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考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3704291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载:关于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考 发表日期:2009年6月23日 作者:内蒙古赤峰市林东一中校长 赵凤喜 世纪之交,在高校扩招、普九和加入WTO三大背景下,普通高中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扩张,“巨型学校”遍地开花,上百个教学班,学生五六千人的规模已不鲜见。这一时期,规模的扩张是学校发展的主要标志。换句话说就是,这一时期的学校发展主要聚焦在量的增长,而质的提高则显得有些滞后。人们都是本着先做大,后做强的思维来谋划学校发展的。这本无可非议,也是学校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初级阶段。然而,随着规模的扩大,一系列的问题应运而生,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教育质量,影响办学的效益。于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如何促进学校的

2、内涵发展。一、内涵发展是科学的学校发展观 内涵和外延本是逻辑学上的两个概念,其含义逻辑学也有着明确的界定。内涵主要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而外延一般指事物外部的延伸和延展。本文所讲的内涵发展更多地是引用了其隐喻的意义,是更注重人的发展,注重质量提升,注重管理精细,注重文化立校,注重特色和创新,注重可持续的学校发展模式和思路。 积多年的办学体会,我觉得,首先校长要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要以学校发展为己任。校长不是守摊人,校长要做开拓者。要在继承传统与开创未来之间担当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学校发展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包括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学校发展包括量的

3、增加,但更主要的是质的提高,因此要综合考虑规模和效益。学校发展要坚持适度超前和可持续的原则。要想跟上教育发展的形势,就必须坚持适度超前发展,不能够适度超前发展,就会被形势所抛弃;而不坚持可持续发展,就会失去发展后劲,损失了学校的长远利益。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纪律严,业务精”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促进学校建设与发展,必须硬件、软件协调建设。硬件是基础,软件是灵魂。特别是一个学校的管理、校风和教师队伍建设,更是至关重要。促进学校的发展,德育是根本,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线。所以,必须牢固地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学校的发展需

4、要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联合驱动。内部动力靠目标激励,外部动力靠竞争维持。两者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学校的发展要追求内涵提升品位,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总之,立足于学校内涵发展,是在学校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二、关注教师、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应有之义 学校内涵发展的着眼点首先应定位在教师的发展。教师是学校办学中的第一要素,是学校最大的硬件工程。整个师资队伍的水平,对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能够传达给社会以明确的信息,引起社会积极的评价,给学校带来良好的社会信誉。名牌教师在校内外

5、都会产生一种“晕轮效应”,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教师队伍建设对于教育和民族的振兴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教师的发展对于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作用就更值得重视了。 实践证明,教师是实施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的发展,只有教师发展了,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以学生为本与以教师为本不但不矛盾,而且只有教师的发展才能引领学生更好地发展。 学校的内涵发展理所当然地要落实在促进学生的

6、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当前学校教育中影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式。在课程设置方面,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制约,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忽视活动类课程,偏重必修课程和分科课程,忽视选修课和综合课程,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偏难和过分关注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标准化”、“规范化”的制约,过分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等标准,从而导致过高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积极稳妥的高中课程改革才能解决。三、以“系统论”为指导谋划学校的内涵发展 学校是一个系统工程,人财物事,信息时空,要素结构,规模效益,必须遵循教育规律运筹决策,才能推动学校的发展

7、。要运用系统论的“整体原理”,一切从整体出发,优化要素,完善结构,追求“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最佳效益。 笔者认为,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应在以下方面持之以恒地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让思想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学校的内涵发展首先取决于正确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那样:“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 学校确立起“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的办学指导思想;确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的教育价值观;确立起“人人有才,人无全才,精心培养,都能成才,”的人才观;确立起

8、“让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最适合于他自己的发展”的教学发展观;确立起“以终身学习促进终身发展”的教师发展观;确立起“以系统论作为学校管理的方法论”的科学管理观;确立起“以精神血脉凝心聚力”的学校文化观,我们就可以提升学校的品位,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实施系统科学管理,构建科学管理系统工程,让管理保证 学校的内涵发展。 学校管理是学校办学思想得以实现和一切办学举措得以落实的保证,学校质量、办学层次、教育品位的高低,都可以在管理上找到结论。要实现学校的内涵发展,就必须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 在学校管理中,要坚持以系统论作为学校管理的方法论,推行“无缺点管理法”,追求工作过程的最优化。不断优化系统

