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上学期周周清试题22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752619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上学期周周清试题2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上学期周周清试题2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上学期周周清试题2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上学期周周清试题2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生物上学期周周清试题2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上学期周周清试题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上学期周周清试题2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周周清试题(22)一、选择题(本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1.膜蛋白是一类结构独特的蛋白质,它镶嵌于膜脂的特性使这一蛋白处于细胞与外界的交界部位,是细胞执行各种功能的物质基础。下图细胞膜上3种膜蛋白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模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A和B的跨膜区段的氨基酸很可能具有较强的亲水性B.如膜蛋白A具有信息传递功能,则该蛋白可能是胰岛素的受体C.如蛋白质B具有运输功能,其运输物质的过程中可能消耗ATPD.如蛋白C具有催化功能,其活性的高低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2.下列对各种物质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2、)A.肝细胞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脂质 B.肌细胞可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C.T2噬菌体在大肠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内膜上合成淀粉3.关于生物体产生的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B.酶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C.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属于水解酶类 D.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4.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不是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B.无论什么生物,在细胞周期中,都是分裂间期比分裂期时间长C.利用药物抑制DNA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D.细胞周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5.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

3、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A. 细胞膜向内凹陷 B.着丝点一分为二 B. C.中心体移向两极 D.DNA正在进行复制6. 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dd的某哺乳动物在产生配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中有6条染色单体,6个DNA分子B.该细胞能产生两种基因型不同的成熟配子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D.在该哺乳动物的卵巢中能观察到此细胞7.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逐渐提高B.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C.细胞衰

4、老导致细胞代谢水平降低,所有酶活性都降低D.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不会影响信息传递8.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F1产生配子的种类比例为11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9.下图表示不同基因型豌豆体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两对基因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从理论上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乙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是1111B.甲、丙植株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C.丁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D.正常

5、情况下,甲植株中基因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10.下列有关遗传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棉花的细绒与长绒B.性状分离指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基因型个体的现象C.等位基因指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11.玉米子粒的颜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为A_B_C_的子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子粒均为无色。现以一株有色子粒玉米植株X为父本,分别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植株X的基因型为()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

6、aBbCC12.水稻有香味和无香味为一对相对性状。某科研小组利用有香味和无香味纯合亲本进行了以下实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控制水稻无香味和有香味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F2中同时出现无香味和有香味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C.F2无香味的190株植株中,杂合子植株有127株D.让F2无香味植株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13.某种鼠的体色有三种:黄色、青色、灰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_B_表现为青色,A_bb表现为灰色,aa_表现为黄色(约50%黄色个体会因黄色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死亡)。让灰色鼠与黄色鼠杂交,F1全为青色,理论上F2存活个体中青色鼠所占的比例是()A

7、.9/16 B.3/4 C.6/7 D.9/1414.某植物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该植物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作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后代(F1)出现4种类型,其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3311。去掉花瓣,让F1中黄色圆粒植株相互授粉,F2的性状分离比是()A.24831 B.25551 C.15531 D.933115.下列有关实验或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萨顿假说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应用了类比推理法B.赫尔希等人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因子在染色体上

8、,并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D.克里克最先预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并将其命名为中心法则16.已知控制野兔褐色(T)和灰色(t)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没有X染色体的胚胎是致死的。如果褐色的雌兔(染色体组成为XO)与正常灰色雄兔交配,预期子代中褐色兔所占比例和雌、雄之比分别为()A.3/4与11 B.2/3与21 C.1/2与21 D.1/2与1117. 某调查人类遗传病的研究小组调查了一个家庭的某单基因遗传病情况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谱,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个体3与4婚配后代子女不会患病C.个体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或1/2D.该遗传病的发病率

9、是20%18.人的X和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在同源区段可以找到相同的基因或等位基因;非同源区段包括X特有区段和Y特有区段,分别有各自特有的基因。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分析合理的是()A.该遗传病如果不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一定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4C.无论是哪种单基因遗传病,2、2、4一定是杂合子D.系谱中男性患者较多,所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只位于Y染色体上19.如图是某家系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10、.3个体甲病、乙病的致病基因分别来自2和1个体C.8个体的基因型为双杂合子的概率是13D.若4与6结婚,则后代的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82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的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B.先天性心脏病都是遗传病C.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D.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DNA的序列,即23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21.关于人类“白化病”、“猫叫综合征”和“青少年型糖尿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可通过光学显微镜检测染色体是否异常 B.患者父母不一定患病C.都是遗传病,患者的后代都会患病 D.都是基因突变引起的22.人体细胞内第21号

11、染色体上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做出快速的基因诊断。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他的该遗传标记基因型为 ,患儿父亲该遗传标记基因型为 ,患儿母亲该遗传标记基因型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理论上患儿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B.母亲卵细胞中第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而产生了该患儿C.父亲精子中第21号染色体有2条而产生该患儿D.患儿的母亲再生一个21三体综合征婴儿的概率为50%二、非选择题23.拟南芥由于植株小、结实多、生命周期短、遗传操作简便,近四十年来由田野里不起眼的小草成为植物研究领域最耀眼的明星。如图甲、乙是拟南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

12、代表物质,代表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中的H2O、CO2消耗的场所分别是_、_。乙图中CO2产生于第_阶段(填图中序号)。(2)与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乙图特有的步骤是_(填序号),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产物是_。(3)研究者用仪器检测拟南芥叶片在光暗转换条件下CO2吸收量的变化,每2 s记录一个实验数据并在图中以点的形式呈现。图中显示,拟南芥叶片在照光条件下,CO2吸收量集中在0.20.6(molm2s1)范围内,在300 s时CO2_量达到2.2(molm2s1)。由此得出,叶片的真正光合速率大约是_(mol CO2m2s1)。为证明叶片在光下呼吸产生的CO2中

13、的碳元素一部分来自叶绿体中的五碳化合物,可利用_技术进行探究。24.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毛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只有显性基因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当显性基因B和Y都不存在时,颜色为白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均为绿色,丁为黄色,其中甲、乙为雄性,丙、丁为雌性。现将雌雄鹦鹉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杂交组合PF1表现型及比例组合一甲丙绿色黄色31组合二乙丙全为绿色组合三甲丁绿色蓝色黄色白色3131组合四乙丁绿色蓝色31请回答问题:(1)小鹦鹉羽毛颜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_定律。(2)甲、乙

14、、丙三只小鹦鹉的基因型分别是甲_、乙_、丙_。(3)杂交组合三中F1代能稳定遗传的占_,该组合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为_或_。杂交组合二中F1代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_种,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概率为_。(4)若利用一次杂交实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的F1代黄色小鹦鹉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合三中F1代白色异性小鹦鹉与该黄色小鹦鹉交配,观察记录后代的性状表现。若后代_,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后代_,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25.某植物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产生机制如下图甲所示。为探究该种植物花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乙所示:(1)图甲说明基因可以通过_,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根据图甲,分析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