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19期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367783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19期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19期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19期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19期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19期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19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第19期(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及全真模拟冲刺卷(附带答案与详解)1. 单选题某年级学生的学期语文成绩由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的权重是:2:3:5。某学生平时成绩为85分,期中成绩为78分,期末成绩为84分,则该生语文成绩为( )。问题1选项A.82.3B.82.4C.83.3D.83.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加权平均值是指将各数值乘以相应的权数,然后加总求和得到总体值,再除以总的单位数。该生的语文成绩为:850.2+780.3+840.5=82.4。故选B。2. 设计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动作方法:两脚前后开立,两臂屈肘,两手持

2、球于头后,重心落在后腿上,双手持球于头后,呈反弓;然后两脚用力蹬地,收腹,挥臂,甩腕,将球从头后向前上方抛出。 (1)写出“双手从后向前抛实心球”的教学重难点;(10分)(2)如果指导水平三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并说明理由。(20分)【答案】(1)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蹬地,收腹,挥臂,甩腕用力顺序教学难点:动作协调、连贯,快速挥臂(2)拟定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双手头后向前抛实心球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前抛实心球技术动作,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拋实心球时上下肢协调用力出球。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合作互相的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

3、上肢力量、速度以及协调性;培养学生的投掷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使学生体验成功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团队协作精神。(3)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只用两手臂掷球,而用不上全身力量纠正方法:讲清动作方法,让学生多做徒手模仿或持轻物的练习,加深体会至上而下的蹬地、甩臂的用力顺序球未掷出双脚跳起纠正方法:徒手练习。先用力蹬地,然后收腹、上体向前压送,让学生体会用力顺序和力的传递。加强学练提示:掷球时身体放松,为保持身体平衡,后脚蹬地后随身体重心前移,可向前迈一步。抛出的球太高或太低纠正方法:在墙上或档网上设置目标,让学生对目标进行投掷,体会球出

4、手的角度和用力方向。同时提示学生,球未出手前,眼睛始终盯着投掷目标。理由:水平三的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些简单的投掷动作,但他们力量还需提高,协调性要加强,对投掷掌握还有一定的难度且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当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时,应当在学习中创设多样化练习形式,结合辅助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消除了学生惧怕的心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进而纠正错误动作。3. 单选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问题1选项A.全体学生B.有行为障碍学生C.学业成绩差的学生D.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

5、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辅导为主要内容。因此,题干选A。4. 设计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依据课标,简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10分)(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答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1)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3)注重学生对基

6、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4)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6)合理把握“综合与实践”的实施(7)教学中应当注意几个关系:“预设”和“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掌握两点间距离的概念,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操作、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等活动,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情推理的能力得到提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广泛的应用价值。一、创设情境,得出猜想1.出示情境图。“从

7、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线,走哪条路最近?你是怎样想的?(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2.请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猜想:小明家直接到学校的这条路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而从小明家到邮局再到学校的这条路线是三角形两条边的和,从小明家到商店再到学校的这条路线也是三角形两条边的和,因此是否有:三角形任意两条边长度的和一定比第三边大呢?【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出认识的生活情景,很自然的引入课题,容易产生亲近感。但后来的知识障

8、碍让学生感到用以前的知识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必须用一种新的知识来解决,从而激发求知欲望,为下一步的探索新知做好铺垫。】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动手操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准备好的四根小棒(长度分别为3厘米、4厘米、5厘米、8厘米)和一张表格,课件出示实验要求:(1)任意选择三根小棒动手操作,看能否围成三角形;(2)同桌合作,一人操作,一人填写表格,做好记录;(3)进行四次实验。教师提问:观察填写的表格,发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机用不能围成的一组数据,如“3、4、8”举一例:3+84,那为什么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进而对结论进行完善

9、: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验证结论。这个结论全面吗?是否适合任何一个三角形呢?请同学们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三边的长度,验证一下。师生共同总结: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师板书)。【设计意图】设置操作环节,发展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自主发现知识的快乐,学生亲身经历猜想-试验一验证等环节,发展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5. 设计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人物:(1)简述课堂与课后作业的类型及基本操作方式。(10分)(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读后说或读后写”的语言操练环节,并说明理由。(2

10、0分)【答案】(1)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的作业布置,不仅可以巩固学生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开发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可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课堂作业,做到书面与口语作业相结合,明确朗读、背诵、听力训练和规范书写等作业。可布置听,说,读,看,写等不同类型的作业。如:听录音跟读课文,同桌之间互相问答练习句型。观看视频描述事件等等。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以趣味性和应用性为基本出发点。可以布置开放型作业,创意型作业,合作型作业。等等。如:创编对话,英语小短剧,英语小调查任务等等。也可适当的布置书写作业。(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复习并掌握本节课的词

11、汇long, tall, beautiful,small等,及句型she has , she is 。学生能够理解材料的内容。完成相应练习题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对话活动等方式,运用本节课重点词汇和句型,在日常生活中谈论有关于“老师的样貌和性格”的话题,提高语言实际交际能力。学生的听说会话能力有所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敢于乐于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学生可以增进对老师的了解,并且更加爱老师。(3)以下读后说或写的活动可以任选一个。一、读后说活动Guessing gameGuess “Who is she / he? ”Teacher says one of

12、the other teachers characters and let the students guess “ who is she / he? Eg : She is tall and thin. She has black and long hair and big eyes. She likes singing. Who is she ? Ss : The maths teacher.And then let one student say sth about their teachers,and the others guess.设计目的:运用猜谜游戏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

13、与性,并且能够将本节课的语言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操练,帮助学生识记知识。为巩固运用做好基础和铺垫。Task “My favorite teacher.Students work in groups to finish the survey task“My favorite teacher. Suppose that T: Class, we know Nancys and Janes teachers. How about yours? Divide the whole class into several groups.Ssshould use the knowledge“she has .,

14、she is . she likes . to finish the survey task “My favorite teacher.” Find and introduce their favorite teachers to others. Choose some groups to share their ideas or results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The best group will be praised and the rest are encouraged.设计目的:通过任务型教学方法,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不仅开发了思维还练习了口语能力

15、,使用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在做中学的意识。(4)二、读后写活动Guessing gameGuess “Who is she/he? Teacher says one of the other teachers characters and let the students guess “who is she/he? Eg: She is tall and thin. She has b lack and long hair and big eyes. She likes singing. Who is she?Ss : The maths teacher.And then let one student say sth about their teachers, and the others guess.设计目的:运用猜谜游戏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性,并且能够将本节课的语言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操练,帮助学生识记知识。为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