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飞行试验档案管理特点与分析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783072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飞行试验档案管理特点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3年飞行试验档案管理特点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3年飞行试验档案管理特点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3年飞行试验档案管理特点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3年飞行试验档案管理特点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飞行试验档案管理特点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飞行试验档案管理特点与分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飞行试验档案管理特点与分析摘 要:本文基于飞行试验的行业独特性与现状,分析了飞行试验档案管理与文件控制的特点,总结归纳出现阶段飞行试验档案管理、技术文件分发与型号技术资料控制的几种主要做法,并经过几年的实际运用得到验证,为改进档案管理探索出几种有效途径,期望得到进一步完善。关键词:飞行试验;档案管理;技术文件分发;型号技术资料控制;项目管理1 概述飞行试验是在实际飞行条件下进行的各种试验以及以飞行器为试验平台所实施的航空航天和其他领域的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探索、研究和演示验证1。它是航空航天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航空航天领域各个学科研究和产品试验验证的重要手段,也是航空航天产品研

2、制必需的关键环节,同时还是为用户摸索和积累飞行使用经验的有效途径。飞行试验分为包括理论探索和新技术验证的研究性飞行试验和包括型号研制、定型/鉴定和使用的型号飞行试验。飞行试验是一项科学性和实践性强、风险性极大、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2。飞行试验研究是航空科学技术的重要支柱。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试飞院)是我国唯一经国家授权的军/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等航空产品国家级鉴定试飞机构和国家进出口产品商检局授权的飞机适航认可的实验室,是我国综合性航空产品鉴定/定型与飞行试验技术研究基地3。五十多年来试飞院共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60多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60多项。“十一五”期间,试飞院累计承担了约

3、60个型号的科研试飞任务,先后完成20多个型号的设计定型或鉴定试飞任务,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0多项。随着新型军、民用型号产品研制试飞的批量开展,技术文件分发控制、型号技术资料发放控制、项目总结归档等任务越来越重,新的任务态势对档案管理,特别是重大项目档案管理提出新的要求,提升重大项目档案管理水平已成为试飞院档案部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2 飞行试验的特点飞行试验的显著特点是高风险、高投入、高成本2。2.1 高风险。高风险是指飞行试验过程中必然存在的技术风险与工程组织实施复杂性。飞行试验的技术探索性决定了它的风险性,在国内外试飞史上,造成机毁或(和)人亡的事故屡见不鲜。无论是新机的定型试飞还是

4、鉴定试飞,都要进行各种飞行边界的考核,如:大迎角、高过载、结冰、发动机空中起动、高原等,还有各种故障模态考核试飞,如:失速、尾旋、颤振、发动机空中停车等。2.2 高投入。高投入是指飞行试验基础条件体系建设投入高。飞行试验离不开机场、机场保障设施,离不开试验机,离不开试飞员。机场本身建设、起飞/降落指挥引导系统、飞行导航系统、遥测/遥控/中继测控系统以及综合/专用试验机等都需要投入巨资。试飞员培训需要专用培训机型,并必须达到规定的飞行小时数,有些特殊的飞行驾驶技术还需要去国外进行培训或者请外国专家进行培训与代飞,而试飞员的成熟工作年限仅十几年时间,这也是目前试飞员短缺的原因。2.3 高成本。高成

5、本是指飞行试验中各种直接物资消耗高。飞行试验中的直接消耗包括试验机本身寿命消耗;飞机和发动机必需的备件、易损件;航空燃料消耗;飞机和机载测试与数据处理设备的意外损失;保障人员成本等。飞机和发动机的备件、易损件均为单件产品。极少达到小批量产品,且同系列各型飞机往往不通用,导致成本增加。目前,飞行试验中所用的机载测试传感器、采集器与数据记录设备系统几乎全为国外进口,成本巨大。有的基础设施建设只能用于特定型号或项目,其他型号或项目无法使用,且运行维护成本昂贵。飞行保障规模庞大,哪怕只有一架飞机飞行,至少必须有机务维护、加油/充电/充氧等保障;机场场务;导航、通讯与指挥引导系统运行;飞行指挥与组织管理

