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结构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3850906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车身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汽车车身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汽车车身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汽车车身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汽车车身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车身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车身结构(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汽车车身的定义汽车车身是是安装在汽车底盘、发动机上覆盖件的总称, 是汽车驾驶员操纵汽车的乘座室,也是乘载货物和人员的载体。1.2 汽车车身的发展历史a 马车 b 厢形车 c 甲壳虫 d 船形 e 鱼形 f 楔形车身的结构与汽车的几个基本 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通过性对车身结构的要求1、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足以承受各种载荷并保证使用寿命,保证安全 性。2、车身布置合理、空气动力性能良好、造型美观。3、良好的工艺性。4、良好的密封性防雨、雪、风、尘等,保证空气、温度的舒适性。5、隔音、隔振、防腐蚀。1.4 车身名词车身结构不包括装置件(附件、内饰件

2、等)的车身总成。通常指纵、横、 垂直结构件及覆盖件焊接成的空间构架。白车身在喷漆前的车身总成。包 括安装的覆盖件(门、发动机罩和车前板制件以及行李箱盖等)但不包括附件 和内饰件。车身装配总成喷漆工序完成后,安装全部附件和内饰件。第二章车身结构的分类作用在车身上的力:(1) 车身的自重、装载人员或货物的重力及其惯性力,还有空气阻力;(2) 发动机、底盘各总成工作时通过其支承传递的力;(3) 汽车行驶时通过轮胎、悬架传来的力。2.1 车身壳体按照受力情况可分为:非承载式、半承载式、承载式三种非承载式车身和承载式车身按照有无刚性车架划分。车架就是支承车身的基础构件,一般称为底盘大梁架。一、车架的功用

3、:车架是汽车各总成的安装基体,它将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等总成连成一个 整体,即将各总成组成为一辆完整的汽车。同时,车架还承受汽车各总成的质 量和有效载荷,并承受汽车行驶时所产生的各种力和力矩,即车架要承受各种 静载荷和动载荷,因此车架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二、车架的分类1、边梁式(梯形)车架边梁式车架由位于右左两侧的两根纵梁和若干横梁 构成,横梁和纵梁一般由16Mn合金钢板冲压而成,两种者之间采用铆接或焊 接连接。梯形车架优点:梯形车架的负载抗曲能力高,而车架先天造就平台造型,无论对营造车厢 空间还是栽货空间都有极其正面的作用。缺点:平面结构令它的非水平扭曲刚性相对于一体式车架来的低。2、周

4、边式车架的优点:(1) 车架的中部较平低,以降低汽车的重心,满足了高速轿车行驶稳定性和 乘坐舒适的要求。(2)车架前端做得较窄,以允许转向轮有较大的偏转角度。(3)车架后端向上弯曲,保证了悬架变形时车轮的跳动空间缺点:结构复杂成本高。3、中梁式(脊梁)车架优点:重量轻,重心低,行驶稳定性好,其结构使车轮跳动空间比较大,便于采 用独立悬架系统。车架刚度和强度较大,中梁还能对传动轴有防尘作用。缺点:但这种车架制造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使维护保养不方便。另外横梁是 悬臂梁,弯矩大,易在根部处损坏。4、综合式(x形)车架前、后部是边梁式,而中部是中梁式,这种车架称 为综合式车架(也称复合式车架)。它同

5、时具有中梁式和边梁式车架的特点,可以提高扭转刚度。5、钢管式车架顾名思义,钢管式车架就是用很多钢管焊接成一个框架,再 将零部件装在这个框架上。由于对钢管车车架进行局部加强十分容易(只须加焊钢管),在质量相等 的情况下,往往可以得到比承载式车架更强的刚度,这也是很多跑车厂仍乐于 用它的原因。三、对车架的要求:1 有足够的强度。2 有足够的弯曲刚度。3 有适当的扭 转刚度。4 尽量减轻质量。2.2 非承载式车身:即有刚性车架(又称底盘大梁架)的车身特点:车身本体悬置于车架上,通过弹簧或橡胶垫作柔性连接。发动机、传动系 的一部分装置固定在车架上,车架通过前后悬架装置与车轮联接。汽车车身仅承受本身的重

