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制作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3653204 上传时间:2023-12-1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制作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钢结构制作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钢结构制作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钢结构制作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钢结构制作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结构制作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制作专项施工方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结构制作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xxxxxx公司日期: 2016年3月18日总则1、编制的目的:为提高制作技术,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确保钢结构制作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实用,文明施工,特制定本施工方案。2、使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和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制作工程。3、编制依据:D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2、钢结构生产作业工艺流程图施工详图原材料材料检验材料矫正钢板拼接无损检测图纸会审编制工艺文件放样号料切割下料划线钻孔坡口加工组立装配焊接型钢矫正型钢总装配焊接修正精度检验预拼装划线钻

2、孔除锈涂装检验编号包装发运无损检测 3、下料3.1 号料3.1.1号料人员熟悉下料表,下料图所标的各项要求,核对材料的牌号、规格、炉批号。检查材料的外观质量。凡经核验不符合要求者须报质监部门及时处理,遇有材料弯曲超差者须经改正后使用。3.1.2型材端部凡有倾斜或材边缘弯曲等缺陷时,号料应先去除或矫正处理。3.1.3号料时预留加工余量和焊缝收缩量。3.1.4号料时应合理使用原材料,须进行拼接时,在拼接件上注出编号与坡口形状。3.1.5按照样杆,样板的要求,号出加工基准线及其有关标识,用漆笔写明工程名称、构件编号、孔径规格及相关加工符号。3.1.6号料完毕,及时复核零件规格、数量,并作下料记录。3

3、.1.7号料与样板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1.7有的规定。表3.1.7号料与样板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零件外形尺寸1.0孔距0.5基准线(装配或加工)0.5对角线差1.0加工样板的角度203.1.8精度要求较高构件的钢材号料时宜用划针划线。划线的宽度约为0.3mm较长的直线段为0.8mm,可用弹簧钢丝配合直尺、角尺联合划线。3.2气割3.2.1气割切口截面不得有裂纹、夹渣、分层等缺陷。3.2.2气割前应及时清除钢材表面的油污、锈蚀等,锈蚀严重者不行使用。3.2.3气割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2.3的规定表3.2.3气割的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零件宽度、长度3.0切割平面度0.05t,且不应大于

4、2.0割纹深度0.3局部缺口深度1.0注:t为切割厚度3.2.4零件的切割线与号料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手动切割1.5 mm自动半自动切割1.0 mm精密切割0.5 mm3.2.5为防止气割时钢材的上边缘烧塌,应控制切割工艺参数。自动、半自动气割工业参数表见表3.2.5表3.2.5自动半自动气割工业参数割嘴号码板得出(mm)氧气压力(Mpa)乙炔压力气割速度(mm/min)16100.200.250.030650450210200.250.300.035500350320300.300.40.040450300注:气割允许偏差的检查数量:按切割数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个。检查方法:观察

5、检查或用钢尺、塞尺检查。3.3机械切割3.3.1剪切前必须核对材料规格、牌号是否符合图纸要求。3.3.2切口截面不得有撕裂、裂纹、棱边、夹渣、分层等缺陷和大于1mm的缺棱,并去除毛刺。3.3.3剪切的零件之剪切线与号料线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1.0mm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0.05mm3.3.4剪切前应将钢板表面的油污、锈蚀清楚干净,并检查剪板机是否符合剪切材料强度要求。3.3.5剪切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3.5的规定。表3.3.5机械剪切的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零件宽度、长度+3.0边缘缺棱1.0型钢端部垂直度2.03.3.6板厚度大于12 mm的goujian 不宜进行剪切。注:检查数量:按切割数

6、抽查10%且不应少于3个。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或用钢尺、塞尺检查。4 矫正与成型4.1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6、低合金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12时,不应进行冷矫正和冷弯曲。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时,加热温度不得超过超过900,低合金结构在加热矫正后应自然冷却。4.2 零件采用热加工成型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9001000,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在温度分别下降到700和800之前应结束加工,低合金结构钢应自然冷却。4.3 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且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的1/2。4.4 冷矫正和冷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和最大弯曲矢高应符合表

7、4.4的规定。 表4.4 冷校正和冷弯曲的最小曲率半径和最大弯曲矢高 4.5 钢材矫正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5的规定。 表4.5 钢材矫正后的允许偏差(mm)5 坡口加工及焊前的准备5.1 柱底板、梁端板的焊前准备5.1.1翼缘板大于8mm时,必须开坡口,规定如下:5.1.2 气割完坡口后必须彻底清除割渣毛刺。5.1.3 加工完坡口的零件应调平与矫正后进入组装工序。5.2 柱顶侧板的焊前准备5.2.1 翼缘板厚度大于8mm时,必须开坡口。坡口形式规定如下:5.2.2 气割完坡口后必须彻底清除焊渣毛刺。5.2.3 定位焊时必须采用与母材匹配的焊条,直径3.2。焊点长度不小于25mm,且无焊接缺

