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推广普通话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365557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77 大小:6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推广普通话调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2023年推广普通话调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2023年推广普通话调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2023年推广普通话调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2023年推广普通话调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推广普通话调查报告(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推广普通话调查报告(精选多篇)(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推广普通话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推广普通话和规范使用汉字调查报告 推广普通话和规范使用汉字调查报告 作者姓名:赵明桦 辅导老师:刘勇杰 作者班级:高二(3) 作者学校:新郑二中 推广普通话和规范使用汉字调查报告 为了全面落实上级指示精神,我校以营造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语言生活为目标,全面、深入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积极引导全体师生树立科学的语言观,进一步提高了我校全体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通过整个寒假的调 查作出以下报告: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关系到社会各行各业,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意义重大。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2、营造规范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是广大师生收集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对师生整体素质的形成、发展和发挥具有内在的促进作用,对校园文化环境起到良好的聚合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目前只存在于校园中,通过在寒假本人所在城镇的街道中观察,仍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文字使用,例如:眼镜广告:一明惊人一鸣惊人、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 默默无闻服装店广告:衣帽取人以貌取人礼品店广告:礼所当然理所当然衣拉客(服装店)伊拉克衣见钟情(服装店) 一见钟情饭店门口:“合”饭盒饭. 规范汉字的意义是指现在通行的规范汉字。即经过整理简化行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

3、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具体标准可参照国家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新旧字形对照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加字表。 而以上所举得列子他们通过汉字的谐音虽然达到了他们的宣传目的但扭曲了汉字的规范使用,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场合都不能使用繁体字和异体字,而是要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朋和保留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下情况即可使用成保留繁体字和异体字:文物古迹。姓氏中的异体字。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而对于普通话,它是一种语言,确切地说,是汉民族共同语。由于我国汉民族人口众多

4、,它又是我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这种语言在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在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在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但是,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不允许说方言,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政策。 对此我们学校逐渐健全了检查、评比、奖励制度,定期召开各班普通话监督员会议,检查各班普及普通话的情况。在教师中开展普通话竞赛活动,对教师中推普的积极分子给予奖励。每学期评比学生推普积极分子和先进班集 体。 但是在大多数地方仍存在着一些不规范那的普通话,这些普通话中往往夹杂着些许的方言。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我国占主导地位的语言。普通

5、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种种原因,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它的流通范围越来越大。逐渐上升到民族共同语的地位,而方言只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一方之言。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要会说民族共同语。推广普通话总的要求是正式的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讲普通话,但并不反对在非正式场合讲方言。另外,我们对方言也要有正确的认识。虽然方言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一方之言,但它并不是低级的语言、落后的语言。语言没有优劣之分,方言为一个地区的人们服务。能够很好的发挥日常交际的功能。同时,普通话也不断地从方言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 通过上述内容得出以下总结: 一、健全具体的推普宣传

6、制度 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规范意识 三、开展扎实的推普活动等方式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可以延续我们的中华文明 通过这次的调查我本人也深刻体会到普通话和汉字的规范使用的重要性,特作此报告以表明,也希望能够对大家对推广普通话和规范使用汉字的认识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推荐第2篇:推广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 共和中学第十六届推普周活动简讯 为响应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开展第16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贯彻国家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落实学校先进办学理念,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广大师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共和中学根据学校开展第16届推广普通话活动方案的有关要求,紧紧

7、围绕“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这一主题,在全校师生中积极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切切实实推广了普通话,弘扬了主旋律。 初一级非常重视推普工作,加大宣传度,注重覆盖面,侧重影响力,为推普周的开展做了大量筹备工作,不断拓展推普周宣传活动的形式和途径。在9月17日下午,初一级在学校中厅小广场举行普通话诗朗诵、讲故事活动。各班级积极备战,踊跃参赛,经过紧张的比赛角逐,初一(5)的梁婷婷同学获诗朗诵冠军,初一(4)班宋梦婷获讲故事组冠军。通过活动让全级上下人人讲普通话,时时讲普通话,处处讲普通话。 该校其他年级也都行动起来,通过各种活动,使普通话成为共和中学的校园语言。 推荐第3篇:

