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363548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一、填空。1、6分米是1米的 ,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读作( )。2、1元2角用小数表示是( ),小数部分是( )。3、8.5的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是( )。4、1.9米是( )米( )分米,2.4元是( )元( )角。5、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6分米=( )米 3 元1角=( )元 7角=( )元 5米2分米=( )米 3 厘米=( )分米 1 分米7厘米=( )分米7、在里填上“”或“”。 0.7 0.5 4.1 1.4 3.9 4 0.6 0.8 5.2 2.7 0.9 1.18、按规律填数。 (1)

2、0.2,0.4,0.6,( ),( ),( ) (2)0.9,0.8,0.7,( ),( ),( ) (3)0.2,1.1,2.2,3.5,( ),( ),( ),( )。二、判断。 1、小数都比整数小。 ( ) 2、7分米是0.7分米。 ( ) 3、6.5读作:六五。 ( ) 4、0.8是8 个 米,0.8米里面有8个0.1米。 5、3.5+2.7 = 5.2 ( ) 三、计算。1、直接写出得数。 0.5+0.3= 1 0.1 = 0.4+0.3= 0.9 0.2 = 0.9 0.3= 0.5 0.2= 0.8 0.7 = 1.6 0.5 = 1.1 0.6 = 0.8 +0.2= 1.2

3、1.1= 0.2+0.4= 0.8 0.1 = 3.3 0.3 = 2.1+1.5= 0.1+0.9 = 0.7+0.2= 9 0.1 = 0.6+0.3= 1 0.7 =2、竖式计算。 0.9+1 .5 = 0.7 0.6 = 27 1。8 =6.1 0.5 = 3.2+1.9 = 9.1+3.7 =四、解决问题。 1、买1千克苹果5.2元,买1千克梨2.4元,这两种水果各买1千克共需多少元?买1千克苹果比买1千克梨应多付多少元? 2、我国是一个水源贫乏的国家,三年级同学开展了节约用水活动。三(1)班一周节水53吨,比三(2)班同学多节约用水0.4吨,三(2)班同学一周节约用水多少吨? 3、

4、工地上有一堆煤共重5.8吨,第一次运走2.1吨,第二次运走2.7吨。 (1)两次一共运走多少吨? (2)还剩多少吨煤 没有运完? 4、“84”消毒液厂第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表。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上半月5.5吨4.2吨6.8吨下半月4.7吨3.5吨5.3吨 (1)这个厂一月份生产消毒液多少吨?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明明身高1.3米,比小明矮0.1米,比亮亮高0.1米,小明和亮亮的身高分别为多少米?附参考答案一、填空。 1、6/10,6/10米,0.6米,读作零点六米。 2、1.2元,2; 3、8,5; 4、0.7,1.6,2.8,3.2; 5、0.6,3.1,0.7,5.2,0.3,

5、1.7; 6、,; 8、0.8,1,1.2; 0.6,0.5,0.4; 5,6.9,9,11.3;二、判断。,; 三、计算。 1、直接写得数。0.8,0.9,0.7,0.7,0.6,0.3,0.1,1.1,0.5,1,0.1,0.6, 0.7,3,3.6,1,0.9,8.9,0.9,0.3; 2、竖式计算。2.4,0.1,0.9,5.6,5.1,12.8;四、解决问题。 1、5.2+2.4=7.6(元) 5.2 - 2.4=2.8(元) 答:共需7.6元,多付2.8元。 2、53 - 0.4 =52.6(吨) 答:三(2)班节水52.6吨。 3、(1)2.1+2.7=4.8(吨) 答:共运4.

6、8吨? (2)5.8 - 4.8 = 1(吨) 答:还剩1吨。 4、(1)5.5+4.7=10.2(吨) 答:一月生产10.2吨。 (2)略 5、1.3+0.1=1.4(米) 1.3 - 0.1=1.2(米) 答:小明高1.4米,小亮高1.2米。一、培优题易错题1照样子排下去,第100个是什么呢? 【答案】 解:1007=142 答:第100个图形是 。【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左起每7个图形为一组,用100除以7求出商和余数,余数是几,第100个图形就与每组中的第几个图形相同。2第30个小朋友的手势是怎样的? 【答案】 解:303=10 答:第30个小朋友的手势是 .【解析】【分析】3个小朋

