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发展四大特征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815143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发展四大特征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信用发展四大特征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信用发展四大特征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信用发展四大特征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信用发展四大特征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用发展四大特征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发展四大特征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用发展四大特征与我国信用休系建设信用中国http:/发布日期:2006-2-7【在线投稿】目前,在我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信用缺失现象,这直接造成了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的低效率。通过 尽快地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当务之急。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主要由三个相对独立 而又相互作用的子体系构成,它们分别是:政府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个人信用体系。为了对我国个人信 用体系建设的实践操作提供有实际参考与利用价值的构建模式和具体措施,本文运用了规范分析、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三个子体系之一的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系 统论述。本文运用了规范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于个

2、人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进行介绍分析;然后,利用比较分析法对国外关于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三种实际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对比;进而,利用实证分析法对国内外在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研究;再次,对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在以上的相关理论、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岀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个人 信用体系构建模式,在具体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应该从公民信用道德建设、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的管理机 制和保障机制等四个子层面上分别展开的观点,并且对四个子层面的建设进行 关键词经济信用化 信用中介率 信用管理体系一、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高度相关可以从信用总规模与信

3、用结构两个方面观察。(一)信用总规模与经济增长信用总规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计量的全部信用交易的规模,是包括债 券、贷款、商业赊购款、货币、存款余额在内的信用活动的总计。信用总规模是 国内各个部门一一包括政府部门、金融部门、非金融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信用规 模的总和。信用总规模二政府部门负债+金融部门负债+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居民 部门负债其中,政府部门的负债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的政府债券余额,商业赊购应付款项,向中央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借款和透支; 金融部门负债即货币与准 货币的合计;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包括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向金融机构的借款 和抵押,企业商业赊购应付款等;居民部门负债包括商

4、业企业、 金融机构提供给 个人的消费信贷等。基本结论:1 从长期看,信用总规模的增长趋势呈指数增长;2 大多数国家信用总规模都要高于 GDP;信用总规模的增长速度比 GDP 增长速度快;3各个国家信用总规模与GDP规模的差距是不同的、且落差很大。4.各国上升的速度和稳定程度有所不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速度要快,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增长稳定, 经济衰退的国家增长缓慢。5 美国信用规模年增长量与 GDP 年增长量的相关系数是 0.9199,二者呈 强正相关关系;信用总规模年均增长速度是 GDP 年均增长速度的 1.5 倍以上; 70 年代以前, 信用总规模和 GDP 的增长速度

5、几乎完全同步, 80 年代以后, 信用 总规模的增长速度快于GDP,且这种趋势正在加剧。中国的信用规模和 GDP 发展的情况和 5 个国家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在相当 长的时间内, 19871996 年,我国信用规模的发展情况与美国 70 年代前的情况 基本相同,信用规模和 GDP 几乎都是 1:1 的增长的,和其它国家情况不同的是, 在这个阶段我国的信用总规模比 GDP 规模低。到了 1996年以后,信用总规模才 开始高于 GDP 规模,大幅度增长。(二)信用结构与经济增长 信用结构是在经济运行中信用活动形成的均衡状态。 这种均衡状态是由在信 用总规模中各层次、各类型信用活动的规模均衡, 相互关

6、系均衡共同构成实现的。 它表现的是包括宏观与微观在内的各种信用活动的有机关系, 以及信用活动现有 的和动态布局。我将总信用规模划按结构分成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总信用; 第二个层次 包括金融部门信用和非金融部门信用两个部分; 第三个层次将金融部门信用和非 金融部门信用进行了细分,其中金融部门的信用包含各层次货币供应量 M2M1M0 等;非金融部门信用包含公共部门信用和私私人部门信用;最后一层 将私人部门的信用的进一步细分为金融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两个小类。信用结构中各层次构成与统计口径如下:金融部门信用规模二金融部门负债二货币+准货币+金融机构债券二通货 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金融机构债券非金融

7、部门信用二总信用一金融部门信用二政府部门负债+非金融企业部 门负债+居民负债公共部门信用二政府信用二中央政府负债+地方政府负债+政府职能部门负债=债券+应付帐款+向银行的借款及透支私人部门信用二非金融企业信用+个人信用非金融企业信用=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公司债券+商业赊购款+银行贷 款+抵押个人信用二居民负债二消费信贷+抵押+商业赊购及分期付款 在社会信用活动及其统计分析中, 总信用规模、 金融部门信用规模与非金融 部门信用规模、 公共部门信用规模与私人部门信用规模、 非金融企业信用和个人 信用规模四个层次, 每个层次的规模能说明其相应层次的信用交易水平, 具有一 定的可比性, 同时,每个层次

8、规模的加总就是全社会的信用活动的总水平, 世界 各国可比。初步结论:1大多数国家信用结构中金融部门、 企业部门、个人部门信用活动都与 GDP 相关。政府部门的信用活动与 GDP 相关较弱2美国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比金融部门信用规模对 GDP的影响大;非金融 部门信用规模多增加1亿美元,GDP平均多增长2498万美元;金融部门信用规 模增长多1亿美元,GDP多增长1831万美元;消费者信用对 GDP拉动最强, 其增长 1 亿美元,平均拉动 GDP 增长 5619万美元;政府信用多增长 1 亿美元, 会拉动 GDP 多增长 1387万美元;非金融企业信用对 GDP 的拉动作用最弱,其 每多增长 1

