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74524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分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分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分式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式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式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式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分式(一)计划学时1学时学习内容分析这是八年级代数部分的一节综合课,学生在七年级时对整式已经有所了解,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之上,认识分式,理解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和值为零的意义。学习者分析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已经具备了明显的类比猜想和证明能力,但还不能完全离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在课堂上通过具体问题的指引、学生自己进行操作等,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一步步的达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了解分式的概念,理解分式有意义和无意义,以及判断方法。知识与技能:会判断分式何时有意义,何时分式值为零,会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求分式的值。过程与方法:1、经历认知的过程,掌握并理

2、解分式的概念2、通过猜想、证明的过程,理解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和值为零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分式的有关概念解决措施:通过学生熟悉的代数式入手,比较与整式的区别,得出定义和相关概念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理解分式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意义的,怎样确定分式何时有意义。解决措施:小组合作完成分式的求值练习题,理解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和值为零的情况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一共分为六部分首先,根据学生列代数式的基础用多媒体呈现几个例题,让学生从旧知识入手,不感到紧张和压力。第二,小组合作学习,用比较的学习方法,比较这些代

3、数式的异同,将其与整式进行区分,小组汇报得出分式定义,并进行理解和记忆,多媒体给出结论。第三,小组合作通过求解分式值的运算,总结分式有意义和无意义的条件,并进行理解和掌握,多媒体给出结论。第四,用类比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总结,最后汇报分式值为零的情况,多媒体给出结论。第五,巩固练习:一游戏的方式,由小组同学出题,其他小组回答。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最后,课堂小结依据的理论做中学、引导发现式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分式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分式的概念计算机、投影仪显示内容使用投影仪显示出演示文稿的内容引起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由生动形象的感

4、性知识逐步过渡到对抽象法则的掌握分式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会判断有意义和无意义条件分式值为零的条件会进行计算教学过-程(可续页)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首先,根据学生列代数式的基础用多媒体呈现几个例题,PPT显示练习题,让学生回顾旧知识,以旧代新5分钟前面我们学习了整式,知道了可以用整式表示某些数量关系。问题:是不是所有的数量关系都可以用整式表示?例1:列代数式填空:1、 甲乙两人相距S千米,甲每小时行6千米,乙每小时行4千米,若甲乙两人相向而行,则经()小时相遇;如甲乙两人同向而行,则经过()小时甲追上乙。2、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为S,底边长为a,则底边上的高线长为()。甲乙两种咖啡按质量比x:y混合在一起,那么调配10千克的这种混合咖啡需甲种咖啡( )千克,乙种咖啡同桌一起完成,然后有同学说明答案让学生从旧知识入手,不感到紧张和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