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仙泉煤矿兼并重组项目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786189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251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仙泉煤矿兼并重组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251页
南仙泉煤矿兼并重组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251页
南仙泉煤矿兼并重组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251页
南仙泉煤矿兼并重组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251页
南仙泉煤矿兼并重组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2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仙泉煤矿兼并重组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仙泉煤矿兼并重组项目(2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长治羊头岭南仙泉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前 言一、概述山西长治羊头岭南仙泉煤业有限公司(简称“南仙泉煤矿”)位于山西省长治县城东南约8.3km处西池乡申川村北,行政区划属长治县西池乡管辖。根据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整合办核200625号“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工作方案的核准意见”批准长治县西池乡南仙泉煤矿和西池乡申川煤矿进行资源整合,同时整合两矿东南两对已关闭的矿井(原西池乡西池煤矿和原荫城镇下西沟煤矿北部)及部分空白资源,资源整合后煤矿名称为长治县西池乡南仙泉煤矿。整合后矿井生产能力为0.30Mt/a。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

2、公司分别于2007年6月、2007年8月编制完成了长治县西池乡南仙泉煤矿资源整合初步设计及长治县西池乡南仙泉煤矿资源整合初步设计安全专篇,长治市煤炭工业局于2007年8月8日以长煤局规发2007516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长治监察分局于2007年9月20日以长煤监2007202号文批复了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矿方于2007年9月取得了开工报告并开始建设。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文“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该矿属单独保留矿井,矿井生产能力由0.3Mt/a增加到0.6Mt/a;整合后矿井名称改为山西长治羊

3、头岭南仙泉煤业有限公司。按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办基发200983号文“关于加快兼并重组整合煤矿改造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南仙泉煤矿属于已批准资源整合在建矿井。为此,矿方委托我公司编制山西长治羊头岭南仙泉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二、编制矿井兼并重组整合设计的依据1. 山西长治羊头岭南仙泉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设计委托书。2. 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文“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3.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晋政办发2009100号文“关于集中办理兼并重组整合煤矿证照变更手续和简化项目审批

4、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4.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办基发200983号文“关于加快兼并重组整合煤矿改造建设工作的安排意见”。5. 长治市煤炭工业局长煤局行发2007342号文“关于长治县西池乡南仙泉煤矿资源整合地质报告的批复”;6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晋)名称变核内2009第001343号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7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安发200991号文“关于长治市2008年度30万吨/年及以上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8山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煤样检验报告。9采矿许可证。10供电协议、救护协议、工业场地占地协议。11. 长治市煤炭工业局长煤局规发2007516号文关

5、于“长治县西池乡南仙泉煤矿资源整合初步设计的批复”。12. 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长治监察分局长煤监2007202号文关于“长治县西池乡南仙泉煤矿资源整合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13. 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晋煤办基发2007612号文关于“西池乡南仙泉煤矿资源整合矿井建设项目开工建设的批复”。14矿方提供的采掘现状、已有的设施、设备等资料。15编制该项目所遵循的煤炭工业现行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规定等。16编制该项目执行的煤炭工业现行规范、规定有: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矿井电力设计规范、煤矿井下粉尘防

6、治规范、矿井防灭火规范、煤矿救护规定、煤矿通风安全监测装置使用规定、煤矿反风规定、煤矿安全通风装备标准、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巷道煤柱留设与带压开采规程及相关行业现行规程、规范技术政策。三、设计的指导思想在贯彻执行国家和山西省政府有关能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及煤炭工业“规程”、“规范”的前提下,以矿井资源和开采条件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安全生产为原则,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贯彻执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政策,通过本次初步设计,优化开拓方案、开采工艺,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收率。充分利用矿井现有井巷工程、设备和地面设施等,提高矿井的综合机械化水平,保证矿井的安全装备水平、安全培训水平和安

7、全管理水平,把南仙泉煤矿建设成为兼并重组整合后的标准化矿井。四、兼并重组整合设计的特点1.设计利用现有的工业场地作为兼并重组整合后的工业场地.充分利用已有主、副井设施及地面已有其它设施、设备,最大限度保护土地资源,节省投资。以主井场地为生产区,以副井场地为辅助生产区,在回风立井处布置风井设施,充分利用现有的行政公共设施,精心做好辅助生产区的改造和风井场地的布置。2. 主立井、副立井、回风立井布局规范化,主立井净直径5.0m,装备一对箕斗,担负全矿井的提煤任务,兼作进风井。副立井净直径6.0m,装备双罐笼,担负全矿井的提矸、材料设备、人员升降等辅助提升任务,兼作进风井及安全出口。回风立井净直径4

8、.0m,装备梯子间,担负全矿井的回风井任务兼作安全出口。以上三个井筒作为矿井全部井筒,各司其职,功能明确,管理方便,形成矿井规范化开拓方式。3. 生产集中化,以一个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进行机械化开采,以两个综掘工作面保证生产接续,充分体现省煤炭工业局一井一面的采煤方法改革精神,为矿井提高产量、提高效率、稳定生产创造了条件。4. 开拓系统简洁化,设计利用原有主立井、副立井、回风立井。依据15号煤层的特点沿煤层布置了运输巷、轨道巷、回风巷。运输系统、通风系统均简洁顺畅,为矿井生产和安全管理创造了条件。并充分利用好已有工程,尽量减少工程量,缩短建井工期。5. 井下煤流运输连续化,运输巷装备了带式输送机,

