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9课航天飞机苏教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753660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9课航天飞机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9课航天飞机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9课航天飞机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9课航天飞机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9课航天飞机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航天飞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熟读课文,了解航天飞机的外形及本领;对比普通飞机与航天飞机的不同之处,加深对航天飞机的认识;能够根据课文,给航天飞机制作名片。 2、过程、方法:通过指导学生读懂语言,拓宽知识,使他们了解航天飞机的有关知识,学会介绍一种事物的方法。 3、情感价值观: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气。教学重难点:1、了解航天飞机的外形及特点。 2、能够抓住航天飞机的特点制作名片。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做过飞机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关于飞机的知识?谁又能告诉我们什么是航天飞机呢?这节课,

2、我们来继续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航天飞机。 2复习:教师请同学口述第一小节的内容,学生配动作表演。3、正在飞机得意的时候,它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第二小节,认识航天飞机的外形 1、分组合作:第一小组派出代表读第二小节,第二小组派出代表提出问题采访飞机:你看到了什么? 第三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2、我们课文中就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外形,请在书上找出描写航天飞机外形的句子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3、出示填空题,让学生完成填空题,填写航天飞机的外形特点。 4、同学们,你们想看看航天飞机长的什么样子吗?让我们来欣赏一组航天飞机的图片,一起来认识实物外形。(看图片,同时结合课文,找到特点) 5、同学们,航

3、天飞机我们认识了,想看看它的精彩表演吗?(想)那让我们和航天飞机一起去太空旅行吧!坐好了,我们出发!(观看航天飞机发射录象,创设情境) 三、学习第三小节,对比飞机与航天飞机的不同 过渡:同学们,太空旅行有趣吗?你觉得航天飞机怎么样?我们认识航天飞机了,可小飞机不知道呀,它去问了谁?(智慧老人) 1、同桌共同学习智慧老人的话,合作完成对比表格 2、展示学生作业,依次点评 (1)飞得更高 你们坐过飞机吗?飞机飞得高不高?有多高?航天飞机呢?这说明航天飞机比飞机飞得(更高),板书。 (2)飞得更快 插入地图,看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的距离 用学生日常的经验理解七分钟和四个多小时的差别,说明航天飞机比飞

4、机飞得(更快),板书。 (3)本领更大 指名读智慧老人的第二段话,找中心句。并请学生说说自己这样画中心句的理由。航天飞机的本领有什么?那你觉得它的本领与飞机比怎样?(更大) (4)出示类似的两短话,让学生照样子给前面两个段落加中心句,并读一读。 四、学习第四小节,知道各有所长的道理 1、听了智慧老人的介绍,你想说什么?(航天飞机真是太厉害了)飞机听了情绪有什么变化呢?(越听越不自在)什么叫不自在?它为什么会不自在呢? 2、智慧老人看出了飞机的心事,一起读智慧老人的话,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飞机的作用是什么?板书:各有所长 3、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5、五、小练笔:给航天飞机制作名片(补充习题最后一题) 1、同学们,还有许多人不了解航天飞机,请你们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给航天飞机制作一张名片。(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同学的名片,请同学介绍,师生点评。 六、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

6、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板书设计: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

7、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航天飞机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飞得更高速度更快作用更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