6、力,它所装载的人和货物的重力及其在汽车行驶 时所引起的惯性力和空气阻力。(2)同时整车纵向刚度大,车架保护乘员和车身抵抗迎面的撞击作用。(3)车架和车身壳体分开制造,装配以车架为基准件,便于总装组织生产 和改换车型。这类车身结构型式的缺点:整车质量大,整车高度大,门槛高,高速行驶稳定性较差;需要大型冲压 设备和装焊胎具。非承载式轿车车身车前钣制件的特点非承载式轿车车身前部就较薄弱,其 车前钣制件通常不是焊接在车身结构件上,而是由外部覆盖零件和内部钣件焊 合而成的空间结构。(货车的情况亦相同)2.3 承载式车身结构特点是汽车没有车架,只是加强了车头,侧围,车尾, 底板等部位,车身和底架共同组成了

7、车身本体的刚性空间结构。整车以车身地 板为发动机和底盘各总成的安装基础。在此种情况下,各种载荷全部由汽车车 身承受。无独立车架,车身承担结构的全部载荷,车身负载通过悬架装置传给 车轮。承载式车身结构型式的优缺点:优点:这种形式的车身具有较大的抗弯曲和抗扭转的刚度,质量小,汽车质心 低,材料利用率较高,门槛低,车身室内可利用的空间大。装配简单,高速行 驶稳定性较好。缺点:由于道路负载会通过悬架装置直接传给车身本体,因此减振隔噪音的性能 差,地板离地面很近有防腐要求,适应性差,变更车型困难,车身维修困难。全承载式客车车身骨架2.4 半承载式结构车身介于承载式和非承载式之间的车身称为半承载式结构 车

8、身。有副车架的车身现代轿车承载式车身壳体前部都有副车架。在副车架上安装发动机、传动系统、前悬架和前轮,组合成便于装配和维 修的整体。副车架与承载式车身前部的下方用弹簧橡胶垫连接,以隔离振动和 冲击,提高车身的舒适性。二、车身结构按材料分1、钢制车身:镀锌钢板、高强度钢板2、轻金属车身:铝合金、镁合金3、非金属车身:塑料、碳素纤维材料不同车型的承载形式1、为了减小汽车的整车质量和节约材料,大多数中级、普通级、微型轿车 采用承载式结构。2、高级轿车车身如果为了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减轻发动机及底盘各总成工 作时传来的振动及汽车行驶时由路面通过车轮和悬架传给车身的冲击,则可采 用非承载式结构。3、货车驾

9、驶室只占汽车长度的小部分,不可能采用承载式结构。没有完整 的封闭构架的开式车身(敞篷车)也很难采用承载式结构。4、长途客车、旅行车通常采用非承载式或半承载式结构。5、公交车部分客车车身常采用承载式结构。(1)钢:通常采用的镀锌钢板厚度从053. Omm,其中车身覆盖件多用06O. 8mm 的镀锌钢板。(2)铝合金材料的最大优点是重量小,为了使铝零件达到钢铁零件同样的 强度和刚度,就必须使零件加厚。铝合金材料的制造难点是其焊接性能较差。(3)镁合金的应用(4)碳复合材料(5)塑料与金属比较,塑料具有质量轻(密度为O. 92. 2gcm3, )、可吸振和减噪、易于成形和着色、隔热和绝缘、耐腐蚀等

10、许多优点;但也有机械强度低、耐热性低、低温脆性较大、尺寸稳定性差、易 老化等缺点。实现汽车的轻量化、改善汽车的安全性能,以及改善舒适性。三、按用途分:轿车、客车、货车、特种车第三章车体结构车身骨架:车体主体骨架、加强板和附件固定件车体覆盖板壳:内覆盖件、外覆盖件车身主体骨架 1)车身骨架车身主体承载功能所要求设置的,支撑覆盖 件的构件。在某些车身上(例如大客车),结构件可能是一个完整的骨架。如前纵 梁、前斜支梁、门槛、门柱、窗柱、门框上横梁、风窗框上下横梁等加强板和 附件固定板 2)加强用的,如发动机罩加强梁、大客车顶盖上的纵梁和底架周边 的搁梁,在后悬架处底架上设置的加强横梁等。3)为安装附

