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会主义的失败——《动物庄园》读后感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3777412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社会主义的失败——《动物庄园》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传统社会主义的失败——《动物庄园》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传统社会主义的失败——《动物庄园》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传统社会主义的失败——《动物庄园》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传统社会主义的失败——《动物庄园》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统社会主义的失败——《动物庄园》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社会主义的失败——《动物庄园》读后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社会主义的失败动物庄园读后感动物庄园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之一,作者所处的时代正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兴起的时代,而作品问世之时正值冷战时期,作为一篇政治讽喻小说,意在讽刺当时的苏联的集权社会,作品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极力推崇。作者以动物童话的方式,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向人们描述了一个农场中的动物为了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等,在猪的带领下向人类奋起反抗,但反抗成功后内部为了争夺权利却发生了激烈的争斗以及集权统治下权利避免不了滋生腐败的故事。该作品发表于1945年,当时的苏联已取得二战的胜利,工业基础雄厚,国家综合实力强大,成为了与美国并称的世界超级大国,但作者却看到了隐藏在盛世背后的集权主

2、义本质,预见到了僵化的体制所带来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将动物庄园中描述的动物社会分为三个时期,与苏联集权社会的发展相对应,说明苏联模式下的传统社会主义为什么会失败,三个时期是笔者为了叙述方便而作的划分,与历史划分无关。一、革命的酝酿与爆发时期这一时期作为小说的开端,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一是农场主琼斯先生,二是德高望重的公猪老少校。琼斯先生对农场主拥有绝对的权力,所有的动物都在其奴役之下,为其生产,为其劳动,悲惨的生活还得不到任何保障,如小说里所言“人类是唯一只消费不生产的动物我们生活的全部苦难都来自于人类的暴政”。很自然地,琼斯先生成了动物暴力革命的对象。公猪老少校的形象是一个革命的先驱,是一个思想

3、家,它发表了激动人心的民主宣言,甚至还创作了革命之歌英格烂的牲畜,号召所有动物团结起来,推翻人类的暴政,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新农场,所有动物将为自己而劳作,不存在压迫与奴役,它指出了最根本的信条,即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老少校的思想被拿破仑、雪球、尖嗓子这三头公猪组成的核心团队起名叫“动物主义”,将其归纳成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老少校去世后,猪领导动物们发起了革命,赶走了农场主琼斯先生,成立了“动物庄园”,革命取得了胜利,动物们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并根据老少校的“动物主义”制定了庄园的宪法“七条戒律”。在这个时期,革命是成功的,至少动物们获得了自由,生产的积极性也大为提高。显而易见,作者以当时的

4、苏联社会为影射对象,以农场主琼斯先生影射苏联二月革命前的沙皇俄国。二月革命爆发于第一次大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的俄国作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是一个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反动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特别是卷入一战以来,国内充满尖锐复杂的矛盾,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地人民斗争起伏不断。在这一种背景下,俄国国内的资产阶级和工农无产阶级共同推翻了沙皇的封建统治,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农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后由于临时政府的措施不当,列宁又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人民进行了十月革命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这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地

5、无产阶级革命、被压迫民族和国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寻求解放之路提供了指导,对世界的影响深远。实践证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的革命斗争是正确的,苏俄成立后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工业实力综合国力也大为提升。但是,这个阶段的指导理论作为共产主义革命的理论根源,与七十年后象征传统社会主义失败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否有关联呢?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在后来的发展中,指导理论不断得到丰富,但十月革命时期的指导理论作为理论根源,对后来的理论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其存在的问题也被继承下来,最终成为传统社会主义失败的因素之一。根据现代研究结果,该理论根源存在最大的问题便是过于强调阶级矛盾而忽视了民族矛盾,也忽视了

6、革命过程中物质利益的驱动作用。在革命中强调阶级矛盾是必不可少的,但民族矛盾同样不可忽视。无产阶级首先是民族的无产阶级,民族的凝聚力远远高于阶级的凝聚力,因此对于还未发生革命的被压迫民族的的资产阶级,不应将其与其国内的无产阶级绝对对立起来,否者便会将资产阶级推向共同的敌人帝国主义一边。因此在尚未发生革命的被压迫民族被压迫国家,应当发挥民族的凝聚力,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战胜帝国主义,进而完成无产阶级革命。而苏俄十月革命后,未考虑到各个国家实际情况的差异,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完全对立起来,不仅未联合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将该力量推向了帝国主义,导致了无产阶级革命在二战后不久就陷入了停滞不前

