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班第一学期期中预考化学试卷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725744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班第一学期期中预考化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毕业班第一学期期中预考化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毕业班第一学期期中预考化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毕业班第一学期期中预考化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班第一学期期中预考化学试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 姓名:_ 名条号6位数字: 2019届毕业班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预考试卷分值: 60分 时间:60min一、 选择题每题2分 ,共20分请按序写出选择题答案: 。1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 ,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响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 ,以下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 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2化学反响有多种分类。化合反响、分解反响、氧化反响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其中b处表示既属于化合反响 ,又属于氧化反响。现有反响: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那么此反响应该填充到 A.a处 B.b处

2、 C.c处 D.d处3观察以下4种物质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A干冰 B 金刚石 C铜 D氯化钠4铬是人体中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 ,对血糖代谢至关重要。如图是铬元素的局部信息图 ,以下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铬原子在化学反响中容易失去电子B.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比第一层电子能量低C.铬元素是金属元素 D.铬原子的中子数为285.用量筒量取液体 ,将量筒平放且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读数为20mL ,倒出局部液体后俯视凹液面 ,读数为5mL ,那么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小于15mL B.大于15mL C.等于15mL D.可能大于或小于15mL6.

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O2、CO2、SO2三种物质中 ,都含有氧分子 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C.分子和原子的质量都很小 ,分子质量大于原子质量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发生改变7201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设计和合成了“分子机器。“分子机器是在适宜的外界刺激下 ,可以执行类似机器运动的独立分子或者分子组装体。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分子机器可能是一种新型分子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其他分子B.分子机器不会运动 ,一定要在外力的作用下才会运动C.人们可以通过肉眼看到分子机器的运转 D.分子机器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8某兴趣小组要收集一瓶100mL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

4、为38%的气体,收集气体的装置如图.方法是:在100mL集气瓶里装满水,塞紧胶塞并关闭活塞b,翻开活塞a通入氧气,把瓶里的水排入量筒,当量筒内的水到达设定的体积后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翻开活塞b通入空气,把瓶里的水全部排入量筒.氧气的体积和通入空气的体积大约是 A.40mL和60mL B.25mL和75mLC.22.5mL和77.5mL D.38mL和62mL9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B.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种类改变 ,原子种类不变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 ,分子

5、个数改变 ,分子种类不变10现有两包等质量的固体,a是纯洁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分别在酒精灯上加热来制取氧气,当完全反响后,收集到的氧气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为时间 二、填空题共5小题 ,记35分115分如图A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E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成组的答案必须选全) 。(1)在AD中 ,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 _(填字母);(2)在AD中 ,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和 (均填化学符号); (3)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计算一个SO2分子中有 个质子。1213分结合如下图实验装置 ,答复以下问题。图中a仪器的名称:_。假设用A、D装置制取氧气 ,文字表达

6、式为_ ,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内引起试管炸裂 ,你认为应该【 】将D中导管口移出水面 ,再熄灭酒精灯 先熄灭酒精灯 ,再将D中导管口移出水面你认为还可以选择装置_填“F或“G来完成排空法收集氧气 ,假设将E装置先装满水 ,然后_填“c或“d连接发生装置也能收集氧气。假设用装置B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你认为该如何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_;假设将MnO2加工为块状放在装置C的多孔隔板上 ,从长颈漏斗处倒入 填一药品名称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且能表达装置C的最显著的优点 。某同学往集气瓶装入半瓶水 ,再用排水法收集1/2集气瓶的氧气 ,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用

7、以下方案收集“1/2集气瓶的氧气 ,其中最合理的是_填字母。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 ,当观察到 时 ,判断集气瓶中气体已收集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本实验中 ,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_% ,所以用“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来检验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的方法 填“可靠或“不可靠。135分某小组的同学做“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 ,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馅 ,蜡烛燃烧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你认为原因是 ;2探究: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 ,将玻璃导管一端伸入内焰 ,导出其中物质 ,在另一端管口点燃 ,也有火焰产生如下图由此

8、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石蜡5070300550约600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

9、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铁15352750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 ,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 ,颖悟非凡貌 ,属句有夙性 ,说字惊老师。于是看 ,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 ,“教师一说是比拟晚的事了。如今体会 ,“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 ,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 ,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 ,故又称“教师为“教员。约1800木炭37274

10、827约1700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假设能产生火焰 ,其燃烧时温度一般 填“低于或“高于其沸点由此推测: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 , 填“有或“没有火焰 ,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 ,其原因可能是 。146分某化学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查阅资料】氨气和氯化氢气体都极易溶于水 ,溶于水后分别形成氨水和盐酸;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氨气与氯化氢气体接触时极易发生化学反响生成氯化铵固体。【实验准备】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参加56滴无色酚酞溶液 ,搅拌均匀 ,观察溶液的颜色不变化 ,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 ,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 ,观察溶液的颜色变为 色。以上现

11、象说明 ,能使酚酞溶液变色的物质是 填“空气、“水或“氨水。【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 ,做了如下图实验 ,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的烟环 ,请写出产生白烟的文字表达式 ,此实验中还能发现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请你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唐宋或更早之前 ,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 ,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 ,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 ,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 ,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那么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 ,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

12、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 ,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清楚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 ,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 ,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 ,其身价不谓显赫 ,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 ,无论是“博士“讲师 ,还是“教授“助教 ,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根本概念都具有了。【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 ,主要能证明分子具有的一个性质是 。15(6分)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写出反响的文字表达式: 。小芳发现 ,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 ,也能较快产生氧气 ,于是进行如下探究:【提出猜测】除Mn02、CuO外 ,Fe203也可以作KCl03分解的催化剂。【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 ,催化效果越好)。实验编号实验药品分解温度()KCl03580KCl03、Mn02(质量比1:1)350KCl03、CuO(质量比l:1)370KCl03、Fe203(质量比1:1)390【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由实验_与实验比照 ,证明猜测合理。(2)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指Mn02、CuO和Fe203 ,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反思】(1)假设要证明Fe203是该反响的催化剂 ,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响前后的质量和_不变;(2)同种催化剂 ,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 ,请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