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经济技术指标规范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756633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6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供热经济技术指标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供热经济技术指标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供热经济技术指标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供热经济技术指标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供热经济技术指标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供热经济技术指标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热经济技术指标规范(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前 言- 3 -1 范围- 4 -1.1概述- 4 -1.2指标组成- 4 -2 引用文件- 4 -3 术语和定义- 5 -3.1 供热系统界区- 5 -3.2 基本术语- 6 -3.3 热源系统术语- 7 -3.4 一级管网系统术语- 9 -3.5 换热站及二级管网系统术语- 10 -4 供热系统优化设计- 11 -4.1 设计依据- 11 -4.1.1城市供热规划- 11 -4.1.2热负荷- 12 -4.2 参数选择- 12 -4.2.1设计温度- 12 -4.2.2经济供热半径- 13 -5 供热系统技术经济指标- 14 -5.1 热源系统指标及定义- 14 -5.1.1 指标

2、组成- 14 -5.1.2 供热量- 14 -5.1.3售热量- 16 -5.1.4供热损失率- 17 -5.1.5 供热温度- 17 -5.1.6供热回水温度- 17 -5.1.7供水流量- 17 -5.1.8回水流量- 18 -5.1.9供热蒸汽压力- 18 -5.1.10供热比- 18 -5.1.11热电比- 19 -5.1.12供热标准煤耗- 20 -5.1.13供热厂用电率- 21 -5.1.14 供热水耗率- 23 -5.1.15热网加热器效率- 23 -5.1.16热网加热器上下端差- 24 -5.1.17热网循环泵单耗- 25 -5.1.18热网疏水泵单耗- 25 -5.1.1

3、9水网补水率- 25 -5.1.20供热(汽)补水率- 26 -5.1.21 三级指标- 26 -5.2 一级管网系统指标及定义- 27 -5.2.1 指标组成- 27 -5.2.2 热网购热量- 27 -5.2.3 热网售热量- 29 -5.2.4热网管损- 30 -5.2.5热耗指标- 31 -5.2.6水网补水率- 31 -5.2.7 三级指标- 32 -5.3 换热站及二级管网系统指标- 32 -5.3.1 指标组成- 32 -5.3.2 单位热耗- 32 -5.3.3 单位电耗- 33 -5.3.4 单位水耗- 33 -5.3.5 二级管网管损- 34 -5.4.6万平米耗热量- 3

4、4 -5.3.7三级指标- 35 -前 言- 2 -1范围- 3 -2引用文件- 4 -3术语和定义- 4 -3.1供热系统界区- 4 -3.2基本术语- 5 -3.3热源系统术语- 6 -3.4 一级管网系统术语- 7 -3.5换热站及二级管网系统术语- 8 -4热源系统指标及定义- 9 -4.1供热温度- 9 -4.2供热回水温度- 9 -4.3供水流量- 9 -4.4回水流量- 9 -4.5供热蒸汽压力- 9 -4.6 供热量- 9 -4.7售热量- 11 -4.8供热损失率- 12 -4.9供热比- 12 -4.10热电比- 13 -4.11供热标准煤耗- 13 -4.12供热厂用电率

5、- 14 -4.13供热水耗率- 16 -4.14首站热网加热器效率- 16 -4.15首站热网加热器上下端差- 17 -4.16首站热网循环泵单耗- 17 -4.17首站热网疏水泵单耗- 18 -4.18水网补水率- 18 -4.19供热(汽)补水率- 18 -4.20 评价指标- 19 -5一级管网系统指标及定义- 19 -5.1热网购热量- 20 -5.2热网售热量- 21 -5.3热网管损- 22 -5.4热网单位热耗- 22 -5.5水网补水率- 23 -5.6评价指标- 23 -6换热站系统指标及定义- 24 -6.1换热站单位热耗- 24 -6.2换热站单位电耗- 24 -6.3

6、换热站单位水耗- 24 -6.4换热站评价标准- 25 -7二级管网指标- 25 -7.1二级管网管损- 25 -7.2二次网万平米耗热量- 26 -7.3二级管网评价标准- 26 - 前 言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公司下属各区域各供热企业的供热负荷、规模增长较快,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增长迅速的成长型业务板块。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公司统计指标体系,规范供热企业指标定义,更好的开展供热企业技术经济指标统计工作,公司研究决定由安全生产部、河北分公司等相关部门开展供热企业技术经济指标标准的编制工作。2011年5月11日,公司安全生产部下达关于开展编制工作的通知(华电国际生2011300号),

