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蜗牛教学设计 语文S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714764 上传时间:2023-10-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蜗牛教学设计 语文S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蜗牛教学设计 语文S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蜗牛教学设计 语文S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蜗牛教学设计 语文S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蜗牛教学设计 语文S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蜗牛教学设计 语文S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 蜗牛教学设计 语文S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蜗牛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养成像蜗牛一样坚持不懈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弄清作者为什么开始嘲笑蜗牛是胆小鬼,后来又敬佩它,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图导入,揭题你们见过蜗牛吗?它长什么样儿?(生描述)就这样儿展示课件第一屏(播放有关蜗牛的短片或图片供学生观看)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

2、的动物朋友蜗牛。(板书课题)二、情感朗读,感悟(一)、请大家自由、投入地朗读这篇课文,通过文字和作者对话,和小蜗牛对话。1师: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障碍?(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答惑)2这篇文章的哪些段落特别吸引你?(三、四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读这些描写吧,去享受美好的文字带给你的精神盛宴。(生自主读文)(二)、师:此时此刻,你一定想说些什么吧,把你心里的话写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写完读给我们听听。三、回顾学法,识字(一)、师:在学习山雀一课的生字时我们一起来回顾、总结了学习生字的好方法出示生字的学法(二)、好的学习方法就像是勇士手中得力的武器,可以所向披靡。那么,小勇士们还等什么

3、呢?开始学生字。1同桌合作试讲。2学生依座位顺序讲生字,每人一个,其他同学可补充。3师重点讲解、范写“袋、继、熟”三字。4从这些生字和词语中自选三个以上即兴说几句话或编一个小故事例如:口袋、继续、成熟四、学生练写生字,师巡视,及时指导五、作业设计(一)、在作业本上写本课生字。(二)、有感情地练读课文,预习课后题。第二课时一、揭题,走进回忆师:一段美好的生活,总会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而在美好的童年里,在潮湿的墙根儿下和蜗牛亲密接触的幸福和幸运可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如今,当蜗牛更多地被作为美味端上餐桌时,关于墙根儿下的抓蜗牛、看蜗牛的回忆就显得更加珍贵了。一起走进郑晓东的回忆。(板书课题)二、读文

4、,品词析句(一)、师:文章中到处弥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请你轻轻地朗读课文的一、二、五自然段,读好后想想:你发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二)、第三、四自然段解析1回忆是美好的。在回忆中,作者对蜗牛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请大家用心地默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寻找答案。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这两个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我”开始嘲笑蜗牛是胆小鬼,后来又敬佩它了呢?标出相关的词、句、段,好好体会。三、总结,欣赏励志师:儿时的观察、思考让作者写出了一篇情真意切的赞美蜗牛的回忆性文章,这段回忆又让我们认识并了解了可爱而顽强的蜗牛,作为锦上添花的礼物,下面我要把一首名叫蜗牛的歌送给大家。四、作业设计(一)

5、、采集课文中用得巧妙的词语补充在“词语花篮”里。(二)、日记我蜗牛。(三)、阅读关于小动物的课外书籍,感受自然界动物的可爱。附送:2019年(秋)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 好伙伴教学设计 语文S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了解记叙文的写作特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并尝试造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之间的美好情谊;懂得人与动物是好朋友,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懂得爱护动物。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感悟伙伴间的情谊以及动物的灵性。2理解马哈多为什么激动得流下眼泪,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课件等。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

6、一、谈话导入,引发阅读期待1孩子们,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好伙伴,对吗?那能说说你的伙伴是谁吗?(学生自由说)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这个小故事,题目也是好伙伴(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预设:谁和谁是好伙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3过渡:是啊,好伙伴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瞧一瞧吧!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文中出现的生字,读通课文。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3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理解情况。预设:“巡逻”一词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焦急不安”一词可引导学生结合语境来理解。注意“汪汪叫拨开焦急”的读音。4检查读文。(根据学生

