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7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726743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3.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方案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教学设计方案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教学设计方案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教学设计方案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教学设计方案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方案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方案7篇(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方案7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经常须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安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方案应当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材分析:本节课在相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欢乐的动物”这一详细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科书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通过“画一画、摆一摆、圈一圈”等详细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因此,教学时我会充分利用主情境图中供应的素材,给学生供应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经验将一个详细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逐步形式对“倍”的相识。学情分析:学

2、生已经初步理解了除法算式的意义,99%的学生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并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98%的学生会用乘、除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倍”虽然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但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倍”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抽象的,学起来还是有肯定难度的。二年级学生多以形象思维为主,爱玩、好动,接受簇新事物快,又敢于挑战自己和他人。因此,教学时要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激活求异思维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学习目标:1、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2、会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竖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3、培育初步的视察、分析实力,发展数学应用意

3、识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学习重点:经验用图形直观和除法竖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倍”的意义。学习难点:理解“倍”的意义。学习打算:老师:课件、15个圆形磁扣。学生:作业纸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请同学们把手伸出来,我们一起玩个拍手嬉戏。老师拍2下,请你拍出3个2下,要让老师一下就能听出你拍的是3个2下。(拍完后师提问:你拍了几下?)生:拍了6下。老师拍3下,请你拍4个3下。师:同学们灵敏的思维表现,迎来了很多欢乐的动物,(板书:欢乐的动物)它们想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数学学问,让我们用热情的掌声欢迎它们的到来。(生鼓掌,课件显示主题图。)学生的自主参加是课标关注的主要

4、理念之一,遵循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新奇、好动的特点,以“拍手嬉戏”的情境入手,通过拍出“几个几”,既复习了旧知,巩固了学问去,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加数学学习的爱好;变更学生学习枯燥乏味的思想,变为玩中学的理念,为后面环节的学习做良好铺垫。二、自主参加,探究新知1、视察情境图,找寻数学信息。师:同学们快往这看,请根据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的依次细致视察,都来了哪些小动物?生:鸭子、松鼠、孔雀、猴子、小鸟、和小鸡。师:视察的真细致,请仔细的数一数它们各有多少只?并把数出的结果记录在书第70页“数一数,填一填。”相应的方格中吧。(课件出示“数一数,填一填。”相应的内容。)学生起先统计动物的只数,老

5、师巡察指导填写,指名汇报沟通。师:写完的孩子请用优雅、帅气的坐姿告知老师。谁来说一说答案?生:小鸭子有6只,小鸟有12只,猴子有3只,孔雀有1只,松鼠有2只,小鸡有8只。学生汇报时,其他同学加以确认后老师板书动物的只数。通过“数一数、填一填”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有序的视察,培育学生收集信息、运用信息的实力。2、体会“倍”的意义。(1)画一画。师:同学们数得特别仔细!在这些小动物里就数猴子和鸭子最淘气、最机智了,它们向同学们发起了挑战,敢于接受挑战的孩子请坐直。请看挑战内容。(课件显示:假如3只猴子,用3个圆圈来表示,6只鸭子,用6个圆圈来表示,请试着画一画并且一眼就能让我们发觉鸭子的只数和猴子的

6、只数之间的关系。)师:请同学们拿出本子动手画一画吧,比比看谁画的又快又明白。学生在本上画,老师巡察并指导,同时找一名画的快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师:画完的同学请用坐姿向老师示意。请看我们班这位小老师画的,你认为他画的怎么样?猴子:鸭子: 生:很清楚,整齐。师:假如你也是这样画的请自己鼓鼓掌。谁能说一说鸭子的只数和猴子的只数之间关系?生:鸭子的只数比猴子的只数多3只。生:猴子的只数比鸭子的只数少3只。师:你们可真是火眼金睛呀,鸭子的只数与猴子的只数除了有比多比少的关系外,还有一种神奇的关系。(2)圈一圈。师:同学们,看,猴子有3只,我们把它圈在一起(边说边在黑板上圈),看作1份,也就是几个几?生

7、:1个3;师:鸭子有6只,6里面有这样的几份呢?请用你灵活的小手试着圈一圈吧!一生黑板圈一圈,其他生练习本上完成。师指黑板图问:你圈出了几份?生:我圈出了2份。师:他正好圈出了2份,说明鸭子的只数里有二份猴子的只数那样多。也就是说6里面有2个3。(板书:6里面有2个3。)这时我们就说:6是3的2倍。师:6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生:6代表的是小鸭子的只数,3代表的是小鸭子的只数。师边听汇报边板书。鸭子的只数猴子的只数师:既然6是3的2倍,6又代表的是鸭子的只数,3代表的是小鸭子的只数,所以我们说鸭子数是猴子的2倍。(板书生齐读:鸭子数是猴子的2倍。)师:我们刚才3个一份,3 个一份圈,事实上就是

8、看6里面有几个3对不对?生:对。师:那我们怎么列式呢?生:63=2师:2是指鸭子数是猴子的2倍,因为“倍”不是单位名称,它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算式中的得数后面不写“倍”字。师:你们知道除法算式里的6、3和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谁想当个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生:6表示鸭子的只数,3表示猴子的只数,2表示鸭子数是小猴的2倍。生:6表示6只鸭子,3表示3只猴子,2表示鸭子数是小猴的2倍。师:说得真清楚。同学们,鸭子的只数与猴子的只数之间这种神奇的关系,现在你们知道了吗?师:对,它们的只数之间还有倍数关系,即:鸭子的只数是猴子的2倍。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

