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原理与规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851429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计原理与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建筑设计原理与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建筑设计原理与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建筑设计原理与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建筑设计原理与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设计原理与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计原理与规范(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设计原理与规范第一节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和构图原理 教材起自第59页 本部分内容涉及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主要参考书为张文忠编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及彭一刚著建筑空间组合论,复习时要重在理解,不必死记硬背。 具有建筑学本科学历,掌握了理性的建筑设计方法的人, 复习时本章可以不作重点。 历年考题中,本部分内容约占8%。主要包括建筑功能空间与流线组织、建筑形式与色彩、建筑技术与经济等。 各种类型公共建筑的设计都立足于处理好功能要求、艺术形象和技术条件三者的关系。1. 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包括:空间构成、功能分区、人流组织与疏散以及空间的量度、形状和物理环境(量、形、质) 几个主要方面。a. 公共建筑的空间构

2、成可以分成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三大部分。交通联系部分一般可分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基本空间形式。b. 功能分区的概念是,将空间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分类, 并根据它们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加以组合、划分。c. 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分正常和紧急两种情况;正常疏散又可分为连续的(如商店)、集中的(如剧场)和兼有的(如展览馆)。而紧急疏散都是集中的。d. 建筑空间的大小、容量、形状以及采光、通风、日照条件是建筑功能适用性的基本因素。 公共建筑的艺术处理1. 形式美的规律多样统一的法则2. 形式美的若干基本范畴:以简单的几何形状求统一、主从与重点、均衡与稳定、对

3、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第二节住宅设计原理与规范 教材起自第63页 本章内容把住宅设计原理和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和住宅建筑技术经济评价标准四部分综合起来讨论。重点在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工程量大面广,是建筑师执业的重要方面。历年考题中此部分内容约占8%。 住宅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套型设计概念1. 家庭人口构成:户人口规模、户代际数、家庭人口结构。a. 核心户:一对夫妻和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b. 主干户:一对夫妻和其一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c. 联合户:一对夫妻和其多对已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2. 套型是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居住空间。 我国现行住宅

4、层数划分的规定:低层13层,多层46层,中高层79层(应设电梯),高层1030 层(执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套内各功能空间设计1. 每套必须独门独户,并应有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空间。2. 卧室、起居室、厨房应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3. 起居室面积不应小于12m2。厨房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m;厨房净宽,单面布置设备时不小于1.5m,双面布置设备时两排设备净距不小于0.9m。卫生间至少配置三件卫生洁具,其使用面积不小于3.0m2。4. 普通住宅层高不宜高于2.8m。卧室、起居室净高不应低于2.4m,其局部(不超过1/3使用面积)净高不应低于2.1m。 住宅套外共用部分设计1. 楼梯

5、和电梯a.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m。6层及6层以下时,一侧设栏杆可不小于1m。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m。b. 7层及7层以上住宅或最高住户入口楼面距底层室内地面高度16m以上住宅必须设置电梯。c. 12层及12层以上住宅应设不少于2台电梯,其中一台宜为可容纳担架的电梯。2. 走廊和出入口a. 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的下部时,应采取设置雨罩等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b. 设置电梯的住宅公共出入口,当室内外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及扶手。3. 附建公共用房a. 严禁布置存放和使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物品的商店、车间、仓库,并不应布置产生噪声、振

6、动和污染环境卫生的商店、车间和娱乐设施。b. 住宅与公共用房的出入口应分开布置。4. 室内环境a. 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b. 卧室、起居室、厨房侧面采光的窗地面积比值不应小于1/7。d. 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紧邻布置。不得已时必须采取隔声、减振措施。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这部分是2009年版教材新增加的内容。住宅建筑规范为国家标准,自2006年3月1日起实施。这部规范虽然不是住宅建筑设计的专用规范,但包含了对住宅建筑设计的规范性规定,且全部规定均为强制性条文,其中与建筑设计有关而设计规范不够明确的有: 1. 住宅基本要求a. 住宅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7、,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b. 住宅选址时应考虑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工程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等的不利影响。c. 住宅应具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d.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套内空间和设施应能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e. 住宅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必须具有足够的可靠性。f. 住宅应具有防火安全性能。g. 住宅应具备在紧急事态时人员从建筑中安全撤出的功能。h. 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i. 住宅建设的选材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j. 住宅必须进行节能设计,且住宅及其室内设备

8、应能有效利用能源和水资源。k. 住宅建设应符合无障碍设计原则。l. 住宅应采取防止外窗玻璃、外墙装饰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坠落或坠落伤人的措施。 2. 厨房应设置炉灶、洗涤池、案台、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3.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 、厨房、餐厅的上层。卫生间地面和局部墙面应有防水构造。4. 布置便器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在厨房内。5. 外窗台距楼、地面的净高低于0.90m时,应有防护设施。住宅的阳台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栏杆净高,六层及六层以下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不应低于1.10m。防护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6. 七层以及七层以

