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期中阅读训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3751663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期中阅读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期中阅读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期中阅读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期中阅读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期中阅读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期中阅读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期中阅读训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人教版八下桃花源记期中阅读训练班级姓名学号(一)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 1-3 题。(12 分)【甲】桃花源记节选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 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南阳刘驎之南阳刘骤之,善史传,隐于阳岐。于时待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将尽訏谟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不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 如之,甚厚,为乡间所安。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注】刘驎之:字子骥,南阳

2、(今属河南)人。阳歧:村名。临江:指兵临长江。 读(xm):宏图大计。赠贶(kung):赠送礼物。上明:东晋时曾是荆州治所,在今湖 北松滋南。翛(xio)然:超脱自在的样子。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 分)处处志之( ) 后遂无问津者( )缘道以乞穷乏( ) 甚厚,为乡闾所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 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_ 南阳刘驎之,善史传,隐于阳岐。 _ 3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的理想。B甲文中“欣然规往”,可见刘子骥热衷游历山水,向往归隐山林。C乙文中刘驎之超然退隐,是因为桓冲

3、说他没有用处才愤然离开的。D乙文中的刘驎之隐于阳岐,性格高洁率真,不慕名利,超凡脱俗。(二)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 4-9 题。(15 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1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 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

4、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 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 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 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 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

5、,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 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 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注】囷(qn):这里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斫:砍伐。4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标两处)(2 分)一 闭 一 开 水 深 广 不 得 渡。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4 分)(1)黄发垂髫(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尝采药至衡山( ) (4)深入忘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乃不知有汉 乃相谓曰C一人便以笠自障 先帝不以臣卑鄙B忘路之远近 水陆草木之花 D其真无马邪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7用现代

6、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2)深山中有人迹,异之。 _8【乙】文中的“开明朗然”与(甲)文中的_一词相仿。(1 分)9【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3 分) _2 _ (三)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 10-14 题。(19 分)【曱】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 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 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

7、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 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 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

8、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 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 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选贤与能( ) (2)不独子其子( )(3)屋舍俨然( ) (4)寻病终( )11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_(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_12【甲】文构想的大同社会理想包含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3 分) _13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听了之后为

9、什么“皆叹惋”?(4 分) _3_14【乙】文的“世外桃源”与【甲】文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自侧重于哪种表 达方式?(4 分 ) _ (四)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15-19 题。(14 分)【甲】桃花源记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 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 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

10、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 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 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乙】秦时妇人唐开元中,代州都督以五台多客僧,恐妖伪事起,非有住持者,悉逐之。客僧惧逐,多 权窜山谷。有法朗者,深入雁门山。幽涧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赍干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 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并衣草叶,容色端丽。见僧惧愕,问云:“汝乃何人?”僧曰: “我人也。”妇人笑云:“宁有人形骸如此?”僧曰:“我事佛

11、。佛须摈落形骸,故尔。” 因问:“佛是何者?”僧具言之。相顾笑曰:“语甚有理。”复问:“宗旨如何?”僧为讲金刚经。 称善数四。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我自秦人,随蒙恬筑长城。恬多使妇人我等不 胜其弊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遂留僧,以草根哺 之,涩不可食。僧住此四十余日,暂辞,出人间求食。及至代州,备粮更去,则迷不知其所矣。【注释】客僧:外来和尚。妖伪事起:兴妖作怪,蛊惑人心。权:权且,暂且。法 朗:和尚法号。赍:携带。宁:难道。形骸:形体。事:侍奉,供奉。摈落:剃光头。 自:本是。弊:压迫。15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2 分)恬 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