7、的读文情况进行评价)5你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你们都读懂了哪些问题?(解决课前提出的浅显问题)第二课时一、回顾文本,谈话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伙伴,(板书:伙伴),我们来回忆一下课文讲了关于伙伴的哪些事。(生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随生回答板书:马哈多猎狗伙伴乌鸦) 师:发生在猎人马哈多、猎狗、乌鸦三个好伙伴之间的故事,给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谈初读课文后留下的感受)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好好的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生自由读课文)二、细读文本,升华感动师:读着课文你有没有被具体的内容所深深的打动以至于想说点什么? (学生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师:看来,我

8、们真的是被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深深的感动着,下面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那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想一想为什么使自己感动。(学生默读课文,勾画感动)师:好了,如果你有了感动就找你小组的伙伴说一说,把感动传递给他。(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感动)师:好了,谁愿意把你的感动与大家说一说,让大家分享?(全班交流感动)重点理解:1.第二段:“马哈多把受伤的乌鸦带回了家,给它抹药,帮它养伤。”学生读后谈感动,从哪些词体会到马哈多对乌鸦的关爱?抓住带回家、抹药、养伤来理解。师:是呀,交朋友就得用真诚打动对方,就得用心去交。2.第三段:“马哈多和猎狗外出护林,乌鸦就守在家里。护林回来,乌鸦哇哇地叫着迎接他

9、们,日子过得很快乐。”学生读后谈感动。师:从中你体会到三伙伴在一起相处得怎么样?师:是呀,好伙伴在一起生活会很幸福,很开心。3.第四段:“马哈多两天两夜都没见到可爱的猎狗了。他很担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像得了一场大病。”学生读后谈体会。师:你生过病吗?当时你心里感觉怎样?你能想象得到马哈多当时的心情吗?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牵挂。板书:互相牵挂。师:你能把这种担心牵挂之情读出来吗?感情朗读这一段。4.第五段:“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马哈多抬头望望乌鸦,那乌鸦也飞出飞进,焦急不安。”学生读后谈感动。师:你能把那种焦急不安读出来吗?重点指导“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这句话。多找几个同学来读,读后学

10、生之间进行评价。读出那种焦急不安之情。顺便课件出示:(1)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2)乌鸦叼着肉在前面飞,马哈多紧紧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个究竟。师:读读这两句话,你知道究竟在两个句子中意思吗?师:像这样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样,叫做一词多义的现象。回忆一下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谁能举一个例子?(学生举出一词多义的现象)5.第八段:“乌鸦怕它饿死,就一次一次地给它送食物。”学生读后谈感动。师:你怎样理解“一次一次”?师:是呀,好伙伴就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板书:互相关爱、互相帮助。6.第九段:“马哈多看着他的两个好伙伴,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学生读后谈感动。师:马哈多

11、心理在想什么?他为什么激动的流下了眼泪呢?他们会怎样做呢?师:乌鸦和猎狗虽然是普通的动物,但是他们却有着人一样的美好情感,有着像兄弟般的情谊。拥有这样的两个好伙伴怎能不让人感动呢?三、回忆全文,质疑问难读完三个好伙伴的故事,我们沉浸在感动中,再读读课文看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质疑问难,全班解决)四、升华理解,扩展创造1.读完了这个动人的故事,我们每个人的收获一定都不少,相信此时此刻大家对伙伴的理解一定更深刻了,对吗?那你觉得什么是伙伴呢?(学生尽情发言)师:伙伴就是在困境之中给我们温暖的人,就是在在危难之中给我们帮助的人。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多结交这样的好伙伴。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对“伙伴”有了更深的理解?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伙伴”的理解吗?师:那就根据你对“伙伴”的理解按照这样的格式编一首小诗,送给自己的好伙伴。2.课件出示:送给好伙伴的诗伙伴就是伙伴就是伙伴就是与好伙伴在一起会我们要珍惜小结:同学们,你们的一首首小诗道出了真情,谁能成为你的好伙伴多幸福呀!但不要忘记动物也是我们的好伙伴,我们要和它们和睦相处,这样我们会更快乐。五、拓展作业1.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把它的故事写下来。2.交朋友就得用心去交,课下我们收集了一些关于如何结交朋友,如何与朋友相处的格言,读一读,选自己喜欢的读给同学们听,并说说自己的理解。3.自己喜欢的格言背下来,作为自己结交朋友时的座右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