9、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7. 住宅建筑中设有管理人员室时,应设管理人员使用的卫生间。8. 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应进行无障碍设计。9. 住宅地下机动车库内车道净高不应低于2.20m。车位净高不应低于2.00m。库内直通住宅单元的楼(电)梯间应设门,严禁利用楼(电)梯间进行自然通风。 住宅建筑技术经济评价1.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建筑功能效果和社会劳动消耗两部分。建筑功能效果是适用、安全、卫生等基本方面的总和。社会劳动消耗是为取得建筑功能所付出的全部劳动量。按照经济效果的基本概念,住宅建筑技术经济效果以建筑功能效果与社会劳动消耗(即造价)之比来衡

10、量。2. 建筑功能效果指标中各项一级指标及权重值: a. 平面空间布局0.35:空间分配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交通联系方便,私密性好。b. 平面指标0.20 c. 厨卫0.15 d. 物理性能0.10 e. 安全性0.10:疏散、防火、防盗、防坠落、防触电。f. 建筑艺术0.10第三节民用建筑等级划分及设计深度规定 教材起自第69页 民用建筑等级划分1. 按照建设部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规定,我国目前将各类民用建筑工程按复杂程度划分为:特、一、二、三、四、五,共六个等级。注册建筑师条例参照这个标准进一步规定,一级注册建筑师可以设计各个等级的民用建筑,二级注册建筑师只能设计三级以下的民用建筑。

11、2. 三级工程:中级、中型公建、715层有电梯的住宅或框架结构建筑。规模不超过1万平方米,高度不超过15层的一般共建和住宅是二级注册建筑师有资格承担的上限。 民用建筑工程一般应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各阶段设计深度要求,是建筑师从事设计工作时应当熟悉并认真执行的。 注册建筑师在民用建筑项目的设计中,常负责总图和建筑两个专业的设计工作,并任设计总负责人,故应在全面了解本规定的基础上,重点了解总图和建筑两个专业的设计深度要求。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最近作了修订,新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本规定与2003年版规定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a. 适用范围增加了援外工程设计

12、,删减了投标方案设计。b. 增加了建筑节能设计内容要求,包括各相关专业的设计文件和计算书深度要求。c. 补充、细化抗震设计、结构安全等设计深度的要求,尤其是设计说明、设计详图方面的要求。d. 根据近几年积累的钢结构设计经验,增加、细化了钢结构设计深度要求。e.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在审批、施工等方面对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的变化,对原规定中大部分条文作了修改,使之更加适用于目前的工程项目设计,尤其是民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第四节建筑设计新概念 教材起自第85页 节能建筑和太阳能建筑1. 以节能为核心技术的节能建筑,其根本特征是,一方面加强维护结构的绝热性能,另一方面主要就是利用太阳能。2. 以供暖为主的太

13、阳能建筑可分为主动式系统和被动式系统两大类3.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的特点是,将建筑物全部或一部分既作为集热器又作为储热器和散热器,无需管道和风机、水泵。 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建筑主要含义1. 节能与少、无污染; 2. 节约用地,开发地上、地下空间; 3. 生态平衡; 4. 其他含义还可包括立体绿化、智能运行、保护地方特色等等; 环境心理学在建筑学中的应用1. 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环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2. 提高人类对自身及其所处环境的认识,建立和谐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环境-行为研究的永恒主题,也是建筑师必须关注的课题。 历年考试中,此部分内容约占8%10%第五节民

14、用建筑设计通则 教材起自第93页。此部分教材已全部更新。 现行版本号为:GB50352-2005。考试大纲将通则列为场地设计规范,大家不要误解。历年试题中,此部分内容约占5%8%。 基本规定1. 以主体结构确定的设计使用年限: 1类5年临时性建筑;2类25年,易于替换结构构件的建筑;3类50年,普通建筑;4类10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2. 我国的建筑气候划分为7个大区20个小区,具有不同的建筑基本要求。 建筑物设计1. 平面布置基本原则a. 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功能、工艺要求,合理布局。b. 定位轴线尺寸应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规定。c. 应使大多数房间或重要房间布置在有良好日照、采光、通风和景观的部位。对有私密性要求的房间,应防止视线干扰。d. 平面布置宜具有一定灵活性。e. 地震区的建筑,平面布置宜规整,不宜错层。2. 层高和室内净高a. 建筑层高应结合建筑使用功能、工艺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综合确定,并符合专用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b. 室内净高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或楼板或梁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当楼板、屋盖的下悬构件或管道底面影响有效使用空间者,应按楼地面完成面至下悬结构构件下缘或管道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计算。c. 建筑物用房的室内净高应符合专门建筑设计规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