6、;后勤保障,等等,一个典型的飞行场次直接参与进场人员达700800人。目前,型号科研试飞除上述特点外,还突出表现为急、难、险、重、散等典型特征。急:国防建设急需、部队等待装备。型号工程往往设置有后限,试飞周期的长短有时决定着它的命运,据统计,目前民用飞机试飞周期约占整个研制周期的一半;而军用飞机约占55%1。试飞周期长,意味着新机不能及时投产和服役,对于民机就会失去竞争机会,失去市场;对于军机就会失去先进性,丧失战术和战略上的价值。而设计、试制周期由于技术、工艺等原因常常会延长,造成试飞周期比计划缩短;民机市场占领急需,生产厂家亟待出厂。难:主要指技术复杂,组织复杂,资源组织协调复杂。重大项目

7、多为跨代机型,试飞准备、试飞实施相对二代机型复杂得多,课题项目实施技术难度大、测试技术难度大,驾驶技术要求高、飞行保障复杂。险:试飞风险高,重大型号项目试飞不像二代机以前那样,风险科目可以遗留,有许多的风险科目必须完成,否则不能定型或通过型号审定。重:型号任务十分繁重,在所承担的几十个在飞型号中,85%以上为重大项目,有若干项目是所谓的“通天工程”,责任重大。散:型号试飞地点分散,近几年型号试飞分布在全国东北、华北、西北、中南、西南、华南等十多个地方,不仅造成各种资源的分散,而且对试飞技术文件的分发控制提出严峻挑战。3 档案/文件管理的特点试飞技术文件包括型号试飞的工程设计文件、型号课题的实验

8、设计文件以及项目实施中的过程技术文件,是开展型号工程项目和型号课题的基础性文件。型号试飞的工程设计文件主要包括:试飞总方案、试飞大纲、测试任务书等;型号课题的实验设计文件主要包括:课题试飞方案、测试方案、改装设计方案、数据处理任务书等;型号项目/课题实施中的过程文件主要包括:型号项目试飞控制网络图、实施计划、试飞任务单等。总计达40多类。按照科研试飞质量目标分解要求,试飞技术文件分发必须及时、到位,综合准确率(及时、合格、到位)达到100%。“十一五”期间我院异常繁重的科研试飞任务反映在试飞技术文件/档案管理中,主要体现为文件分发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与型号技术资料保障难度大、归档工作困难重

9、重,体现出如下特点:3.1 型号项目数量多、分发受控文件量巨大。“十一五”期间,我院承担的型号试飞项目涉及大系列个型号,试飞技术文件的分发种类多、数量大、范围广。分发文件种类主要有课题试飞方案、测试方案、改装方案、数据处理任务书、试飞任务单等40余种。根据实际统计,从2023年以来,档案部门接收重大型号项目试飞技术文件2万多份,分发超过17万份,复制200多万A4。文件分发范围几乎涉及全院各个基层单位、各职能管理部门,涉及兄弟跟飞保障单位,总共达30多个分发点,还有十多个外场试飞点的技术文件分发管理,技术文件的分发控制非常繁琐。型号项目任务艰巨还体现在科研项目归档上,据统计,2023年至202

10、3年,型号项目归档课题/项目达3000多项,归档课题数量、涉及型号类别之多是前所未有的。3.2 技术文件更改多。试飞技术文件(试飞任务单)在分发后准备执行中,经常遇到需要更改、作废的情况,更改或作废不是由于文件本身有错误,而是由于试飞员个人状况、气象条件、试验机状态与故障或者测试系统故障等多种原因,造成试飞技术文件无法执行必须更改或作废。有时,为了适应赶进度、抢天气,在条件并不完全具备,但能够满足必要的安全要求的情况下,而更改技术文件进行试飞。试飞员是执行飞行试验的主体,试飞员个人状态良好与否,是能否执行飞行任务的首要条件,即使其他一切条件准备就绪,飞行员身体稍有不适,也不能飞行,有时也因飞行

11、员个人状态不佳而更换或取消飞行任务。气象条件是实施飞行试验的基本条件,雨雪天气、大风、大雾、能见度、风向、风速、云高、结冰气象以及跑道是否积水、湿滑、结冰等要求是放飞的基本条件,如有不满足要求,就不能放飞,人们把试飞院职工比喻为“拿工资的农民”,形象地说明飞行试验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对重大型号项目而言,试验机本身以及燃油、供电等各个系统、各种机载成品往往不是很成熟,其状态与故障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试验机的状态,同时,由于试验机的改装以及机载测试系统、机载数据处理系统等,均为所谓的“单件生产”产品,导致试验机故障率非常高,而不能按照预先计划进行试飞。试飞技术文件更改、作废或者补发,在试飞实践中司

