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路南区四校联考2023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775517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路南区四校联考2023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唐山路南区四校联考2023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唐山路南区四校联考2023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唐山路南区四校联考2023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唐山路南区四校联考2023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路南区四校联考2023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路南区四校联考2023届中考押题化学预测卷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向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4g含钙元素50%(质量分数)的碳酸钙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使之完全反应。烧杯中最终增加的质量是A0.8gB2gC1.2gD2.8g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炭燃烧B酒精挥发C矿石粉碎D铁丝

2、弯曲3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进行推理,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是( )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一定呈酸性C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也能与酸反应D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比空气轻4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温度达到了木材的着火点B厨房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抽油烟机排气C用干粉灭火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D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主要是为了防

3、止粉尘爆炸5“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甲醇(CH4O)B乙醇(C2H6O)C甲醛(CH2O)D乙酸(C2H4O2)6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D碳酸氢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7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错误的是A表示的是阳离子B表示的是三种不同元素C属于金属元素D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8漳州市诏安县红星乡是“长寿之乡”,

4、与当地富硒有关如图是硒(Se)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是相对稳定结构B核电荷数为34C共有4个电子层D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9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下列图象与该反应事实相符合的是()ABCD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除杂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方法AFeZn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BNaClKNO3溶解、降温结晶、过滤CCOO2通过灼热的铜网D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铁粉,过滤AABBCCDD11下列归纳总结中,正确的是ACO2、SO2、H2O2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气BN2、CO2都能做食品包装袋内的保护气CNaOH、Ca(OH)2都是常见的碱

5、,都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不用任何试剂,都能用闻气味的方法检验某盐中是否含有NH4+12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制取铁时,先点燃酒精灯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称量,再调节天平平衡C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水,再沿烧杯壁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除CO外,还有_可以还原Fe2O3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6、是_。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作用是_。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的目的是_。14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使NaCl从其饱和溶液中大量析出,最好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在指定温度下,不饱和KNO3溶液所对应的点是_(选填“M“、“N”或“P”)。20时,将40g KNO3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再升温到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溶液的质量不变B 有晶体析出C KNO3的溶解度减小D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15从浓硫酸、氢氧化钙、碳酸氢钠、硝酸钾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可用作复合肥的是_。可用作焙制糕点的是_。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_

7、。16将短文中加点部分内容用化学用语表示: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_)、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中国的酸雨主要因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多为硫酸雨二氧化硫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_,少为硝酸_雨。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实验室中既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填字母)

8、,则C较B的优点是_, 若用盛满水的G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_(填或)通入。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制取并收集甲烷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18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下列仪器,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对应仪器的名称:_。(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填序号),若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可能原因有_(填一种即可)。(3)常见气体发生装置除了固体加热型和固液不加热型之外,还有固液加热型等。如图G装置是用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反应原理: _G装置中将铜丝设计为可抽动,是为了控制_。生成物

9、中的SO2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它会导致_(填一种空气污染名称)。若要验证生成物中有SO2和水蒸气,请从H、I、K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序号填空。已知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G_尾气处理装置。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甲、乙、丙三位同学对某氯化镁样品(含氯化钠杂质)进行如下的实验检测,各取15克样品溶于一定质量的水中分别得到71.7克溶液,再分别逐滴加入不同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数据如下表:甲乙丙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80130135生成沉淀质量/g5.88.78.7计算:(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_(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10、数。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式:CaCO3+2HCl=CaCl2+H2O+CO2,CaO+2HCl=CaCl2+H2O可知,烧杯中最终增加的质量为混合物中钙元素和部分氧元素的质量,即氧化钙的质量。4.0g含钙元素50%的碳酸钙和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为:4.0g50%=2g。由钙元素的质量,除以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知氧化钙的质量为。即:2g=2.8g。故选D。2、A【解析】A、木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

11、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铁丝弯曲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A【解析】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选项类推结果错误。B、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物质一定呈酸性,故选项类推结果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也能与酸反应,故选项类推结果正确。

12、D、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比空气轻,故选项类推结果正确。故选A。4、B【解析】A、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温度达到了木材的着火点,故A正确。B、天然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爆炸,打开抽油烟机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B错误。C、用干粉灭火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故C正确。D、面粉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面粉加工厂严禁烟火,主要是为了防止粉尘爆炸,故D正确。故选B。5、B【解析】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有机物,则生成的有机物中C、O的原子个数应该同时是1的整数倍,H的原子个数应该同时是2的

13、整数倍,才能保证CO和H2合成有机物时没有元素浪费。乙醇(C2H6O)中C、O不能满足同时是1的整数倍的要求。选B。6、B【解析】Fe与稀H2SO4反应生成FeSO4和H2,溶液变成FeSO4的溶液,溶液质量增加;Fe与CuSO4反应生成FeSO4和Cu,溶液变为FeSO4的溶液,溶液质量减少;Fe2O3与稀HC1反应生成FeC13和H2O,溶液变为FeC13的溶液,溶液质量增加;NaHCO3与HC1反应生成NaC1、H2O和CO2气体,溶液变为NaC1的溶液,溶液质量增加。7、C【解析】A、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的核内质子数分别为:8

14、、11、16、11,属于同种元素,表示的是三种不同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核内的质子数是16,属于硫元素,元素的名称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睛】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8、A【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是6,不是相对稳定结构,错误;B、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34,正确;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共有4个电子层,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