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闪光对焊施工工艺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373004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闪光对焊施工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钢筋闪光对焊施工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钢筋闪光对焊施工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钢筋闪光对焊施工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钢筋闪光对焊施工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闪光对焊施工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闪光对焊施工工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筋闪光对焊焊接施工工艺标准ZJG/J/A-0207-20031定义及适用范围闪光对焊分为连续闪光对焊,预热闪光对焊,闪光、预热、闪光焊。是利用对焊机使两段钢筋接触,通以低电压的强电流,把电能转化为热能,当钢筋加热到一定程度后,立即施加轴向压力挤压(称为顶锻),使形成对焊接头。本工艺具有改善结构受力性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和质量,施工快速,节约钢材,降低成本等优点。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级钢筋接长及预应力钢筋与螺丝端杆的对焊焊接。2材料要求钢筋用及各种规格钢筋,具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经物理性能检验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3机具设备常用对焊机有UN125、UN150、UN175、UN1100、U

2、N1150、UN171501等型号,根据钢筋直径和需用功率选用。4操作工艺4.1工艺选择闪光对焊可分为连续闪光对焊、预热闪光对焊和闪光、预热、闪光对焊等三种工艺,可根据钢筋品种、直径和所用焊机功率等选用,其中连续闪光焊所能焊接的钢筋上限直径见表一,钢筋直径较粗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和闪光、预热、闪光焊。表一:焊机容量(KVA)钢 筋 级 别钢筋直径(mm)150级级级252220100级级级20 181680级级级1614124.2对焊参数为了获得良好的对焊接头,应合理选择焊接参数,焊接参数包括:调伸长度、闪光留量、闪光速度、顶锻留量、顶锻速度、顶锻压力和变压器级次。采用预热闪光焊时,还要有预热

3、留量与预热频率等参数。4.3调伸长度的选择与钢筋品种和直径有关,应使接头能够均匀加热,并使钢筋顶锻时不致于发生旁弯,调伸长度取值:级钢筋为0.751.25d,级钢筋为1.0d1.5d(d为钢筋直径)。4.4闪光留量和闪光速度:闪光留量的选择,应使闪光过程结束时钢筋端部的热量均匀,并达到足够的温度,闪光留量取值:连续闪光为两钢筋切断时严重压伤部分之和,另加8mm;预热闪光焊为810mm;闪光、预热、闪光焊的一次闪光为两钢筋切断时刀口严重压伤之和,二次闪光为810mm。闪光速度有慢到快,开始时近于零,而后约1mm/s,终止时达1.52mm/s。4.5预热留量与预热频率:预热程度有预热留量与预热频率

4、来控制。预热留量的选择,应使接头充分加热,预热留量取值:对预热闪光焊为47mm,对闪光、预热、闪光焊为27mm。预热频率取值:对级钢筋宜高些;对、级钢筋宜适中(12次/s),以扩大接头处加热范围,减少温度梯度。4.6顶锻留量、顶锻速度、顶锻压力顶锻留量的选择,应使钢筋焊口完全密合并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顶锻留量宜取47mm。其中,有电顶锻留量约占1/3,无电顶锻留量约占2/3,焊接时必须控制得当。顶锻速度越快越好,特别时顶锻开始的0.1s应将钢筋压缩23mm,使焊口迅速闭合不致氧化,而后断电并以6mm/s的速度继续顶锻至结束。顶锻压力应足以将全部的熔化金属从接头内挤出,而且还要使邻近接头处(约1

5、0mm)的金属产生适当的塑性变形。4.7变压器级次:变压器级次用以调节焊接电流大小,钢筋级别高或直径大,其级次要高,焊接时如火花过大并有强烈声响,应降低变压器级次,当电压降低5%左右时,应提高变压器级次1级。5质量标准5.1对焊缺陷及防止措施钢筋对焊异常现象,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项次异常现象及缺陷种类防止措施 1烧化过分剧烈并产生爆炸声1.降低变压器级数2.减慢烧化速度2闪光不稳定1.消除电极底部和表面的氧化物2.提高变压器级次3.加快烧化速度 3接头中有氧化膜、未焊透或夹渣0. 增加预热程度2.加快临近顶锻时的烧化速度3.加快顶锻速度4.确保带电顶锻过程5.增大顶锻压力 4接头中有缩孔1. 降