9、实现煤流运输连续化,用人少、效率高,为稳产、高产,持续生产创造了条件。6. 通风系统畅通可靠,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设置了完善的通风系统构筑物,井下各用风地点风量分配、风速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反风设施齐全,避灾路线明确,主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均为高效节能风机,并采用KJ95N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为安全生产创造条件。7. 地面布置简单实用化,贯彻改革精神,改变矿井“大而全,企业办社会”的复杂局面,简化地面布置,只保留煤炭简易加工,储存、装车、外运等必要设施和矿井生产必须的辅助附属、行政福利设施。8. 职卫、环保及节能设计文明化,认真贯彻煤矿安全规程

10、,执行环保和节能的法令法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矿井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文和谐型的标准化企业。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6Mt/a。2矿井移交和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新增井巷工程总长度3680m,万吨掘进率61.3m。3矿井工业建筑及构筑物总面积:4591.52m2,其中新建1755m2。矿井工业建筑及构筑物总体积:47650m3,其中新建10115m3。4矿井建设总工期为15个月,达产期一年。5矿井在籍人数336人,矿井全员效率8t/工。6矿井建设总资金13727.88万元。吨煤投资217.09元。六、存在问题和建议1. 15号煤层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煤的自燃倾

11、向为自燃,生产中一定做好防尘、防自燃发火工作。2. 井田15号煤层上部有3号煤层采空区,应本着“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方针,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3. 对井田内已关闭矿井采掘范围、积水、积气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查,对F1断层的导水性认真探测。第一章 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第一节 井田自然概况一、交通位置山西长治羊头岭南仙泉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长治县城东南约8.3km处西池乡申川村北,行政区划属长治县西池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5221130637,北纬360023360145。该矿西北距长治县县城约8.3km,太(原) 长(治)高速公路从井田外西长治县城通过

12、,北距长治市约17.5km,长治陵川公路从井田外西南部3.0 km处通过,沙峪西池乡乡级公路从井田外西南部0.5km处通过,交通条件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111。图111 南仙泉煤业交通位置示意图二、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太行山西麓中段,属黄土低山丘陵地貌。地表经长期风化侵蚀,黄土冲沟及冲沟间黄土梁、峁、土坎断续分布,地形较简单。井田地表总体地势为中部西北的黄土台、山梁高,最高点位于井田西北部边界山梁顶,海拔1040.2m;由井田西北、东北、东部分别向井田东南部主冲沟倾斜的冲沟低,主冲沟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最低点位于井田南部边界主冲沟底,海拔970.5m,最大相对高差69.7m。三、河流水系井田内河流不

13、发育,大小冲沟平时基本干枯无水,只有雨季时才有洪水沿各分叉冲沟向井田东南部主冲沟汇聚,由井田排出后,向西南汇入陶清河水库,陶清河水库正常库容量为5000万m3。井田属海河流域漳河水系浊漳河支流。四、气象及地震情况井田位于太行山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季风较强。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常出现十年九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凉爽。全年平均气温为8.9。一月份最低,最低气温-29.0,平均气温为-6.4;七月份最高,最高气温达37.6,平均气温为23.2。年平均降水量595mm,大多集中在7、8、9月份,年最大降水量为832.9mm,年最小降水量为340.2mm。区内年平均蒸发

14、量为1059.8mm,年最大蒸发量为1123.7mm,最小为981.1mm,年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2-3倍。霜冻期为10月下旬至次年4月下旬,全年无霜期185天,最大冻土深度为0.75m。冬季多为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平均风速1.9m/s,最大风速17m/s。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5g。五、本区经济概况及工业、农业生产情况山西省长治县为革命老区,地下资源丰富,有煤、石灰岩、白云岩、铝矾土、高岭土等,工业上以采煤为主,其它有炼焦、水泥、机械、电力、化肥、化学、印刷、建材、农副产品养殖、加工等。主

15、要农作物有谷子、玉米、小麦、高粱、油料作物等。特产党参、知母、黄芪、五加皮等中药材,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第二节 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37号文“关于长治市长治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长治县西池乡南仙泉煤矿属单独保留矿井,矿井生产能力由0.3Mt/a增加到0.6Mt/a;整合后矿井名称变更为山西长治羊头岭南仙泉煤业有限公司。长治县西池乡南仙泉煤矿在2006年资源整合中由原长治县西池乡南仙泉煤矿和西池乡申川煤矿进行资源整合,同时整合两矿东南两对已关闭的矿井(原西池乡西池煤矿和原荫城镇下西沟煤矿北部)及部分空白资源整合而成,现将整合前各矿分述如下:原西池乡南仙泉煤矿为长治县西池乡南仙泉村村办集体煤矿,始建于1984年,1985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60kt/a,核定生产能力90kt/a。2006年2月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换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630206),批准开采3号煤层,井田面积0.1685km2;2004 年1月山西煤炭工业局换发了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X040403103Y2G1),批准开采3号煤层。该矿采用一对立井开拓,主井担负提煤、排水、下料及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