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各种急危重护理常规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755585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科各种急危重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产科各种急危重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产科各种急危重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产科各种急危重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产科各种急危重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科各种急危重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科各种急危重护理常规(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曲 阜 市 中 医 医 院产科各种急危重护理常规 妇产科目录 1产科(产前)一般护理常规2正常产后护理常规3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常规4新生儿护理常规5早产儿护理常规6、产褥期护理常规7、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常规8、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常规9、妊娠合并甲状腺疾病的护理常规10、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护理常规11、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常规12、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常规13、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的护理常规14、多胎妊娠的围产期护理常规15、先兆流产护理常规16、先兆早产护理常规17、胎儿窘迫护理常规18、胎膜早破的护理常规19、前置胎盘护理常规20、产后出血护

2、理常规 1产科(产前)一般护理常规1、孕妇入院后护理人员热情接待,协助办理入住手续,为孕妇作入院介绍,并通知主管医生,并书写护理纪录。2、填写入院病历,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体重并记录。 3、临产孕妇由护士护送产房待产。4、尚未临产者,护送至病人床前,协助孕妇更换病员服装,严密观察临产症状,如有规律宫缩、胎膜早破、阴道流血及胎心变化,及时送孕妇至产房。5、遵医嘱指导孕妇饮食、卧位、休息。6、教会孕妇自我监测胎动,遵医嘱按时听胎心,有异常即刻通知医生及时处理。7、关心体贴孕妇,做好孕妇的心理工作,为分娩做准备,执行保护性医疗工作。 2正常产后护理常规1、一般护理:(1)修养环境应舒适,冷暖

3、适宜,空气新鲜。(2)了解分娩情况,以便重点观察及护理。(3)注意阴道流血情况,于回房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各观察宫底高度,恶露性质与量的多少,有无臭味并记录,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4)产后4小时内应督促产妇小便,以免影响子宫收缩而诱发产后出血,如6-8小时仍未排尿,可采用诱导排尿,必要时给予导尿。(5)产后生命体征平稳,应鼓励产妇下床活动。第1次下床时,应有人陪伴,活动量逐渐增加,避免过度疲劳。(6)给予产妇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清淡饮食,注意进食蔬菜、水果,哺乳者多饮汤或者按医嘱饮食。忌生冷辛辣食物。(7)协助产妇做好各项生活护理。(8)指导产妇尽早母乳喂养(9)观察体温变化

4、,如体温超过38摄氏度,应通知医生处理。2、会阴护理: 3(1)保持外阴清洁,遵医嘱给予每日会阴擦洗并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硬结等异常情况。 (2)有侧切伤口者,指导健侧卧位,以保持伤口清洁干燥。3、乳房护理:(1)初次喂养前应用温水彻底清洁擦净乳头(2)哺乳前母亲应洗手,用小毛巾擦净乳头。 (3)产后3060分钟内开始哺乳,难产者可适当推迟,两侧乳房交替吸吮。(4)母亲及婴儿取舒适卧位。(5)协助和指导乳房胀痛产妇做好乳房按摩,疏通乳腺管。 (6)有乳头皲裂者哺乳时应先让新生儿吸吮健侧再吸吮患侧,哺乳后挤出少量乳汁涂于乳头,以促进伤口愈合。 (7)如还有乳腺炎疼痛剧烈、发热,酌情哺乳或暂停哺

5、乳,指导产妇如何挤出乳汁。(8)乳汁不足者,指导按需哺乳和夜间哺乳,不要过早添加辅食。(9)合理营养和休息,必要时服用中药等。 4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常规1、术前准备 (1)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孕妇思想顾虑,向孕妇及家属讲解手术的必要性,以取得合作。(2)备皮、交叉配血、备和抗生素皮试、新生儿用品。 (3)做好术前指导(踝泵训练、咳嗽等) 。(4)急诊手术者禁食8小时,择期手术者12小时禁食,6小时禁饮。(5)取下孕妇发夹、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品,交家属保管,替其更换病服。(6)留置导尿管,监测胎心。(7)准备术中用药,填写麻醉单入手术室。(8)铺好麻醉床,做好床单位消毒,备产后卫生用物。2、术

6、后护理 (1)安置患者,整理床单位,接尿管,根据麻醉方式取适当卧位,病人若为硬腰联合麻醉,应去枕卧位6小时,若全麻则应使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观察至清醒。了解输液、尿管及皮肤情况。(2)病人回病室后立即测血压,脉搏,呼吸,每半小时一次连测3次,无异常按医嘱执行,若异常则缩短观察时间, 5增加测量次数,并立即报告医生。同时,检查尿管引流是否通畅,检查静脉输液情况,调整输液速度。按压子宫观察宫缩,阴道流血量及腹部切口有无渗血,2小时一次,并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3)了解手术经过、麻醉方式,手术中出血及数学、补液等情况,停止术前医嘱,执行术后医嘱。(4)患者术后禁食,术后3小时听诊肠鸣音,待肠蠕动

7、恢复方可进流质并给予饮食指导。(5)正常情况下,术后46小时对产妇进行肌力评估,协助指导早下床活动。(6)次日拔除尿管后嘱产妇多饮水尽早排小便。(7)每日会阴檫洗两次。 6新生儿护理常规(一)新生儿室条件:保持室温在2224、相对湿度在5565。(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1在新生儿娩出后,开始呼吸前,应迅速清除口、鼻部的粘液及羊水,保持呼吸道 通畅,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 2经常检查鼻孔是否通畅,清除鼻孔内的分泌物。 3保持新生儿适宜的体位,一般取右侧卧位,如仰卧时避免颈部前屈或过度后仰;给予俯卧时,专人看护防止窒息。 4避免随意将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腔或按压其胸部。 (三)维持体温稳定 :新生儿体温