9、亿美元,将拉动 GDP 多增长 970 万美元。3中国金融部门信用规模增长1亿元人民币,GDP增长4753万元;非金 融部门信用规模增长1亿元,GDP下降8852万元。特别说明:中国企业、银行、个人的信用结构现状量化以及各结构与 GDP 的关系量化二、经济活动与运行日益信用化经济信用化主要指信用活动日益增加, 经济交易中可以用信用来衡量的部分 的比重越来越大。 经济信用化程度提高主要表现在信用总规模迅速增长, 超过经 济增长速度, 信用在经济活动中迅速普及; 经济主体都更普遍的采用信用方式与 手段进行融资和支付结算;各种各类主要信用工具都与 GDP 有极强的相关性; 信用对经济的作用与影响不断

10、扩大。经济信用化可以用经济信用化率表示。经济信用化率即信用总规模同 GDP 的比。该比率反映一国信用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匹配程度, 反映该国的信用发展水 平,标志其经济信用化程度与信用化进程。基本结论:1经济信用化率与一国的经济发达程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2经济信用化率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是: 经济信用化率的稳定具有阶段性,在一个经济周期内,是稳定的; 经济发展进入新周期或新阶段,经济信用化率波动,大多数时期是上升; 经济信用化率不是无限的,经济发展稳定后,该比率又会重新稳定; 3经济信用化率有 3 个区间: 100,属于信用过度,典型国家 一日本;v1信用不足,典型国家一中国;合理区间是

11、 3 10,代表国家 美国。我国长期以来经济信用化率较低,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不匹配。从1996年以后,信用活动增长速度开始加快。 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判断, 在未来的几 年,中国的信用活动将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经济主体的信 用活动与信用行为将成为经济活动的焦点。 目前,创造良好、 有序的社会信用环 境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重建信用管理体系已 迫在眉睫。三、信用活动与运行日益非中介化信用活动与运行非中介化趋势可以通过信用非中介率观察。信用非中介率, 从流量上看, 表示一国一定时期非金融部门接受的、 由非金融部门提供 的信用占非金融部门接受的全部信用的比例; 从存量上看, 表

12、示一国在某个时点上, 非金融 部门接受来自非金融部门授信的余额占非金融部门全部未清偿信用余额中的份额。信用非中介率=(非金融部门信用规模金融部门信用规模)/信用净额=(政府部门负债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居民部门负债金融部门负债)(政府部门负债非金融企业部门负债居民部门负债)信用非中介率指标反映作为非中介性的信用活动在整个社会信用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该指标越高, 则说明整个社会信用活动不通过金融部门中介的份额越大, 说明社会 信用活动对金融中介部门的依赖性越差。基本结论:1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的信用交易一直是以非金融中介信用为主的; 2金融中介信用规模在信用净额中的份额越来越小,信用中介率几

13、乎逐年下降; 3新经济时期信用中介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信用活动已非中介化,社会信用活动对 金融中介部门的依赖程度已大大减弱;4在美国,信用非中介率越高,经济增长越快;信用非中介率在0.68 0.77 之间,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四、信用管理体系形成,信用行业确立并发展 信用管理体系是一种社会机制,是由信用立法与执法、信用管理行业运行惯例与约定、 社会信用行为与道德规范、 不良信用惩罚机制、 教育等多个子体系共同作用, 交织形成的社 会机制。其主要作用是规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用活动。健全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可以促进该国或该地区市场经济交易手段从原始支付方式向 信用方式过渡和实现转变; 创造和规范发展市

14、场经济的良好信用环境; 扩大并创造市场需求, 保持市场繁荣, 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促进该国或地区的市场经济走向成熟, 为市场经济健康、 有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与社会基础。以美国为例,其信用管理体系由国家管理、行业管理,惩罚机制、 教育四个子体系共同 构成。子体系一: 国家信用管理 国家的信用管理主要体现在立法及相关执法机构上,负责对信用管理相关法案的提案、 对法案的解释、执行的监督。政府在信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是有限的, 政府对信用活动并不作太多干预, 只是创造和 维护一个良好的大的征信环境。美国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开始制订与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 并逐步趋于完善, 目前信 用相关立法有

15、 16 项,主要包括公平信用报告法、平等信用机会法、公平债务催收作业法、 诚实租借法、 公平信用结账法、 信用修复机构法等, 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信用管理立法框架 体系。这些法案交织构成了美国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有效运转的法律环境, 对规范授信、 平等受 信机会、保护个人隐私权、合理商帐追收等起到了直接和明确的法律约束。子体系二:行业管理 行业管理主要是通过信用行业中各种各类企业的经营活动自发形成与实现的。 信用行业是由三大类企业构成的: 信用信息管理机构,如征信公司与数据库; 专业化的信用评价机构,如資信评估公司; 深层次的信用服务机构,如保理、担保公司。它们以社会实体信用活动为基础,以公共部门、金融部门、企业为主要客户, 以经营并 销售信用信息与信用产品、 提供专业化和社会化的信用服务为手段, 立于社会, 成为现代信 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子体系三:惩罚机制不良信用惩罚机制是信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其核心是让不讲信用的法人和自然人不能方便地生活在社会中。 一个国家只有具有了运转正常的不良信用惩罚机制, 才能说具有了完整和健全的信用管 理体系和信用制度,才能有效保障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子体系四:教育与培训 信用管理理论与信用管理教育的发展为现代信用活动培养人才, 是现代信用活动的有效 组成部分,是信用管理体系的基础。信用管理学跨财务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