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IV)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3755565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IV)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IV)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IV)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IV)》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IV)(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教案 新人教版(IV)课题课 型新课总 节 时1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科学家的探索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能力目标: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情感目标: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重点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汽车和飞机的问世.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进步的理解.教 学 过 程差 异 个 性 设 计教学资源【创设情境】 18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

2、力。100多年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又有一次重大飞跃。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电灯照明,电话都是在这次变革中被发明出来的,我们把这次变革叫做“第二次工业革命” 【探究归纳】一、“电气时代”的到来1)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里经常使用的电器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 2)学科知识整合:结合物理学科的有关知识说一说电是如何发明的?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了解电力成为新的能源。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3)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引导学生结合物理学科的知识进一步了解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从而掌握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取代蒸汽,进入

3、“电气时代”.二、“发明大王”爱迪生 阅读归纳:爱迪生及其发明成果。 齐声朗读:爱迪生的名言。学生思考:从爱迪生身上我们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电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问答方式使学生加深对“发明大王”爱迪生的了解。并能举出他为世界人类所做出的巨大科技贡献。学习他作为一名科学家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教师投影爱迪生的名言,激励学生从现在做起,发奋学习,勇攀科学高峰.三、汽车和飞机的问世1、汽车的问世出示图片: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通过观察图片,学生感知最早的汽车和今天汽车的差别。19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发明家卡尔本茨提出了轻内燃发动机的设计,这种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内燃机的发明,一方

4、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19世纪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车出现了。讨论:汽车的大量使用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哪些变化?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待汽车工业的发展,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可以补充一些具体事例,以便对汽车工业的负面效应有一个直观生动的了解。2飞机的问世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飞艇”、“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增强直观认识。阅读回答:飞机发明的时间、发明者、动力机。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飞机设计师冯如在飞机研究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归纳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共发明了哪些新式交通工具,其动力机分别是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活动与探究: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想一想它们能够给我们哪些启示?教师总结:(1)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2)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趋利避害。,板 书 设 计课 后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