12、空见惯。这些无形中增加了文件管理人员的工作量。3.3 文件分发急。“十一五”以来,众多型号项目同时上马,使得以往三四个人组成一个课题组变为平均约一个人承担一个课题,造成课题人员不足,技术文件不能如期编制。另外,在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飞行计划安排的紧凑性,下一起落的试飞任务单往往需要依据上一起落的试飞数据结果编制,造成试飞任务执行等待任务单的现象。诸多原因使型号项目试飞技术文件的分发数量变得异常紧急,尤其是急件、特急件剧增。按照程序文件规定,需要分发的试飞技术文件一般要求提前3个工作日送达档案管理部门,急件要求提前1个工作日,特急件要求提前半个工作日,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技术文件送达时间只是提

13、前不足半个工作日,有一些技术文件送达时间不足2个小时,这些给技术文件分发管理造成巨大压力。3.4 项目进展调整多。“十一五”以来,各个型号项目计划在试飞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都或多或少有调整。首先,由于试验机及其试飞改装与测试系统的复杂性,试验机状态不能一次到位,往往是边调整试飞、边改进试验机状态,随着试验机状态的改进,科研试飞计划会随之变动,导致计划的不确定性。在试飞的过程中,有时备件状态与保障成为试验/试飞能否进行的控制节点,或者试飞过程中发生重大故障或问题,导致试飞计划的调整。其次,由于在飞的重大项目型号多、课题/数量多,任务繁重,试飞周期一再压缩,我院在科研管理上一直采用“拉动式”科研试

14、飞计划,即每月、每季度科研试飞计划都明显超过年度计划的分解目标,以超额的计划推动,促进任务的进行,“拉动式”计划是导致计划调整存在的必然。4 项目档案/文件管理的主要做法据统计,试飞院重大项目档案/文件管理工作占全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80%多。针对这种重大项目多、型号任务急、档案/文件多、工作量大的特点,我们牢固树立为科研试飞保障服务的理念,紧紧围绕重大项目科研试飞需求,集中档案管理优势力量,从重大项目立项(或任务下达)开始到项目实施、项目总结归档等全过程,把好重大项目文件管理控制入口关,注重归档过程中的文档验收与规范,确保归档质量。主要做法如下:4.1 建立综合项目团队制。试飞院在重大项目立

15、项后成立型号项目办,根据项目试飞内容、专业成立若干课题组,档案部门指定重大项目技术资料、技术文件和课题归档人员,共同组成重大项目团队。同时,在重大项目试飞过程中,每个项目办都指定专人负责技术文件的二次分发、现场管理和有效执行,建立文件资料接收、分发登记账,积累非受控归档技术文件资料,管理档案部门分发的受控技术文件复印件。4.2 实行项目/课题型号资料保障和归档主管制。在重大项目实施阶段,档案部门指定型号项目技术资料、技术文件主管和项目/课题归档主管,负责型号技术资料保障、试飞技术文件分发控制对项目/课题技术文件归档进行监督、指导,负责归档文件齐全性、完整性的检查,负责归档技术文件的接收、整理、

16、著录和数据建库。项目负责人、课题主管的归档责任在程序文件文件与资料控制中明确规定,即在重大项目总结归档阶段,由课题主管负责将课题实施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文件资料收集齐全,经过整理后向档案馆移交归档,由项目负责人将整个项目的依据性文件、会议文件、相关评审文件和综合性试飞文件、管理性文件、定型/鉴定报告等收集齐全,经过整理后向档案馆移交归档。项目负责人、课题主管对项目/课题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准确性负责制度,有力促进和保证了项目/课题归档内在质量。4.3 实行技术文件分发控制值班制。在重大项目试飞中,无论是型号工程的飞行试验设计文件,还是型号课题的实验设计文件和实施技术文件等全部需要由档案部门进行分发控制。由于飞行试验的内在特性与任务特点,飞行试验在一年的365天、一个月30天和一周7天内的任务安排要考虑天气、试验机状态、试飞员状况等因素安排飞行,较少考虑周末、节假日以及下班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