毛茶销售滚切车色 6.7.2扁形茶和毛尖茶精制工艺流程图手工拣茶车间手工拣茶车间 毛茶包装销售销售冷藏销售包装毛茶库房冷藏精制重点是整理外形,利用各种筛分设备进行处理,使茶叶长短适当,大小一致,外形符合企业标准要求,然后是按原料嫩度品质差别划分等级,剔除混在茶叶中的夹杂质、异物,提高纯度。此外,还需要进行适度干燥,以提高香气并便于贮存。精制茶叶经称量计量后

9、按不同规格和方式方法进行包装即为成品茶叶。本次设计产品包装方案为0.2kg盒,0.25kg盒,0.5kg盒,0.25kg袋,0.5kg袋。包装后的成品茶放入保鲜贮存库保持0-5贮存。6.8技术来源本项目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和各系列产品加工工艺均由茶叶协会负责,该协会精通上述技术和工艺,熟悉项目区建设环境,能熟练安装、调试上述生产设备,并掌握生产机械性能,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工艺,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6.9设备方案本项目均采用国内目前先进实用的成套设备,其中:乌龙茶生产设备选用厂成套设备,其它系列生产设备选用厂成套设备。本项目设备清单详见附表1-4、1-5、1-6、1-

10、7、1-8、1-9。6.10建筑工程方案6.10.1各加工车间:毛石基础,砖混结构建筑,钢制结构门,铝合金窗,门窗外设钢纱防蚊、蝇网,地面铺设地板砖,外墙水沙石处理,内墙仿瓷涂料粉刷,屋面采用轻钢屋架上铺彩钢瓦。规格视加工场地和工艺要求而定。精制车间:毛石基础,钢筋砖排架结构,规格长40m宽20m高4m,防盗门,铝合金窗,门、窗设钢纱防蚊、蝇网,地面铺木地板,外墙水沙石处理,内墙仿瓷涂料粉刷,屋面采用钢筋砖屋面梁上铺1.5m5m屋面板。保鲜贮存库:库体采用玻璃钢结构,中间使用隔热材料进行发泡填充。规格长25m宽8m高4m,防火防盗保温门,配套制冷机组,电器控制箱控制冷库的温、湿度。地面铺设木地

11、板。办公楼及生活区福利设施:毛石基础,钢筋混砖结构,外墙水沙石处理,内墙仿瓷涂料粉刷,木质门,铝合金窗,外设钢纱防蚊、蝇网。地面铺设地板砖。6.10.2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序号建、构筑物名称建筑面积(m2)层数结构类型一生产性土建工程1初加工车间一砖混,轻钢屋架2精加工车间一钢筋砖排架3毛茶库房一砖混4成品库房一砖混、保鲜库为玻璃钢5包装物库房一砖混6鲜叶堆放厂一水泥硬化二公用配套土建工程1总配电室一砖混2锅炉房一砖混3综合办公楼二砖混4职工食堂浴室一砖混5职工宿舍三砖混6车库一砖排架7厕所一砖混总计6.10.3总平面布置项目建成后占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工厂总平面布置主要设计指标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全厂占地面积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