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3788991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界开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新趋势:互联网带来的跨界浪潮正以前所未有之势颠覆传统行业,互联网作为一个产业将会小时,因为所有产业都将会互联网化。第一章 跨界爆发的条件 第一节 人与设备是基石企业互联网化的前提是:人必须互联网化,只有越来越多的人介入互联网成为网民,企业才能与时俱进。 摩尔定律:设备性能与速度的提升。 吉尔德定律:未来25年,主干网的带宽每六个月增长一倍。 梅特卡夫原则:网络价值以用户数量平方的速度增长。 病毒扩赛原则:一项服务或一个事件的扩散每天将以几何级数扩展。 六度分隔理论:你和任何一位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极端的例子,假设每人都拥有30位朋友(且互不重复),经过

2、六度传播后,可以覆盖到7.29亿人。 马太效应: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多的越多,少的越少的一种现象。第二节 中国互联网的商业发展是动力中国互联网这20年的商业路径很多是C2C(Copy to China)C2C的背后逻辑,根本原因就是:风险投资。C2C不是简单地将美国模式复制到中国,进行所谓的本土化为创新是必须的。第三节 移动互联网是引爆点商业:移动赚钱的可能,娱乐经济,移动广告,移动商务,移动社交。最终的商业落脚点应该是虚拟物品买卖和移动广告。未来,移动会走向何处。移动设备会改变人的信息处理习惯。Web已死,Internet永生。第二章 跨界带来的整合与重塑第一节 Offline的逆袭Offl

3、ine(线下)的传统行业利用数字工具,相对Online(线上)的网络企业向Offline渗透更加容易。第二节 O2O之初无论是线上的商家还是线下的消费者,都已经具备大规模线上交易的技术条件,未来,线上与线下将进一步相互渗透。例,团购作用,促销,甩卖。团购泡沫破灭之后,也不是只留下了一地鸡毛。其一,激战之后,剩者为王。第二,一大批本地商家受到了“教育”。团购最大的意义在于,线下商业组织,意识到线上实实在在有用的。例,支付工具,在所谓的O2O领域中,支付就是咽喉般的地位。培养自己的支付用户,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让用户支付一次,走一遍流程,比看10遍广告都有用。例,餐饮O2O,对接用户和商家的需求。

4、用户想要的:省钱/省时,商家想要的:提高曝光度、吸引更多用户、最终实现应收提升。餐饮O2O的三大难题:成本负荷,用户留存、平台借力。第三节 起步的在线教育业第四节 发端于支付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发端于互联网支付。互联网金融释放资金能量:成本优势,网上银行只有实体网点成本的1/10,数据分析,技术上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难题;化零为整,用平台解决分散的金融需求。互联网金融模式仍在探索发展中,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金融产品在线销售、P2P理财以及众筹模式。第五节 世纪之赌横向整合与纵向链条重塑。三股势力:平台公司:LG、三星、索尼、松下等,转型公司:格力、美的、海尔、海信、TCL等、;跨界公司:乐视、

5、小米、阿里、爱奇艺、优酷土豆。整合中转型制造:机器设备、自动化技术将代替人工;渠道:提升电商销售比例,新设线上子品牌;用户思维:通过大数据掌控用户需求,反向生产产品;产品:全面转向智能,在软件和内容上与互联网公司合作。第六节 即将迎来风口的在线旅游著名的创新扩散理论有一个阀值:10%。当一个新事物被10%的大众接收时,这个新事物就会迅速扩散开来。三大冲突:巨头入场,中小企业需站队(整合),传统企业进军线上速度加快,与在线旅游竞合加剧,原有的产业链分工界限和平衡打破,势力范围在角力中重塑。第七节 视频:播与制四大冲突:视频网站对独播权的争夺加剧,电视台和视频网站对渠道和主导权的争夺加剧,互联网电

