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796502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3.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授课人刘乃团时间2015年9月24日课时安排1课标要求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4、知道回声的有关知识。学情分析所上四个班的学生基础都较差,声音是学生刚刚接触的一个新的知识点,与生活密切联系,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导教学,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基础的教学,尽量让学生理解一些基本常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而真空不能传声。3、知道声音的传播过程。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

2、,使学生初步学会有目的的观察;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好与有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知识。教学 重点认识声音的产生原理和声音的传播。教学难点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解、讨论、分析。 学习方 法指引探究式教学教学资源及媒体、白纸、直尺、橡皮筋,音叉等。、多媒体设备。教 学 过 程 (第 1 学时)第三章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创设情景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声音的世界里,在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

3、的声音,可以说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已经成为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一、新课教学1、声音的产生学生实验: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接触喉咙,让学生说出感觉。学生实验:观察下列两种情况下泡沫球跳动的情况。将悬吊着的泡沫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叉。将音叉敲响,再使悬吊着的泡沫球接触音叉。学生实验: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里的水面,可见发出“啊”的声音,同时用手接触喉咙,让学生说出感觉。学生实验学生说出现象。分析结论本堂课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教学 预设新课教学水面的显著振动。学生实验: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击鼓面

4、,使其发声,观察纸屑的运动。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同学们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这个声音是怎样传播过来的呢?实验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做媒介大家已经知道了气体能够传声,那么固体和液体是否也能传声呢?请同学们设计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实验结论:固体能够传声。3、液体能够传声:演示实验:真空中能传播声音吗?3、声音的传播速度演示实验:4、人耳怎样听见声音师生共同设计实验,如:拿一张纸片放在嘴边,说话(不能吹纸片)时可以感到纸片振动;放很响的鞭炮时,可以感到窗玻璃或窗纸振动等。实验表明:声音能引起膜片等物体振动。教师:这里的膜片相当于人耳中的哪部分结构? 学生:

5、鼓膜。教师:阅读课文,自学 “人耳如何听到声音”。自学完成以后,教师找学生描述听到声音的过程。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用耳卫生,对学生进行保健教育。学生实验学生说出现象。分析结论学生实验学生说出现象。分析结论分析回答让学生做出“空气是传声介质”的假设,并让学生设计出检验假设的实验。实验分析:课桌紧挨在一起时,轻敲桌面能听到较大的声音。课桌分开后,用同样的力量轻敲桌面,听到的声音很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由此证实了猜想。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并相互讨论、交流学习。观察现象分析结论使学生认识到复杂的事物由简单事物构成的道理。学生在生物课上已经学习了人耳的相关知识,此处,自学即可。教学环节教学内容/ 教师活

6、动学生 活动教学 预设课堂小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声音传播的速度在不同物质、不同温度时传播,大小不同(在15 空气中声速v=340m/s)。小结本节及时复习巩固,让知识系统化作业布置一、本节知识巩固:1.复习当节内容2.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2)声音必须靠 传播,它在 不能传播。(3)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4)铁路工人为了听见远处的火车,将耳朵贴在铁轨上,这是因为 。(5)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1.5秒后听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学生汇报学生分析、概括实验结论。学生练习完成二、新知识预习P31 1、2 预习作业: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及同步自主学习(二)补充练习同步自我评价加强练习教学反思一、亮点:本节课是以实验为主的课程,实验前应强调实验要求,教学过程中根据情况对学生操作步骤加以指导,可引导学生通过组内讨论拟订方案。从教学中发现问题查找自己的得失。二、不足: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实验的器材比较缺乏,学生实验比较单薄. 学生在这方面感觉不好找不足,为以后更好的教学三、再教设计: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客服不足,使教学更加完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实验改进,效果应该会更好精 品 文 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