11、件而设置的非承载 构件,如仪表板固定支架、顶盖上为安装顶窗而设置的框架等。骨架强度分配的原因安全性、经济性上横梁吸收上方碰撞能量下边 梁吸收对方车辆的撞击能量;防止与对方车辆车架的错位前纵梁主要吸 能部件车体主体骨架:按受力方向来分1、纵向受力元件是前纵梁1 及斜撑2、地板边梁 4(门槛)、传动轴通道5 和顶盖 9 及其边梁;2、横向受力元件是前围板10,前部斜地板 3,前后座椅支撑梁6,后壁 8(有些结构以后座靠背后面的对角斜撑代替后壁),后横梁 7 或后围板等,顶盖 也是横向受力元件。3、高度方向的受力元件是前、中、后门立柱等。车体主体骨架结构:按用途分由三部分组挂在门柱上的车门重力等等。

12、2、敞开的前部(安置发动机的部位)3、大多数车身后部都有行李箱。车体板壳零件车身的大型板壳零件可分为两类:1)外覆盖件,如车身顶 盖,发动机罩外板、门外板、翼子板等。对这些零件的要求是:表面光滑,棱角线条清晰,与相邻部件棱线吻合,完全符合造型要求,而 且要有一定的刚度。2)内覆盖件,如前围内板(发动机挡板)、地板、门内板等, 即在车身外面看不见的内部大零件。这些零件的要求是:刚度要足够,零件上的装配尺寸要准确。第四章汽车前后板制件4.1 车头即由前板制件各部分组成。汽车前板制件是 指散热器框架和面罩、前翼子板、挡泥板、发动机罩及一些连接板等。1、在有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如:越野车),其车头板制

13、件几乎全是与车身本体或车架用螺钉连接的。2、承载式轿车车身的车头一般除翼子板和发动机罩等外覆盖件是可拆卸的 以外,其它部件与地板前框架的两根纵梁和一根横梁焊装在一起,形成内部刚 性结构,并与车体的前围刚性连接,有时前翼子板也作成不可拆卸的,如此增 加焊接部件,可提高车头刚度,但维修性能较差。(一)散热器面罩的功能是保护散热器不受冲击,并为散热器提供足够的通风 面积。其外形必须满足造型要求,是汽车的重要装饰件。散热器面罩常用的材料有铜板、铝合金、塑料。塑料中常用的有ABS树酯、PP及聚丙烯等。ABS树酯散热器面罩具有质量 轻、耐腐蚀,机械强度好、耐冲击的优点之外,还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二 次加

14、工性(即电镀、涂料、粘结)可以采用塑料注射成型等高效率大量生产方式, 尤其不象钢板冲压件那样受拉延深度、冲压圆角等限制,所以能充分满足造型 的要求,且方便更换。为提高装饰效果,还可在表面进行花纹处理。散热器面罩是 xx 零件,可拆卸(二)、发动机盖a对发动机盖的主要要求是隔热隔音、自身质量轻、刚 性强。b 发动机盖的在结构上一般由外板和内板组成,中间夹以隔热材料,内板起 到增强刚性的作用。c 发动机盖开启时一般是向后翻转,也有小部分是向前翻转。向后翻转的发 动机盖打开至预定角度,不应与前档风玻璃接触,应有一个约为10 毫米的最小 间距。d 为防止在行驶由于振动自行开启,发动机盖前端要有保险锁钩

15、锁止装置, 锁止装置开关设置在车厢仪表板下面,当车门锁住时发动机盖也应同时锁住。发动机盖加强板、隔音棉隔音棉:外层为铝铂材料,中间为海绵层,底层为牛皮纸。特点是轻、防水、防火、防霉变、吸音效果好。发动机盖支撑种类:杆式、液压、气弹簧(三)翼子板包容车轮,防止泥水飞溅,并与其他外覆盖件组成车身外表面, 应满足外观要求。结构设计时需校核车轮跳动到极限位置时是否与翼子板或轮 罩相碰。(有些车的前翼子板用有一定弹性的塑性材料(例如塑料)做成。塑性材 料具有缓冲性,比较安全。)翼子板的特点由于翼子板外形较复杂,设计时应仔细考虑其分块与工艺 性、外观的关系。翼子板的连接平头车翼子板为了方便维修:采用螺钉连接载货车头的结构型式1、托架式结构2整体式结构3翻转式结构车头结构应满足如下几点:1)应有必要的强度和刚度。因为车头受力复 杂,易发生变形或撕裂,尤其要注意减小车架变形对车头的影响,因此车头悬 置的结构和布置要恰当。2)外形设计应与整体协调,为了改善空气动力性能和视野性,尽量压低车 头高度和缩短车头长度。3)车前板制件用于保护发动机及其附件免受泥水浸蚀,并为发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