9、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环节中,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自主参加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擅长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主动看法;通过“画一画、圈一圈”等活动,让学生感觉特别好玩,在一种兴奋、主动的心态下学习数学,激发他们探究、创新的欲望,从而在玩中初步理解倍的含义。3、加深对“倍”的相识。师;松鼠和小鸡看到同学们这么聪慧能干,它们想挑战同学们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驾驭得怎么样?有信念吗?生;有。师:好样的!请看挑战内容,一起读一读。(课件显示:小鸡数是松鼠的倍。 请“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师:同学们请用你喜爱的图形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吧。完成后

10、同桌两人1组,相互说一说做法。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沟通。师:谁情愿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听?生1:我用2个圆片表示小松鼠的只数,用8个圆片表示小鸡的只数。我先把松鼠的两个圆片圈起来,然后再2个2个地把小鸡的8个圆片圈起来。我发觉8里有4个2,所以我知道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4倍。 82=4。师:和他方法相同的同学请举手。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2:我先画了2个星星表示小松鼠的只数,又画了8个小星星表示小鸡的只数。我把8个小星星每2个分成一组,我发觉能分成4组,我知道了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4倍。 82=4。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相识了新挚友“倍”,看,鸭子数是猴子的几倍?小鸡数是松鼠的几倍?我们是用什么

11、方法解决的?生:除法算式。师:像这样,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解决。同学们你们学会了吗?小动物们可不太信任,它们出了两道有关倍数的题想考考同学们,请看内容:(课件显示:“画一画,圈一圈,填一填”的内容。)师:一起读一读要求和问题。同学们有信念做对吗?打开书第70页最下面动手起先吧!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沟通。师:谁来沟通一下你的做法?生:松鼠有2只,我画2个三角形,把它们圈在一起,看成1份,也就是1个2,鸭子有6只,我画6个三角形,2个一圈,圈了3份,6里面有3个2,63=2,鸭子数是猴子的2倍。师:老师真佩服你的语言组织实力!掌声送给他!假如同学们也是这样想的请

12、你这样坐(老师示范坐直的姿态)。师:谁来说一说下一题的做法?生:孔雀有1只,画1颗五星来表示,把它圈起来,看成1份,猴子有3只,画3颗五星来表示,1个1个的圈,圈了3份,3里面有3个1,,31=3,猴子数是孔雀的3倍。师:说得特别清晰,看来你已经和倍交成了挚友,假如你也是这样想的请为自己鼓鼓掌!在这一环节中,力求实现教学由“扶”到“放”的过程。为学生创建独立思索和解题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活动中加深对“倍”的相识,培育学生的独立思索实力,合作沟通的实力、思维实力和语言表达的实力。4、找寻倍数关系,拓宽思维。师:在这些小动物中,还有一些动物的数量之间也存在着倍数关系。请同学们细致视察

13、,试着说一说。生1:小鸟的只数是小猴子的4倍,123=4。师:你还能说出除法算式来,真了不得!生2:小鸭子的只数是孔雀的8倍,81=8。师:看到同学们敢于发言,擅长提问的学习看法老师为你们感到兴奋,这样,同桌2人一组,一个做老师提一个有关倍的问题,另一个做学生来回答,假如有困难请举手问老师,说完后请坐直,比比看哪一组的速度快!起先吧!本环节完全“放手”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操作,向他们供应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沟通的机会,让他们在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揭示学问形成的过程,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让学生考学生,培育学生合作沟通的实力、思维实力和语言表达的实力。三、巩固练习,内化提

14、高。1、“练一练”第1题。师:同学们精彩的表现,又迎来一些小动物,我们一起去看看是谁来了?(课件出示书第71页练一练的第1题。)师:细致视察,你发觉了什么?生:第一幅图中有8只老鼠,4只小猫,求老鼠是小猫的几倍?生:其次幅图中有4只蜻蜓,2只蝴蝶,求蜻蜓数是蝴蝶的几倍?师: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第71页,看第1题,开动脑筋,试着填一填。学生做完后指名汇报沟通。师:谁来沟通一下你的想法?(找2名学生沟通,依据状况老师进行适当表扬。)2、看星星,找倍数。(1)总结各小组得星状况。师:同学们真了不得,在短短的时间内已经和倍交成了知心挚友。小动物们可快乐了,他们为我们送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快来看看吧。(课件显示以下内容:1、师生一起总结各小组的得星状况。2、同桌两人一组相互提出一道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让对方口头列式解答。3、完成后请坐直!比比看,哪个小组的速度快!)(2)学生活动,老师巡察。师:依据各组的得分状况,你能提出一个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吗?(3)全班沟通。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找2组同学来沟通,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刚好做出适当表扬。)本环节力求通过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境,为学生供应独立思索与合作沟通的空间,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新理念;通过练习体验,加深对“倍”的理解。尤其是“看星星,找倍数”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