9、要素的配置,完善系统结构,加强系统调控,实行民主治校。在管理思想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诸多方面,形成系统科学的管理特色。具体体现为以下的“五化”: 以系统论为指导,逐步完善管理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根据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针对生源结构发生的变化,在稳定现有办学规模的基础上,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并努力将管理思想转化为操作流程,实现管理理念的科学化。 创新管理体制,降低管理重心,优化管理效益,激发办学活力。实施分管校长领导、年级部主任负责的年级部管理责任制,进一步细化年级部主任的职责,实现行政管理的扁平化。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考评机

10、制,积极推行用人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教代会的职能作用,坚持校务公开制、收费公示制,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形象,保证学校事业稳步健康的发展,实现制度管理的规范化。 加强民主监督,推进民主治校,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师生员工牢固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意识,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实现民主管理的人本化。 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做到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管理领域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实现过程管理的精细化。 (三)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让教师成就学校的内涵发展,同时成就教师自身的发展。 我们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在学历补偿教育

11、基本完成的基础上,从政策上支持鼓励教师不断进修,不断提高学历层次,丰富教师涵养。 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习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 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尽快成熟,促使中年教师逐步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教师。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名师到学校讲学,派老师到外地听课交流,参加教研、科研活动,与名师接触,感受大师风采,寻找成长的灵感。 一支德才兼备、爱岗敬业、乐于学习、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结构合理的教师群体是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 (四)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让教育质量诠释学校的内涵发展。 教

12、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发展线,没有教育的高质量,也就失去了学校存在的根基。我们必须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在努力拓展学生的发展领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发面做出不懈的探索。我的构想是:1、争取让学生掌握三个必备的学习工具:(1)学会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2)学会运用网络搜集信息,(3)学会运用图书馆查阅资料。2、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要让学生知道,凭一纸文凭或两个证书就可以终身无忧,坐享其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坚持终身学习。3、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让他们终身与书籍为友,朝夕与书籍相伴,让知识的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4、培养学生观

13、察的习惯,让他们对自然界的奇妙充满好奇,时常有进入实验室研究一番的冲动,有解开某种谜团的强烈的渴望。5、让学生走进操场,走到阳光下,走向大自然,享受阳光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愉悦、激情和活力。6、创造条件开设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开阔学生视野,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五)着力打造校园文化,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让校园文化润泽学校的内涵发展。 校园文化不仅是育人的隐性课程,而且是校园之内全方位的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抑制人的不良行为,也能够熏陶、培育人的优秀品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文明幽雅的物质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争创一流

14、的文化传统,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严谨求实的校风学风,应当成为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的科学内涵。 整体构建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三位一体,建设好校园物质文化;坚持学习与反思、创新与实践相统一,搞活学校观念文化;坚持知识与能力、智慧与道德相结合,丰富校园活动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相结合,规范学校制度文化。 打造校园精神,弘扬校园精神。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血脉,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拼搏进取、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神,不仅是某一所学校的传统,也是很多历史悠久的学校共同的文化积淀。凭着这种精神,学校的办学目标得以不断提升,一流的标准也会不断提高,由此而形成的强大

15、凝聚力和感召力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凭着这种精神,老师们就会走上一条永不满足、终身学习、持续发展的治学从教之路;凭着这种精神,学子们会满怀理想与憧憬、希望与追求,不断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构建简单、和谐、融洽、便于沟通、利于合作的人际关系,营造融校园、学园、乐园、家园为一园的和谐的人际环境,形成宽松、友善、互助的人际氛围,使广大师生产生在学校工作、学习的自豪感和团体归属感,从而增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 把校园环境作为“第二支教师队伍”来建设。校园景点设置力求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让一草一木都能说话,一砖一瓦皆可育人,从而发挥独特的教育功能。(六)积极开展校本科研,使学校和教师始终处在一种研究的状态,让研究助推学校的内涵发展。 苏霍姆里斯基早就告诫我们:“如果你(指校长)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有目的地开展立项课题研究,这样可以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锻炼和提高教师的科研素养。但实践证明,不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开展立项研究的,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远离中心城市,远离高等院校,远离科研院所的困难条件下,更是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