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难点汇总五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665158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难点汇总五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难点汇总五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难点汇总五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难点汇总五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难点汇总五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难点汇总五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难点汇总五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难点汇总五篇 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1发达的古代农业一、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1)刀耕火种(原始农业)(2)石器锄耕(耒耜)(3)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汉代后,铁犁牛耕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二、农业的精耕细作生产工具:春秋战国铁犁;西汉耦犁(赵过)、耧车(播种工具);东汉耦犁推广到珠江流域;隋唐曲辕犁(江东地区)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垄作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西汉代田法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北方地区);耕耙技术(南方地区)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灌溉工具:翻车(曹魏时马钧改制)、筒车(唐朝)、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农业的精耕细

2、作的意义:水利工程和农业灌溉工具的运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时间:春秋战国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生产力。(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精耕细作地位:小农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评价:积极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贡献消极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容易破产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原因,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2宋明理学(一)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1、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

3、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2、魏晋南北朝以来,到唐宋达到鼎盛的“三教合一”潮流,各家思想互相渗透。3、儒学志士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匡时济世的新儒学体系。(二)宋明理学:1、程朱理学(开创: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1)内容:“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2)历史地位:宋朝被斥为“伪学”。明初确立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2、陆王心学(1)内容:陆九渊:“心即理也”通过“发明本心”以求理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2)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3、宋明理学的评价:压抑人性,扼杀

4、人生自然欲求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3一、时间:17、18世纪二、背景:封建专制制度成为西欧国家资产阶级力量发展的严重障碍。自然科学的发展。三、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四、内容:一用、二批、三消灭、三追求。五、主要人物:(一)英国(发源地、早期代表)霍布斯(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观点:(1)社会契约创造君权国家;(2)人民授予君权;(3)人民绝对服从民选君权;(4)支持专制王权,可以干涉私有财产;(5)宗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评论:提出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封建落后意识。2、洛克修正霍布斯观点:(1)国家政权

5、不应干涉私有财产(2)主张君主立宪制,权力分属议会、君主。(二)法国地位:启蒙运动中心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到较高程度,封建专制制度严重。代表:1、伏尔泰:(1)评价天主教会,但主张信仰上帝。(2)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提出三权分立原则;(2)权力制约与平衡。3、卢梭:(1)“社会契约”论;(2)“人民主权”说。4、狄德罗百科全书派。六、影响:(一)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二)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三)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4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

6、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

7、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五代十国时期(大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5显著特点: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

8、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除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有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则尚未完成或刚刚起步,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这些国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发展速度比较迅速。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迅速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全球的侵略和扩张。历史高考必背知识点难点汇总五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