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姜堰市姜淮学校高三历史月考试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637231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姜堰市姜淮学校高三历史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姜堰市姜淮学校高三历史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姜堰市姜淮学校高三历史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姜堰市姜淮学校高三历史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姜堰市姜淮学校高三历史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姜堰市姜淮学校高三历史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姜堰市姜淮学校高三历史月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姜堰市姜淮学校2012届高三月考历史试题第卷 选择题 50分一、下列选择题有且只有一个最合适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 这个时期的宗族组织机能完整,族人间患难相助,经济上互相依赖;族长代表本族,可率领族众参加战争;若族人违反规范,就在宗庙前聚集族众施以处罚。这种兼具政治、经济与军事共同体形态的宗族组织,可能出现在A西周 B秦汉 C唐宋 D明清2. 礼记记载周人饮食生活状况:“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人盛食器具)上述材料反映周朝:饮食礼俗体现贵贱有序饮食之礼加强宗族团结开始形成一定饮食礼俗“豆”是当时王位的象征A B C D3. 下列是

2、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太王之子,丽王季历之兄也。”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召公爽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A B C D4.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 分封制 C郡县制 D 内外朝制5. 史记周本纪:“(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

3、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 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 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 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6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民间家族重视修订家谱主要是因为:宗法制的传统影响 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 分封制的影响 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A B C . D 7为加强君主专制,自秦汉直至明清,都采取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

4、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方式的是A御史府 内阁 军机处 B中朝 内阁 军机处C中朝 中书门下 军机处 D尚书台 都察院 内阁8按唐制,中男(16至2l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9“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此语讽刺的可能是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世卿世禄制 D八股取士10中国象棋是一种古

5、老的智力游戏,是中国人智慧的体现。以下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火”旁的“炮”最早可能始于宋代 B“相”退出历史舞台始于朱元璋C“楚河、汉界”源于春秋战国的历史 D“士”阶层的崛起源于商朝11元史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A监察官吏 B征收赋税 C行政管理 D笔录政事12明人魏学洢在核舟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勾画了了,其色墨。”文中“

6、天启壬戌秋日”使用的中国古代纪年法是A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B年号纪年法C干支纪年法 D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13下图描述的是我国封建社会地方权力强弱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14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证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史实是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清朝设置军机处15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朝实行内史、门下

7、、尚书三省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16. 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作出应战决定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元老院 D民众法庭17. 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的生活。”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A权威 B理性 C法律 D宗教18. 麦考莱在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可以说,纹章院长在白厅门前宣布

8、威廉和玛丽登位,实际上就标志这场大斗争已经终结,而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完全合作,使得长期依附外国,国际地位降低的英国又一次成为了头等强国。”以下的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革命是暴力最少收效最好的革命 B革命后的英国恢复了国王与议会的传统C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提高了国际地位 D光荣革命后的英国从此终结了国内斗争19.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威尔逊带着他已宣布的战后和平计划出席了巴黎和会,但他带回美国的包括国联盟约在内的凡尔赛和约遭到了参议员否决,威尔逊试图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以失败告终”。这说明在美国: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 国会对于总统的行为有制约作用 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需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总统

9、没有权力与外国缔结条约A B C D20. 托马斯潘恩在人的权利中写道:“如果不是伴随着在政府的原则和实践方面的革命,美国的独立只会被认作是从英国的分离,是无足轻重的事情”据此可知潘恩认为A政治民主改革的意义远大于独立本身 B美国从英国分离是无足轻重的事情C独立后邦联政府建立具有世界意义 D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21. 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各次摘自德意志国歌的是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个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B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其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22.

10、 约翰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中指出:“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近代欧美历史上最早确立代议制的法律文件是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D人权宣言23. 从政治经济结构来看,德意志帝国(18711919)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以下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 A德意志工业化进程加快 B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C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 D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24. 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建立。不久之后,威廉二世就积极推行对外侵略扩张的“世界政策”,以求为德国寻找“一个太阳下的位置

11、”。德国很快就成为欧洲大陆一个最具侵略性的国家。导致这一结果的历史根源在于A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B德国殖民地面积过小C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了浓厚的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D威廉二世个人生性好战25. 列宁认为:俾斯麦按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里的“进步事业”是指A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 B发动普法战争击败法兰西第二帝国C加强在海外扩张中与英国的争夺 D与奥匈帝国结盟对抗俄法两国第卷 非选择题 50分26.(19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

12、二】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需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贞观政要论政体【材料三】 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时期职位所享有权力范围明代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清代军机大臣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材料四】 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

13、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材料五】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在处理君权与相权关系问题上,秦朝与唐朝统治者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6分)(2)请结合材料三、四及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