6、视利益方的冲突加剧,正版内容拥有方与盗版商的利益冲突加剧。第八节 三大运营商?不止吧第九节 人的外部化人类自诞生于来,其实一直在做“外部化”的工作,也就是将人这种动物本该具备的功能,让外部某一个午物件来承担。外部化的核心是数字化,数字化的核心就是可储存,可搜索,可调用。例如,健康这个概念被数字化了,它被精确地划分为几个维度,并配以一定数量的指标,腕带设备就是通过这些数字来告诉你如何健康地活着。第十节 汽车业:销售与制造第三章 跨界的趋势与未来第一节 智能手机及其他智能手机是未来数码设备的中心点。平板电脑仍然有很大机会。第二节 移动服务刚刚开启传统互联网生态正向移动互联网逐次转移,移动服务的机会

7、窗口刚刚开启。与桌面类似,移动应用也追寻着这样一种规律:工具、渠道、平台、入口,这样的路径,进化的越深,它的优势时间就越长。第三节 入口入口入口连接混搭且多样,一切皆可连接,入口之争已经出现,争夺的入口将更多元且角逐激烈。做有入口的生意有前途,争夺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人与终端、终端与终端、人与服务。整个商业世界,是由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组成的。一般来说,从最源头的供给到最终的需求,中间会经历一道又一道的环节,这被成为中间环节,或者说中介。互联网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它在摧毁中介。然后,很难有最源头的供给与最终需求直接配对的情况出现,互联网在消灭大量中介的同时,又培养出一个大型中介。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8、就是搜索引擎作为中介,几乎成为了信息世界中的王者。中介,有时候会被成为“入口”。第四节 隐藏在互联网思维之下的碰撞不可回避的碰撞和融合会交替发生,移动互联网势力与传统生态的碰撞和融合在交替发生。遭遇政府监管不可避免,和滞后性的政策周旋和博弈成为创业者的一大考验。中国的商业生态,正在发生一种并不为人注意但实则惊心动魄,影响深远的变化,那就是我们已经从资源掠夺型的“市场经济社会”走出,即将踏入一个要求提高生产效率的时代。所谓互联网思维,在商业上,实际就是这三个方向的混合体:使用技术和金融的力量,提升管理效率,从而压低成本,在于竞争者的肉搏战中,获得先机。第五节 巨头们的理想生意BAT三家巨头,在桌

9、面互联网上各自把握一端:百度信息流、阿里巴巴消费流、腾讯社交流,做的都是高毛利的生意。卖白粉的很难有卖白菜的手感。随着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以及巨头之间碰撞加剧了边界的扩大,无不孕育着诸多新的创业几乎:毛利率正在降低,非互联网团队强项,渗透周期比较长,巨头尚不愿介入。第六节 正确地认识泡沫泡沫绝不是贬义,泡沫的另外一种理解就是:风口。也就是大家都觉得好,都要来干。但,泡沫过后,死伤遍地。如何渡过泡沫,成为剩者,再进一步成就“剩者为王”?其实真实的答案只有一条:融资能力。每一个细分领域,只有经历泡沫,才能奠定他商业成立的基础。泡沫是一场清洗,让失败者清洗出局。第七节 满足需求还是满足解决方案创

10、造小米奇迹的雷军曾有七字真言:专注、极致、口碑、快。这七个字其实美誉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需求。当然,雷军用另外一句话来来描述了需求:台风风口上的猪都会飞。这个台风风口,描述的大致就是“需求“。创新,尤其是颠覆式创新、破坏性创新是不可能通过需求调研出来的。创新大致有两种,一种叫所谓的“微创新“,微创新干的事都是满足”解决方案“。二颠覆式创新干的事是满足”需求“。微创新与颠覆式创新的根本分界线,就在这里。颠覆式创新的要点在于由供给者提出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而不是由用户自己相处解决方案。第一,炮制一个概念非常重要。三个标准可以衡量用户的接受度:你是发现的用户需求,还是认为创造的用户需求?是否做好了用户体验,还能控制风险?线上和线下对接后服务是否平滑过渡?原有的积累是经验还是包袱?现在的商业模式是否符合政策?你拼得过有丰富资源的传统企业嘛?互联网思维和基金,的确和收费,免费没什么关系。关键是控制住成本升高的速度。快速铺货,快速建立壁垒,这才是核心问题。收费不收费,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都只是一种方法而已。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