7、的状态,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还受到了国内外围剿,最后出现了两大阵营对抗的局面。其实,恩格斯也提到过“资产阶级化了的无产阶级”,即随着帝国主义国家对他国的的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资产阶级获得了高额利润,无产阶级也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工资待遇,因此帝国主义国家内的无产阶级更多的是放弃对本国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而实行了联合,并不是为了实现飘渺的长远利益而与受剥削的民族融合。因此阶级性是位于民族性之后的,正如日本侵华,其国内的无产阶级不可能联合中国的无产阶级共同推翻日本资产阶级的统治。二、革命建设时期小说中这一时期有两个重要的人物,即两头猪拿破仑和雪球,以及一项重要的工程风车工程。拿破仑和雪球都是革命

8、的领导者,在革命成功后,雪球凭借自己智慧和才干几乎成为了最高领导人,并且其有一套自己的建设理论,得到了众多动物的推崇;但拿破仑为了争夺权力,秘密地培养了一支武装力量一群狗,并利用武装力量将雪球驱逐出农场,宣布其为敌人,将庄园众多罪责推到雪球身上,自己则成为了庄园的领袖,身后有一群追随者,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发言人”声响器,善于进行宣传,进行思想控制。小说在这一时期的情节发展主要影射的是前期的斯大林模式以及苏联内部的政治斗争。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作为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确保了重工

9、业水平,为苏联打破帝国主义封锁提供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小说中的风车工程,的确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同样地,苏联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也进行了五年计划等一系列经济建设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一时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浩浩荡荡地开展起来,中国无产阶级同样也受到了鼓舞,有识之士看到了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不可否认,斯大林模式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前期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该模式却因其本身存在的问题而日益僵化。但三个时期便是该模式的僵化时期。三、革命异变时期小说在开头的时候,动物们制定了庄园的宪法七条戒律,在这一时期已被践踏地体无完肤,到最后的时候,七条戒律只剩下了一条,且仅剩的一条戒

10、律也已被篡改“所有的动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公猪老少校开创的动物主义也被遗弃,动物们所有美好的期待都变成了幻影,甚至已经分不清猪和人的区别了,它们已经忘了是以前过得好,还是现在过得好,高度统一的思想使得动物们变的麻木,失去了反抗精神,即使经历了革命,仍然不能摆脱被奴役被剥削的生活。猪已经成了领导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拥有特权,领导的肖像被高高挂起,个人崇拜开始盛行,在庄园里实施暴力恐怖统治,利用一群狗组成的武装力量铲除异己,甚至开始与人类合作,共同剥削庄园内的其他动物,猪向人类自豪地宣称“我们的庄园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庄园,我们庄园里的动物比所有其他庄园的动

11、物都吃的少,干的多!”这一时期影射的便是斯大林模式的严重僵化,这部小说虽然出版于1945年,但作者却以敏捷的洞察力察觉到了苏联发展的轨迹,不得不让人感到惊叹!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导致了严重的集权主义,从长远来看就弊大于利,这成为苏联发展最大的阻力,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贫穷与落后,与后来苏联的解体有着很大的关系。在政治上,该模式导致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系,极少数人掌握了大部分权力,权力无法得到监督与制约,腐败滋生却无法消除,民主法制得到极大的破坏,甚至出现了“特供制度”,实际上是产生了特权阶级,民主与平等也无法得到保障,个人主义崇拜盛行,官僚主义膨胀,在1935年到1938年发生

12、了大清洗运动,大批党、政、军优秀领导人和著名知识分子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被加以各种罪名,遭到残酷的镇压和迫害。由于过度集权,党政不分,党领导一切,领导的个人意志往往左右这国家的大政方针,民主集中制有名无实。斯大林模式还导致了苏联的大国强权体制,致使其不顾别国国情,指手画脚,以社会主义国家的老大哥自称,随意干涉他国内政,甚至采用武力威慑,引发了中苏论战,为应对苏联威胁,中国与西方缓和关系,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这都是苏联式传统社会主义失败的原因之一。在经济上,该模式表现为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手段进行经济运作,政企不分,完全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规

13、律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为了发展重工业,不顾广大农民的利益,忽视了农业和轻工业等部门的发展,导致经济发展严重失衡,行政化的经济指令抹杀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致使资源大量浪费,生产效率极为低下,这些都严重偏离了列宁最初的建设思路,也违背了马克思的经济学原理,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中的问题也同样导致了苏联后来的经济困难,发展停滞不前,民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甚至还有所退步。此外在思想上,为了巩固社会主义政权,领导阶层严格地统一控制全国民众的思想,领导人的思想凌驾与普通大众之上,导致创新力低下,这些都为后来苏联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四、结语传统社会主义的失败,源头在于对共产主义理论的理解与实践产生了偏差,以致传统的社会主义代表模式苏联模式不断地僵化,政治上高度集权,经济上高度计划,最终以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而告终。相比之下,我国在邓小平等同志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正确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结合起来,修正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克服了其存在的弊端,不但没有重蹈苏联的覆辙,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实践是不断变化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不能满足于现状而止步不前,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丰富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好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