7、由河北分公司负责开展供热指标标准编制工作。2011年5月19日,河北分公司根据通知要求成立了供热指标编制领导小组,抽调河北区域供热企业各专业技术骨干,经反复修改,编制完成了供热指标标准。由于受编者水平有限,且编写、调研时间较紧,技术、经济数据采集存在一定难度,供热指标标准难免存在一定的疏漏和不足,敬请指正。公司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和修订供热指标标准。 作 者 2011年6月1 范围 1.1概述为规范供热企业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工作,充分发挥供热机组优势,进一步提高供热机组经济运行水平,制定本规范。本标准为供热企业技术经济专项标准,是根据供热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能耗状况建立科学的、统一的指标标准。通过

8、指标标准的建立,使供热企业了解企业技术管理、能耗管理的状况,提升企业技术经济指标管理水平。本规范标准基于热电联产、区域供热锅炉热源方式,适用于供热企业技术经济指标管理、统计、计算的规范管理。为规范供热企业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工作,充分发挥供热机组优势,进一步提高供热机组经济运行水平,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不适用于燃气热电冷三联供机组、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吸收式热泵、低温热核等热源方式可参照执行。执行本标准时,如遇与其它管理办法不同情况时,热源系统的供热技术经济指标可按本标准执行。明确热源部分指标交叉时,规定热源首站按此执行。1.2指标组成供热企业技术经济指标按系统分为热源系统、一级管网系统和换热站及

9、二级管网系统三部分,按类别又分为经济和技术经济两类指标。2 引用文件2.11 电力工业标准火电卷管道篇 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2820042.2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20022 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 28 20042.3供热术语标准 CJJ 5519932.4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 CJJ/T 8820003 供热术语标准 CJJ 55932.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 261995 4 2.6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DL/T 9042004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26955 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 CJJ/T 882

10、0006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20027 供暖控制技术 丹弗斯8 集中供热设计手册 (李善化 康慧编著)9 供热系统运行调节与控制 (石兆玉编著)10 城市热网设计规范 CJJ34200211 电力统计工作指南 国家电力公司战略规划部编12 火力发电厂节能和指标管理技术 (李青 公维平编著)13 火电厂能耗指标分析手册 (蒋明昌编著)14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258920083 术语和定义 3.1 供热系统界区3.1.1热源系统完整的供热系统由热源系统、一级管网系统和换热站及二级管网系统三部分组成。热源系统是指生产蒸汽或热水的热能系统,目前最广泛的热源型式有热电联产机组和区域

11、供热锅炉房。热电联产机组供热系统界区自供热机组(或锅炉)的供汽口始,至热力公司供热结算点处阀门止,主要设备包括减温减压装置、热网加热器、热网循环水泵、热网疏水泵等。区域供热锅炉界区为厂区围墙处热力公司结算点以内,主要设备包括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循环水泵、热网补水泵、水处理设施、配电装置、热控系统等。3.1.2一级管网系统界区是热源厂与一级管网结算点至换热站入口一次阀门为止,主要设备包括主干管、分支管、入户管、中继泵站等。3.1.3换热站系统换热站入口阀门至换热站出口阀门为止,主要设备包括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设备等。3.1.4及二级管网系统界区是 换热站出口阀门至换热站入口一次阀门至二级管网热

12、用户入口阀门为止,主要设备包括主要设备包括换热站的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设备等,以及二级管网干管、楼前管等。3.2 基本术语3.2.11集中供热 centralized heat-supply是由集中热源所产生的蒸汽、热水通过供热管网供给一个城市(镇)或部分地区生产和生活使用的供热方式,它由热源、热网、热用户三个部分组成。集中热源主要包括热电联产机组和区域供热锅炉。2.3.2.2 热电联产 co-generation of heat and power 同时向用户供给电能和热能的生产方式。3.2.3. 区域供热锅炉 heating plant是以区域锅炉房作为热源的城市集中供热方式,区域锅炉房

13、内一般都装备大容量、高效率的蒸汽锅炉或热水锅炉,向城市各类热用户供应生产和生活用热。3.2.4. 热化系数 share of cogenerated heat in maximum heat-ing load集中供热的供热设备最大供热能力占供热区域热负荷最大需求的份额。3.2.5. 供热能力 heating capacity供热设备或供热系统所能供给的最大热负荷。3.2.66. 热负荷 heating load供热系统的热用户(或用热设备)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热量。包括供暖(采暖)、通风、空调、生产工艺和热水供应热负荷等几种。3.2.77设计热负荷 design heating load在给定的设计条件下的热负荷,供热系统只保证设计热负荷,即在给定的设计条件下的热负荷。3.2.88. 实际热负荷 maximum heating load运行中实时的热负荷。3.2.99. 热指标 heating load data for load estimation单位建筑面积、单位体积与单位室内外温差下的热负荷或单位产品的耗热量。3.2.1010.供热量 heating load热源厂(供热机组或区域锅炉)报告期内生产出用于供热的总热量,是热源厂内部计算指标的依据。热源厂(区域锅炉)在统计期内供热机组(锅炉)出口供出的热量,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