8、推广普通话 心相印,语相通 高二(8)班宋欣悦 普通话的源远历史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很多,自古以来就有方言分歧。方言的存在给交际带来不便,产生隔阂,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存在。 汉语自古以来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候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孔夫子的出生地用现在的地理方位说就是山东人。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讲课的时候怎么能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呢?因为当时有共同语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讲学的时候用雅言,这样交际没有什么障碍。 根据历史记载,在

9、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管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这是古代的情况。明清时期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明清时期仍旧有方言存在,有方言就要有共同语。明清时期管共同语叫官话。 官话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了19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受到日本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大力推广日本语的共同语,日本人把日本语的民族共同语叫做国语。国语这个词本来是中国古代一本书的名字,日本人把国语当做民族共同语的名称。19世纪末受日本语文生活的影响,国语这个名词也从日本传到中国,明清时期我们的共同语叫官话,清末从东瀛日本传过来一个

10、词“国语”。19世纪末中国的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国语这个名词得到传播。 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有些语言改革家提出我们学习日本,在我们国家也要推广国语。国语这个词在民国时期得到当时政府的承认,成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正式称呼。 汉民族共同语从古至今有好几种说法,有雅言、通语、官话、民国时期的国语。名称不同,内容基本是一样的。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走上完全新的阶段,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我们也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阂。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历史上曾经有好几个不同的名称,我们叫什么呢?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立之初,考虑到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

11、民族国家,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一律平等,而民国时期的国语实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不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共同语。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突出我们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所以上世纪50年代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不采取国语这个叫法。如果叫国语的话,担心会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不叫国语叫什么? 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叫普通话。普通话这个词不是上世纪50年代才发明的,在19世纪末已经有文献里面提出普通话。19世纪末一直到民国时期,当时讲的普通话和上世纪50年代人民政府推行的普通话,在内容上不完全一样。普通话 这个词原来就是说讲不同方言的人大体上能够听懂这样一种话,特别是在五方杂处的大都市,

12、讲不同方言的人马马虎虎能够沟通的话叫普通话。 我们把这个概念拿来,又给它加上科学的内涵,把它的内容科学化,更明确。这就是人民政府建立以来,直到现在我们讲的“普通话”。 我们今天讲的普通话有明确的内涵,有科学的界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所谓普通话就是现代的汉民族共同语。显然在我们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大力推广普通话,对于我们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普通话十问答疑 1 国家语委规定,什么时间实现普通话在全国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 答:2023年 2 推广普通话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 答:“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13、3 什么是普通话水平测试? 答: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应试人运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的检测和评定,是应试人的汉语标准语测试。应试人在运用普通话口语进行表达过程中所表现的语音、词汇、语法规范程度,是评定其所达到的水平等级的重要依据。普通话水平测试一律采用口语方式进行。 4 现阶段,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主要测试对象包括那些人? 答:(1)教师和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 (2)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3)影视话剧演员;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5)师范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影视话剧表演专业以及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 (6)行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应该接受测试的人员。 5

14、国务院规定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答:国务院决定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6 新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2023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本世界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 7 什么叫普通话? 答:“普通”是指普遍、共通的意思,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8 普通话有什么特点? 答:普通话是优美、丰富的语言;语言方面,音节结构中元音占优势,每个音节都有声调,音节在汉语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特点是普通话富

15、有抑扬、和谐、悦耳的音乐美;词汇方面双音节占优势,构词法灵活多样,词汇丰富,能够反映纷繁的社会现象和表达细腻的思想感情;语法方面,各级语言单位的组合具有一致性,语序和虚词是最重要的两种组合手段,量词丰富,这些语法特点使现代汉语的表达容易做到生动丰富、简明准确。 9 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意义? 答: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否合乎规范、标准,往往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语言文字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是信息的载体。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与交流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10 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答:国际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减少不同方言区的人交流时的困难,有利于社会交往,有利于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交流,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