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古诗《春晓》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717812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教古诗《春晓》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教古诗《春晓》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教古诗《春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教古诗《春晓》(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教古诗春晓 小语课本中编排的古诗,都配有图画,这对教者在执教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入诗境、“悟诗情是很有帮忙的。在教学古诗?春晓时,我采用了品诗、评画、构画三步教学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效果。一、品诗即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理解诗歌内容。学生通过查字典、讨论,重点解决了“晓、“处处、“闻、“啼鸟、“知多少等词语的意思,然后我又要求他们连词成句,解释整句诗乃至整首诗的意思。接着问:“诗歌描写了怎样的景象学生概括出:“诗歌描写了春天的早晨鸟语花香,风雨过后落花满地的景象。二、评画在了解了整首诗大略内容的根底上,我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诗文拉向了边上的插图,我充斥感情地启发学生:“整首诗只有短短四行,却向

2、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看插图,你觉得画家画得如何呢画面上红花绿柳,溪流潺潺,活跃可爱的小鸟停在枝头。待学生仔细察看、品味到其中的美之后,我又让学生进一步体味诗句,图文对照之后发表意见。学生通过再一次逐字逐句咀嚼诗句,更仔细地察看图画,有了不少新的发现。有的说,“处处闻啼鸟,这儿只画了两只鸟儿,体现不出“处处的含义;有的认为,“花落知多少的意思是打落了许许多多的花瓣,但画面上只画了两三片;还有的说,诗的第一句说“春眠不觉晓,这些景物应该是刚才睡醒的作者想象中或推窗看到的,所以画面上还应出现作者这个人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学生由刚刚的观赏家摇身一变成了批评家。在自由评论中,学生在培养了对画面的

3、察看力和从正反两方面评价事物的能力的同时,加深了对诗歌内涵的理解。三、构画如何引导学生“入境,这是古诗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口头构画这一教学环节。在学生尽情评价了书中插图之后,我趁势让学生自己来谈谈对图画的设想。学生的热情可高了,个个跃跃欲试,有几个学生的构图创意相当高明,试举示例下:生A:满河的花瓣正随波流向远方,上空是一群群翩翩飞翔的鸟儿。生B:画一个花圃,花枝上停着数不尽的鸟儿,下面是满地沾着露珠的落花。生C:画一扇窗,窗里是睡眼惺忪的倚在床上吟诗的诗人,窗外树上小鸟无数,地上落红片片。诗人在叹气,因为他对这些飘落的花瓣觉得很可惜。A、B两位同学描述的画面着重渲染了落花,很明显,学生体会到了诗歌的主旨:诗人爱春、惜春的情绪。C同学那么很直接地把诗人当时的情绪叙述出来了。这个教学环节的安顿,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了孩子们的发明力和语言叙述能力。学生在听、评别人和表达自己构图创意的过程中,更深切地领悟到了诗歌的主旨,在不知不觉中顺利地“入了境。品诗、评画、构画三步教学法是根据古诗“诗画结合这种特定的文学样式而进行的尝试,不仅提高了学生察看、叙述、理解等语文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赏画、评画等审美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