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师版心理学总复习用的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681487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韩师版心理学总复习用的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韩师版心理学总复习用的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韩师版心理学总复习用的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韩师版心理学总复习用的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韩师版心理学总复习用的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韩师版心理学总复习用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韩师版心理学总复习用的(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本知识点: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包括人与动物)及其发展规律二、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语言、想象(2).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2.心理状态:注意、灵感、激情、心境、信心、犹豫等3.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了)第二章 科学的心理观第一节 人类心理的实质辩证唯物主义者即科学的心理观:心理是脑

2、的机能,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思考:如何解释“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实质)(一)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二)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1、人的心理意识具有观念性 2、人的心理意识具有主观性(三)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第二节 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二、反射(一)反射的种类:1、无条件反射:是不学而能的先天性反射。如:当手碰到很烫的物体会马上拿开。2、条件反射:有机体在后天习得的反射。这些条件反射是建立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的。如“望梅止渴”。(1)经典性条件反射巴甫洛夫(2)操作性条

3、件反射斯金纳(三)两种信号系统条件反射系统分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现实信号,如铃声。第二信号:人类特有的言语和文字。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所特有的。思考题 谈谈你对“人的心理反映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这一命题的理解。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一、感觉和知觉的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含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1、联系 (1)同属于认识的

4、初级形式,都是对当前事物的直接反应 (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3)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2、区别 (1)反映的内容不同 (2)产生的生理机制不同 (3)影响因素不同(三)社会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对他人知觉中出现的偏差(即社会知觉偏差):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先入为主)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一美遮百丑;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刻板印象 近因效应(四)、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小题 (1)同一中的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适应 感觉对比 (2)不同感觉进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间的相互影响不同感觉间的相互补偿联觉(二)知觉的规律(四个特性)、知觉的选择性 含义 图 双关图模糊反映的特性 P38 影响因素(1)客观因素对

5、象与背景的差别性对象各部分的组合 图对象的活动性刺激物的维量(2)主观因素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理解性 图影响因素:人的知识经验、言语指导4、知觉的恒常性 恒常性的常见种类有: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 亮度恒常性声音恒常性原因:过去的经验在起作用思考题知觉规律在直观教学中如何运用?P44474、提高社会知觉能力,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知觉能力,处理好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水平。(1)正确对待第一印象(2)防止发生晕轮效应(3)消除刻板印象(4)重视运用近因效应第四章 记忆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一)什么是记忆含义: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基本环节:识记、保

6、持、再认或回忆2、根据记忆信息加工的时间长短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信息通过感官时,按输入刺激信息的原样,以感觉痕迹的形式在人脑中被暂留的过程。瞬时记忆的特点 保留刺激信息物理特征,鲜明的形象性 保留时间短暂(图像记忆:0.251秒,声像记忆:24秒) 记忆容量较大2)短时记忆:信息在头脑中保持只有1分钟左右的记忆。特点 :保持时间较短(几秒至1分钟左右) 容量有限(72个组块) 编码方式主要是听觉,也存在视觉编码3)长时记忆: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特点:保持时间长(1分钟终生) 容量大,几乎无限制 信息的存储主要通过短时记忆中精细复述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规律一、识记1、定义:

7、人们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2、分类目的任务: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材料性质:意义识记;机械识记3、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性(2)识记材料的意义性(理解)(3)识记材料的数量(4)识记材料的位置(5)识记材料的性质(6)识记时的情绪状态(7)识记时的态度4.遗忘的原因记忆痕迹消退说干扰说 前摄抑制、 倒摄抑制压抑说同化说(4)遗忘规律:遗忘曲线 先快后慢(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之后逐渐变慢。3、影响保持效果的因素-学习程度-记忆任务的长久性-记忆内容的性质-识记后的复习 及时复习 分散复习&集中复习 尝试重现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多

8、样化复习三、再认和回忆(一)再认1、定义: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被识别和确认的心理过程。2、影响因素:识记的水平(牢固程度)、材料的性质(相似程度)、时间间隔 (二)回忆1、定义: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2、影响回忆效果的因素信息储存的组织水平 联想线索 1、定义:联想是由一种事物想起其它事物的心理活动。2、种类: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干扰的影响 主体的情绪状态第三节 记忆的策略和方法一、记忆策略概念:是根据一定目的,对记忆方法进行选择、运用和调控。二、识记策略 1、有目的的识记 2、先理解后识记 3、识记与操作相结合 4、保持良好的情绪 5、保持良好

9、注意状态三、复习的策略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运用尝试回忆与阅读相结合的复习方法。 2.边复习、边思考。 3.在复习中整理好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 4. 整理笔记的好处: (1)有利于知识的精确识记和巩固 (2)有利于创造性学习第四节 记忆品质与记忆能力的培养一、记忆的品质 识记的敏捷性 保持的持久性 记忆的精确性 记忆的准备性(记忆的备用性)二、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1、加强学习目的教育2、掌握记忆的规律3、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4、讲究记忆卫生(情绪、营养、合理休息、科学用脑)第五章 思维和想象 第一节 思维概述一、什么是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1、概括性:人脑对同类事物

10、的 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反映。2、间接性:人脑以其它事物为媒介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或规律。二、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P59(一)区别1、从反映内容看2、从反映的形式看(二)联系 感知时认识的低级阶段,是思维的源泉和基础,而思维则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感知的进一步深化,在人的认识中处于核心地位。三、 思维的种类(一)根据思维凭借的对象1、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3、抽象思维 第二节 思维的过程与形式一、思维的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思维的基本过程)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l 1、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1)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2)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物件或事实太少或

11、太多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3)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物件或事实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l 2、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正迁移负迁移l 3、相关的知识经验已有知识经验的质和量影响着问题的解决。l 4、问题解决的策略1)即提出和选择解决新方案的原则、程序和方法。2)算法策略3)启发策略l 5、心理定势是指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对解决问题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可以说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容易使人以某种比较习惯的方式去进行认知或作出行为反应。它对问题解决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l 6、功能固着1)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物体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它方面的功能

12、。2)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容易摆脱物体固有功能的局限而影响到问题的解决l 7、酝酿效应1)当一个人反复探索某一问题而又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星期,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2)酝酿之所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可能与对定势的克服有关。l 8、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l 9、情绪与动机1)就情绪强度而言,过于高昂和低沉的情绪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相对平和的心境有利于问题的解决。2)就情绪的性质而言,一般而言,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提高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推动问题的解决;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干扰问题解决的进程。 第三节 想象

13、一、什么是想象?(一)定义:是人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二、想象的种类(一)无意想象1、定义: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想象。2、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梦1)无意想象-梦做梦与睡眠、梦的性别差异、白日做梦、恶梦报病、梦境激发灵感2)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因为: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无梦睡眠不仅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或有病的一种征兆(二)有意想象: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想象。1、再造想象: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形成条件:(1)正确理解和掌握语言及实物标志的意义。(2)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储备。2、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