8、陷。5.2.4 焊接允许采用CO2气保焊,焊丝与母材相匹配,焊缝为全透。外观美观、无弧坑、裂纹、塌陷等焊接缺陷。5.3 牛腿的焊前准备5.3.1 牛腿的牛退翼、腹板连接处必须开坡口,坡口形式规定如下:5.3.2 坡口加工后必须彻底清除焊渣毛刺。5.3.3定位焊时必须采用与母材匹配的焊条,直径3.2。焊点长度不小于25mm,且无焊接缺陷。5.3.4焊接允许采用CO2气保焊,焊丝与母材相匹配,焊缝要求美观、无弧坑、裂纹、塌陷等缺陷。6 小件加工制孔6.1 构件制孔先采用钻孔,当证明某些材料质量、厚度和孔径冲裁后不会引起脆性时允许采用冲孔。6.2 钻孔前必须磨好钻头,并合理的选择切削余量。6.3 螺

9、栓孔应为正圆柱形,并垂直于所在位置的钢材表面,倾斜不大于1/20,孔周边应无毛刺、破裂、喇叭口或凹凸的痕迹。钻屑应清干净。6.4 A、B级螺栓孔(类孔)应具有H12精度,孔壁表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12.5m。孔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4.1的规定 表6.4.1 A、B级螺栓孔的允许偏差(mm)C级螺栓孔(类孔)应具有H12精度,孔壁表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25m,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4-2的规定表6.4-2 C级螺栓孔的允许偏差(mm)6.5 螺栓孔孔距的允许偏差符合表6.5的规定。 表6.5 螺栓孔孔距允许偏差(mm)6.6 螺栓孔孔距的允许偏差超过本规定的允许偏差时,应及时报请技术质检部门

10、,提出整改方案进行整改。7 钢板拼接7.1 拼接前钢板采用气割,气割前应清除割缝两侧50mm范围内的油污、锈蚀,割口应平直,不得有裂纹,不应有大于1.0mm的缺棱,切割后清除割渣、氧化物等。7.2 切口或坡口边缘上的缺棱应用砂轮磨平。7.3 定位点焊应用与母材相匹配的电焊条,焊条直径3.2,焊点应大于25mm,焊点不得有气孔、夹渣等缺陷。施焊时不得再焊道以外的母材上引弧。拼接错口应控制在板厚的1/10之内。7.4 在拼接焊缝的两端分别设引弧板和引出板,其坡口形式和板厚与被焊母材相同。7.5 焊丝与母材匹配,焊丝表面不得有锈蚀、油污等污物。焊剂用HJ431型。焊前要烘干,且不得有铁屑、灰尘和其他

11、杂物。7.6 焊缝应平直,拼接焊缝两侧焊缝对称、均匀。焊后清除焊渣。检查焊缝是否有气孔、咬边等焊接缺陷。待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背面焊接。7.7 背面焊接前应清除焊瘤、飞边至正面金属后方可进行,并用砂轮机打磨去焊缝两侧各25mm范围内的锈蚀等杂物。7.8 焊完后在焊缝一侧打上焊工标记,将引弧板与引出板用气割割去。标明构件名称。7.9 焊接H型钢的翼缘板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应小于200mm。翼缘板拼接长度不应小于2倍板宽,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长度不应小于600mm。 8 组装8.1 放样8.1.1 组装前组装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组装工艺技术文件的要求。8.1.2 放样使用的钢尺须以计

12、量单位检验合格方可使用,测量较长尺寸时应分段迭加,不得分段测量累计相加,以消除重复误差。8.1.3 放样时根据施工图和技术交底在平台上放1:1实样,放样后先行自检,再报请质检员检验。若发现遗漏或错误,应及时上报技术质检部门处理,不得擅自修改。8.1.4 放样合格后在平台上做出构件轮廓线、基准线、连接面结合线、零部件的装配线,打上样冲,用漆笔涂圈。8.1.5 装配胎具应预留焊缝缩量,一般予放3mm。8.1.6 柱应在标+1.500处作安装基准线,并打上样冲为标记。8.2 备料8.2.1 各组装零部件的外观、规格、尺寸、数量应符合各施工图样及相关技术要求。柱底板的安装基准线必须正确无误。十字线样冲

13、清晰。8.2.2 焊接处的连接板接触面及边缘30-50mm范围内的铁锈、毛刺、污垢、冰雪清除干净。8.2.3 檩托板和三角筋板组装前应由持合格证的焊工预先焊接,矫正后组装。8.2.4 所有筋板连接板等均需在组装前矫平。8.3 组装工艺规程8.3.1 对所有起拱要求的构件,须在组装前按规定的起拱量做好起拱,起拱偏差L/1000或6mm。8.3.2 将构件放入胎具,使构件的基础线、外形轮廓线与大样的基准线、外形轮廓线重合。8.3.3 柱底板、侧端板、梁板及牛腿必须划线装配。8.3.4 焊接连接组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3.4的规定。 表8.3.4 焊接连接制作组装的允许偏差(mm) 续表:8.3.

14、5 组装焊接H型钢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3.5的规定。 表8.3.5 焊接H型钢的允许偏差(mm)8.3.6 单层钢柱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3.6的规定。 表8.3.6单层钢柱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8.3.7 多节钢柱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3.7的规定表8.3.7 多节钢柱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8.3.8 焊接实腹梁外形尺寸的偏差应符合表8.3.8的规定。表8.3.8 焊接实腹式梁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mm)8.3.9 多钢桁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3.9的规定。 表8.3.9 钢桁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mm)8.3.10 钢管构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3.10的规定。 表8.3.10钢管构件外形尺寸的允许偏差若钢管长度不足需接管时,接缝内侧应加衬管进行焊接。8.3.11 墙架、檩条、支撑系统钢构件外形尺寸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