8、调节功能尚不完善,因此应有足够的保暖措施,使婴儿处于适中温度的环境。此 外,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接触婴儿的手、仪器、物品等均应预热,以免导致传导散热。 (四)预防感染 1建立消毒隔离制度和完善的清洗设施 要求人人严格遵守,入室更衣换鞋,接触新生儿前后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定期进行全面的清洁消毒。 2脐部的处理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粪便污染。每日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脐部。 73. 皮肤的护理 新生儿出生后,初步处理皮肤皱折处的血迹,擦干皮肤后给予包裹。每天沐浴1次,达到清洁皮肤和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同时检查皮肤粘膜完整性等情况。 (五)供给营养 :一般生后半小时左右即可给予母亲哺乳,鼓

9、励接需喂奶。确实无法母乳喂养者先试喂5%-10%葡萄糖水,无消化道畸形及吸吮吞咽功能良好者可给予配方乳。 (六)确保新生儿安全 :避免新生儿处于危险的环境,如高空台面,可能触及到的热源、电源及尖锐物品,工作人员的指甲要短而钝。 (七)健康教育 1促进母婴感情建立 在母婴的情况允许下,婴儿出生后,应尽早(30分钟内)将新生儿安放在母亲身旁,进行皮肤接触、鼓励早吸吮,促进感情交流,有利于婴儿身心发育。 2宣传育儿保健常识 向家长介绍喂养(包括添加辅食)、保暖、防感染、预防接种等有关知识。 8早产儿护理常规(一般情况下转NICU)1.早产儿室:应与足月儿分开,除足月儿室条件外,还应配备婴儿培养箱、远

10、红外保暖床、微量输液泵、吸引器和复苏囊等设备。工作人员相对固定。2.维持体温稳定:早产儿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5%65%.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加强体温监测,每日24次。一般体重小于2000g者,应尽早置婴儿培养箱保暖,体重大于2000g在箱外保暖者,还应给予戴帽,以降低耗氧量和散热量。3.合理喂养:早产儿最好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喂乳量根据早产儿耐受力而定,以不发生胃储留及呕吐为原则。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胃管喂养和补充静脉高营养液。每天详细记录出入量、准确磅体重,以便分析、调整补充营养。4.预防感染:早产儿抵抗力比足月儿更

11、低,消毒隔离要求更高。更应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的护理,制定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严禁非专室人员入内,防止交叉感染。 95.维持有效呼吸: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和呼吸暂停。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吸入氧浓度及时间根据缺氧程度及用氧方法而定,若持续吸氧最好不超过3天,或在血气监测下指导用氧,呼吸暂停者给予弹足底、托背、吸氧处理,条件允许放置水囊床垫,利用水振动减少呼吸暂停发生。6.密切观察病情:由于早产儿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娴熟的业务技能,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现以下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查找原因,迅速处理:体温不正常;呼吸不规则或呻吟;面部或全身青紫(或苍

12、白);烦躁不安或反应低下;惊厥;早期或重度黄值;食欲差、呕吐、腹泻、腹胀、出生3天后仍有黑便;硬肿症;出血症状;24小时仍无大小便。 10产褥期护理常规1.按产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心理护理:关心体贴产妇,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积极予以疏导。 3.产后2h内,在产室严密地观察产妇病情变化。(1)协助产妇首次哺乳。(2)严密观察阴道流血量,将弯盘放于产妇臀下收集,准确评估。(3)每30min测量血压、脉搏1次,每15一30min观察一次宫缩情况,观察子宫收缩、宫底高度、膀臃充盈等。若发现子宫收缩乏力,应按摩子宫遵医嘱肌注缩宫素。若阴道流血量不多,但子宫收缩不良、宫底上升者,提示宫腔内有积血,应挤压

13、宫底排出积血,并遵医嘱给予缩宫素。(4)产妇自觉肛门坠胀者,应行肛查确诊后给予及时处理。(5)若产后2h正常,连同新生儿送回病室。 4.产妇回病房后,详细交接分娩及医嘱情况,检查宫底,观察阴道流血及子宫收缩情况; 于回房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各观察宫底高度,恶露性质与量的多少,有无臭味并记录,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5.产后1h一3日进易消化、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油腻粗糙的食物。3日后改食营养丰富、易消化、高热量的半流饮质,多食含纤维素多的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便秘。 116.乳房护理:喂奶前应先用热毛巾及清水擦洗乳头,以后每次喂奶前均应用清水擦洗乳头。 7.会阴部护理:(1)注意会

14、阴部卫生,会阴垫应用无菌卫生巾并及时更换。产后3日内或会阴拆线前用0.3%碘伏擦洗外阴,2一3次/日;严重撕裂或较大较深的切口每次大便后必须清洗。(2)会阴水肿明显的者,用50%硫酸镁湿热敷,产后24h后可用红外线照射外阴。(3)会阴部有缝线者,每日检查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硬结及分泌物,产后3一5日拆线。若伤口感染,应提前拆线引流或行扩创处理,并定时换药。伤口如有硬结或浅裂,则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但产后10日内子宫颈口尚未关闭,不宜坐浴。(4)产后24h内若感到会阴部或肛门有下坠不适感、疼痛感,应及时报告医生。(5)会阴浅裂伤缝线一般于48h拆除,会阴侧切创口缝线一般于3一5日拆除。 8.预防产后尿储留:自然分娩后4h内鼓励产妇尽早自解小便。若排尿困难可采取:(1)解除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顾虑,鼓励产妇坐起排尿。(2)用热水熏洗外阴,用温开水冲洗尿道外口周围诱导排尿。(3)下腹部正中放置热水袋,刺激膀胧肌收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