6、低变压器级数2.避免烧化过程过分强烈2. 适当增大顶锻留量及顶锻压力 5焊缝金属过烧或热影响区过热1. 减少预热程度2.加快烧化速度,缩短焊接时间3.适当过多带电顶锻 6接头区域裂纹1.检查钢筋碳、硫、磷含量,若不符合规定的应更换钢筋2.采用低频预热方法,增加预热程度 7钢筋表面微熔及烧伤1.清除钢筋被夹紧部位的铁锈和油污2.清除电极内表面的氧化物3.改进电极槽口形状,增大接触面积4.夹紧钢筋 8接头弯折或轴线偏移1.正确调整电极位置2.修正电极钳口或更换已变形的电极3.切除或矫直钢筋的弯头5.2检查取样数量: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检查,每批抽查10%的接头,并不得少于10个。钢筋闪光对焊接头

7、的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6个试样,3个进行拉伸试验,3个进行弯曲试验。同一个班内,由同一焊工,按同一焊接参数完成300个同类型接头作为一批。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计算。一周内累计不足300个接头时,也按一批计算。5.3外观检查: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5.3.1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5.3.2与电极触处的钢筋表面,对于、级钢筋,不得有明显的烧伤,对于级钢筋不得有烧伤,低温对焊时,对于、级钢筋,均不得有烧伤。5.3.3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度。5.3.4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同时不是大于2mm,当有一个接头不符合

8、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品。不合格接头经切除重后,可提交二次验收。5.4钢筋对焊接头拉伸试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5.4.1三个试样的抗拉强度均不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5.4.2至少有两个试样断于焊接之外,并呈塑性断裂。当检验结果有一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两个试样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仍有一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三个试样呈脆性断裂,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5.5弯曲试验:钢筋闪光对焊接头弯曲试验时,应将受压面的金属毛刺和镦粗变形部分去掉,与母材的外表齐平。弯曲试验结果如有两个试样未达到要求时,应取

9、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有三个试样不符合要求,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6成品保护6.1焊接后,焊接区应防止骤冷,以免发生脆裂。当气温较低时,接头部位应适当用保温材料覆盖。6.2钢筋对焊半成品按规格、型号分类堆放整齐,堆放场所应有遮盖,防止雨淋而锈蚀。6.3运输装卸对焊半成品时不能随意抛掷,以避免钢筋变形。7安全措施7.1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其电源的装拆应由电工进行。要有完整的防护外壳,一、二次接线柱应有保护罩。7.2现场使用的电焊机应设有可防雨、防潮、防晒的机棚,并设有单独的电焊机开关。7.3焊钳与把线必须绝缘良好,连接牢固,在潮湿地点工作,应站在绝缘胶板或木板上。7.4把线、地

10、线禁止与钢丝绳接触,不得用钢丝绳或机电设备代替零线。所有地线接地,必须连接牢固。7.5电焊线通过道路时,必须架高或穿入防护管内埋设在地下,如通过轨道时,必须从轨道下面穿过。7.6作业前,检查对焊机的压力机构应灵活,夹具应牢固,气、液压系统无泄露,确认正常后,方可施焊。对焊工需经培训,持证上岗。7.7施焊时,冷却水温不得超过40,排水量根据温度调节。焊接较长钢筋时,应设置托架。闪光区应设挡板,焊接时无关人员不得入内。7.8雨天不得露天电焊。长期停用的电焊机,使用时,须检查其绝缘性能,接线部分不得有腐蚀受潮现象。7.9施焊现场的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氧气瓶、乙炔发生器、木材等易燃物。7.10作业后

