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水资源情况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783933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水资源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西省水资源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西省水资源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西省水资源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西省水资源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水资源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水资源情况(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水资源情况一、河流水系山西地处山地、高原地区,总的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向东、向西三个方向倾斜,省内水系呈放射状向黄河及华北平原发散,分别属于黄河、海河两大水系。黄河流域水系遍布于省内西部、南部,总流域面积为93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2。黄河流域各支流中,以汾河最长,流域面积最大,流量也最大.大于40km2的支流有汾河、三川河、昕水河、涑水河、沁丹河。海河流域水系偏于省内北部及东部,总流域面积为913m2,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大于400km2的支流,永定河水系有桑干河,子牙河水系有滹沱河及南运河水系的漳河。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干流外)的基本情况如下:1。汾河汾河是黄河水系的大支流之

2、一,也是省内黄河干流外的第一大河流。它发源于宁武县管岑山,由北而南纵贯山西中部和南部,流经太原、临汾两大盆地,于河津县注入黄河,全长95k,流域面积3941km,在入黄河口处多年平均径流量(95684年,下同)1亿3,多年平均流量79.6m3/s,径流模数2。0m3/(skm2).汾河在太原市兰村以上为上游,兰村至洪洞县石滩为中游,石滩至河津为下游.2。沁河沁河发源于沁源县霍山东北麓,干流流经沁源、安泽、沁水及阳城县,在河南省境内汇入黄河。山西省境内沁河干流长3km,流域面积315km2.沁河水量较大,在干流出省境处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42.8m/,径流模数为4。m3(

3、sk2)。3。涑水河涑水河发源于绛县横岭关,流经闻喜、夏县、运城、临猗至永济县经伍姓湖流入黄河,全长93m,流域面积5569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17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6。83/s,径流模数为124m/(m2).4三川河三川河是由北川、东川及南川三条河汇合而成的.干流(以北川河计)全长43k,发源于方山县赤竖岭,流域面积4161km,于柳林县军渡注入黄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8亿3,多年平均流量为91s,径流模数为27m3/(skm2)。5昕水河昕水河发源于蒲县摩天岭,流经隰县、大宁而注入黄河,干流全长17km,流域面积432k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1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5.42m3

4、,径流模数为1。3m3(s2)。6。桑干河桑干河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它发源于宁武县管岑山(以恢河为主流),在朔城区二十里铺汇合源子河后始称桑干河,桑干河自西而东横贯于大同盆地,在省境内全长25km,流域面积1464km2(不包括永定河的南洋河、壶流河).桑干河干流流经宁武、朔州、山阴县,省境处流域面积714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66亿3,多年平均流量为211m3,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1。3m3(sk)。滹沱河滹沱河属子牙河水系,干流发源于繁峙县泰戏山,经繁峙、代县、原平、忻府区、五台、定襄、盂县而入河北省。省境内滹沱河长330km,流域面积84km2(不包括温河、松溪河),多年平均径流量

5、为15。9亿3,多年平均流量为5。m3/s,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2。68m3/(Sm2)。8漳河漳河在山西省境内分为清漳河和浊漳河两支。清漳东源发源于昔阳县沾岭山,河长4k,清漳西源发源于河顺县八赋岭,河长6.5m。东西二源于左权县上交漳汇合后称清漳河,在黎城县出省进入河北。省境内河长146k(以清漳东源为主流),流域面积159km2.浊漳河分为南、北、西三源,南源发源于长子县发鸠山,河长80km,西源发源于沁县漳河村,河长8m,北源发源于榆社县柳树沟,河长109km。浊漳南源与浊漳西源在襄垣县甘村汇合,流至合口村又与浊漳北源汇合,始称浊漳河.浊漳河在平顺县出省境成为河北省与河南省的界河.省境内

6、全长237km(以浊漳北源为主流),流域面积11688m2。浊漳河出省境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8m,多年平均径流模数为。15m3/(sm2)。清、浊漳河在河北省内相会,称漳河。二、山西省暴雨洪水特性山西的洪水灾害,主要是暴雨形成的山洪暴发.山西位于东亚季风区,大陆性季风气候较强,全年降雨量的6%左右集中在7、8两月,而且日降水量50mm的大暴雨90以上也都集中在雨季.境内多属山区丘陵、坡陡沟深,源短流急,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强度大、历时短的暴雨,极易形成突发性的洪水灾害。个别年份秋季长期阴雨,雨量大,面积广、河流水系宣泄能力差,河水暴涨,也易发生洪水灾害。一、暴雨

7、洪水发生在、8、9三月山西省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暴雨也出现在这个时段,所以由暴雨而引起的各大河流洪水也主要出现在7、8、三个月。据调查统计,7月下旬发生洪水的频率最高,一般占全年洪水发生次数的2%0%;7月下旬至8月中旬,洪水发生频率一般在0左右。7、8两月洪水发生次数可占到全年的左右;、9三个月时间内,洪水发生次数占到全年的90%以上。二、地域上分布不均洪水在地域上的分布与各地区的降水量大小和地表径流下垫面的条件有关。降水量大的地区,河流水系的洪水也大,如沁河流域的沁水、阳城、晋城等县,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沁河洪水量相对也大;而大同、天镇等地年降水量小,桑干河的洪水威胁

8、也小。所以,山西洪水在地域上分布特征是南大北小、东大西小的格局。超标洪水易发程度最高的是漳、卫河上游区,最低的为永定河、大清河上游区,滹沱河上游区与晋西沿黄支流区洪水易发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列第二和第三,晋南沿黄支流区排第四,汾河区排第五。三、洪水的年际变化规律洪水因受多种因素变化的影响,在时程和量级上都有一定的随机性、周期性和连续性的变化特点.如较大范围的大洪水有时连年出现,各级洪水出现的平均间隔时间也具有一定规律。历史上各种范围的洪水灾害平均约7年发生一次。其中局部洪灾平均3。2年出现一次,较大范围的洪灾平均6。6年出现一次,大范围洪灾平均11。3年出现一次,特大范围的洪灾平均2。6年出现一

9、次。山西历史上黄河流域的洪灾平均2。1年出现一次,海河流域平均6年出现一次。其中局部洪灾黄河流域3。7年出现一次,海河流域9。8年出现一次;较大范围洪灾,黄河流域9.5年出现一次,海河流域24年出现一次;大范围洪灾,黄河流域196年出现一次,海河流域31年出现一次;特大范围洪灾,黄河流域56年出现一次,海河流域99年出现一次。说明黄河流域洪水灾害频繁程度高于海河流域.三、山西水资源现状、山西省水资源情况:全省水资源总量14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381立方米(这是啥概念呢,平时一般人均日用水是150L,这样一个月是4.5m2,一年54m2,八年的4m2)是全国的平均水平的1,世界平均水平的1/2

10、5。比比较干旱的西北六省人均(1300立方)水资源量还低。2、山西省供水情况:截止209年底,山西省设市城市共拥有5个水厂,日供水能力为21.85万吨.3、山西省水库建设情况:山西省国土总面积156万KM2,其中:黄河流域.7M2占全省总面积的2%,海河流域面积5万KM,占全省总面积的3。全省已建成水库745座,其中: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56座,总库容达到44亿立方米.山西省太原市水资源、用水、废水 山西省的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全省约有40多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4000平方公里的有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昕水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8条。前5条向西、向南流,属

11、黄河水系;后条向东流,属海河水系。汾河是省内最大河流,源于管涔山脚下的雷鸣寺,长70公里,纵贯省内中部,至万荣县庙前村附近汇入黄河,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是省内主要农业地带。沁河发源于太岳山二郎神沟,流经沁源、安泽、沁水、阳城等县,而后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省,汇入黄河,全长50公里(省境内51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省境内93平方公里),是山西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涑水河源于绛县横岭关,向南入黄河,全长1公里,流域面积54平方公里.昕水河有南、北两支上源,北支源于隰县北石楼山,南支源于蒲县东北南耀山,两支于午城交汇,西流注入黄河,全长134公里,流域面积321平方公里。三川河由北、东、南三

12、川在离石县城至交口镇之间汇集而成,流经方山、离石、中阳、柳林4县,流域面积416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海河在山西境内长0余公里,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23万平方公里)的,汇水面积为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桑干河在山西境内长25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滹沱河在山西境内长30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漳河在山西分清漳河和浊漳河两支,清漳河流经太行山区,在黎城下清泉进入河北省,境内河长150公里,流域面积4043平方公里;浊漳河经长治盆地,在平顺马塔村流入河南省,境内河长2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黄河流经晋、陕峡谷间,纵贯山西南北。由于河床比较大,流水急,航运困难,灌溉用水不便,

13、但水力资源丰富,是山西可资利用的最大水源。因此汾河、沁河、涑水河也成了山西省的主要水源。 关于山西省水资源现状,山西人均占有水资源量388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值的20%,属于严重缺水的地区。全省年入河污废水达到7亿多立方米,全省受污染河长7公里,全省0%的盆地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28个重点水源地达到三类水质标准的11个,超过三类水质标准的17个,其中晋祠等8个水源地的水质监测结果为五类,属严重污染。而太原市水资源现状也令人堪忧:人均水资源量在5001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据200年太原市完成的第二次水资源评价成果显示,太原市水资源总量仅为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为8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量的十二分

14、之一,全省人均量的二分之一。由于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太原市每年靠超采0.7亿立方米地下水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与居民生活用水。 太原市城市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生活、公共设施、市政用水及其它生活用水。 98全市城市生活取水总量为148. 6万 3 ,按取水水源分类 :地下水 1648 6万 m3,地表水 4万m。按取水用途分类 :居民生活用水量7512. 6万 m3 ,占全市生活取水总量的 45。6 ;公共设施用水量 7689 万 m3 ,占总量的 6。6 %;市政用水量 834 ,占总量的 5. 其它生活用水量 4443万 m3 ,占总量的 。7 .公共设施的用水量到 198年已跃为全市城市生活用水的大

15、户 ,其原因是近年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逐步改善 ,宾馆业、浴池、桑拿业快速发展;居民住宅用水是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全市城市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用水量基本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市政用水在城市生活用水量仅占很少部分 ,主要是城市绿化用水、道路洒水、公园补充用水及消防用水。从历年的市政用水变化情况看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 ,绿化面积增长 ,新建公园数量的增多 ,用水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其它生活用水量所占比例最少 ,主要是基建、洗车等用水。随着基础建设的增加 ,车辆增多 ,用水量大幅增长. 住宅和公共设施是太原市城市生活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综合分析确定,太原市居民住楼房的人均日用水量 95 180升 ,平房人均日水量 53升 ,集中给水站 4749升。全市人均日用水量为 106. 2升.北京、石家庄、秦皇岛人均日用水量 155 -20升 ,与这三个城市相比 ,太原市用水指标明显偏低。公共设施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浴池、宾馆、饭店等用户.宾馆、饭店是其中的用水大户。通过对部分的宾馆、饭店的用水量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