11、,清理场地、切断电源,锁好电闸箱,方可离去。冬季施工时,作业后还应放尽机内冷却水。8注意事项8.1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内的铁锈、污泥等,以免在夹具和钢筋间因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此外,如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予调直或切除。8.2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和品种时,应先制作对焊试样(不少于2个),进行冷弯试验。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8.3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种特性、气温高低、实际电压、焊机性能等具体情况有操作人员自行修正。8.4夹紧钢筋时,应使两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相接触,以利均匀加热和保证焊缝与钢筋轴线相垂直。8.5焊接完毕后,应待接头处由白红色变成黑红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

12、,以免引起接头弯曲。8.6不同直径的钢筋可以对焊,但其截面比不宜大于1.5。此时,除应按大直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外,并应减少大直径钢筋的调伸长度,或利用短料首先将大直径钢筋加热,以便两者在焊接过程中加热均匀,保证焊接质量。8.7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以免接头处骤然冷却,发生脆裂。当气温较低时,接头部分可适当用保温材料覆盖。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11万15千12千1千1万草测12千草测1234567一地质观测研究程度沉积岩1对地层划分到组或阶,如范围大应进一步二分或三分,确定其时代,测定其厚度及产状2.对标志层、成矿有利的岩层在图上的宽度大于1毫米者应扩大表示,应注明;3研究

13、鉴别各地层的接触关系,岩层的层理机械沉积与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等特点;4研究喷出岩的特点,层序、层理、及岩相等特征,岩石的组成及其特点,测定其时代、厚度及产状;5.与矿产关系的研究,含矿层或对成矿有利岩层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层位与岩性特征,测定其厚度与产状1.在1万分成的基础上,按岩层、岩性特点进一步详细划分岩层,研究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特征,胶结物性质,结核体的形态、沉积韵律、测定各层厚度、产状与空间分布关系。2.3.4.5同左6对含矿层或成矿有利的地层,或成矿的主要围岩、对其岩石作详细的岩石矿物鉴定与岩石化学分析,并应控制它的厚度、产状等有关特点在空间上的变

14、化。一般地段的研究程度可低于1万或与之相似。含矿层或成矿有利的岩层其研究程度仍与1万相同含矿层或成矿有利地层仍与12千相同,其他问题研究程度可低于12千。侵入岩1.确定侵入岩的时代、种类、规模、形态及产状,研究侵入岩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2.对侵入岩体应详细划分岩相;3.研究岩体的原生构造;对原生构造带的特征分布范围与产状等,在图上应给予标示。4.研究岩体之间及岩体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接触变质的范围,内外接触带的变化特点及产状。5.脉岩的分布特点、岩性特征、规模及产状,脉岩与岩体的关系,脉岩之间的关系、脉岩与成矿之间的关系。6.研究侵入体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岩体的形态变化、产状变化与岩相变化对成

15、矿的富集作用。7.岩浆岩型的矿床、对岩体的研究程度与揭露程度,应达到对矿化研究程度的要求。除左列1-7各项内容外应进一步做到:1. 详细划分岩相、不仅要从接触带的变化特征出发划分边缘相、过渡相及内部相,研究各自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特点,而且要从岩浆的结晶与分异作用、熔离作用、同化作用和自变质等特点划分岩相。2. 揭露和控制岩相及接触带的产状变化;3. 详细划分原生流动构造与原生裂隙构造的分布特征产状,研究岩体各部位的付矿物特征,近可能的标出岩体流动前缘;4. 对岩体与脉岩应作详细的岩矿鉴定与成矿有关的岩石化学分析5. 与成矿有关的岩相或脉岩,在图上的宽度大于1毫米者应表示,小于1毫米者应扩大表示,但应说明。同上同上1万1千地质测量质量要求表(吉林参考)21万15千12千1千1万草测12千草测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