7、友的手势为一组,用30除以3,因为没有余数,所以第30个小朋友的手势就与每组中的最后一个小朋友手势相同。3小红沿着操场跑一圈,用了4分54秒;小丽沿着操场跑一圈,用了5分47秒。谁跑得快?快多少秒?【答案】解:4分54秒5分47秒,5分47秒-4分54秒=53秒答:小红跑的快,快53秒。 【解析】【分析】同样的路程,谁用的时间短谁就跑的快。用减法计算出快的秒数即可。4三个小朋友比赛,看谁写出带“春”字的成语多。小明写出了12个,小可写出了8个,小红也写出了8个。小可写出的8个成语小明都写出来了,小红写出的成语中有6个小明和小可也写出来了。 (1)将小明,小可以及小红写出成语的个数画图表示出来。

8、 (2)他们三人一共写出了多少个成语? 【答案】 (1)(2)12+8+8-8-6=14(个)答:他们三人一共写出了14个成语。 【解析】【分析】(1)画一个大圆表示小明写的,在大圆内画一个小圆表示小可写的,然后画一个小圆与原来的两个圆部分重叠,表示小可写的;(2)三人中小可写的8个和小明的都重复,6个成语三人都重复,用每人写的个数和减去重复的个数即可求出一共写出成语的个数。5小方有3件不同的上衣,3条不同的裤子,2双不同的鞋子,他最多可以搭配成多少种不同的装扮? 【答案】332=18(种)答:他最多可以搭配成18种不同的装扮. 【解析】【分析】小方有不同的上衣3件,裤子3条,鞋子2双,穿戴方

9、式分三步完成,第一步上衣有3种不同的选择,第二步裤子有3种不同的选择,第三步鞋子有2种不同选择,根据乘法原理得出:共有方法332=18(种),据此解答即可.618名同学排成一排,从左往右数,芳芳的左面有3人;从右往左数,军军的右面有5人。芳芳和军军的中间有多少人?(先在图中涂色标出芳芳和军军的位置,再写出答案。) 答:芳芳和军军的中间有( )人。【答案】 答:芳芳和军军的中间有8人。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找到芳芳和军军的位置,然后数一数即可得到答案。也可以用总人数依次减去芳芳左边的人数和军军右边的人数,最后再减去芳芳和军军2个人即可。74位老师带36名优秀学生参观科技馆,怎样买票合算? 票

10、价成人10元学生5元团体(10人以上)6元【答案】 方案一:老师购成人票,学生购学生票;410+365=40+180=220(元)方案二:购团体票;(36+4)6=406=240(元)方案三: 4位老师和7名学生购买团体票,剩下的29名学生购买学生票;36+4-11=29(人)116+295=66+145=211(元)211220240。答:购买11张团体票和29张学生票最省钱,需要211元。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最佳方法问题, 方案一:买36张学生票和4张成人票,分别求出需要的钱数,然后相加即可;方案二:都购买团体票,就是购买(36+4)张团体票,用张数乘上票价求出需要的钱数;方案

11、三:4位老师和7名学生购买团体票,剩下的29名学生购买学生票,分别求出需要的钱数再相加;然后比较三个方案,哪种方案最省钱就选哪种。8柜子里有大、中、小三种花瓶,买4个中瓶的钱可以买2个大瓶和1个中瓶,买11个小瓶的钱可以买6个中瓶。买8个大瓶的钱可以买几个小瓶? 【答案】 解:2个大瓶=3个中瓶,则4个大瓶=6个中瓶=11个小瓶 8个大瓶=22个小瓶答:买8个大瓶的钱可以买22个小瓶。【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代换问题,根据条件“ 买4个中瓶的钱可以买2个大瓶和1个中瓶 ”可知,买2个大瓶的钱数等于买3个中瓶的钱数,由此可得,买4个大瓶的钱数等于买6个中瓶的价钱,根据条件“ 买11个小瓶的

12、钱可以买6个中瓶 ”可以得到,买4个大瓶的钱数等于买11个小瓶的钱数,那么买8个大瓶的钱数就等于买112=22个小瓶的钱数,据此解答。9三(1)班有50人,其中25人喜欢吃苹果;22人喜欢吃橘子,13人既喜欢吃苹果又喜欢吃橘子,两种都不喜欢的有多少人? 【答案】 解:25+22-13=34(人) 50-34=16(人)答:有16人两种都不喜欢。【解析】【分析】至少喜欢吃一种水果的人数=喜欢吃苹果的人数+喜欢吃橘子的人数- 既喜欢吃苹果又喜欢吃橘子的人数;两种都不喜欢吃的人数=班级总人数-至少喜欢吃一种水果的人数。10三(2)班有25人去过西湖,有30人去过长城,其中有10人两个地方都去了,没有一个地方都没去过的三(2)班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解:25+30-10=55-10=45(人)答:三(2)班一共有45人【解析】【分析】根据容斥原理,用三(2)班去过西湖的人数+去过长城的人数-两个地方都去了的人数=三(2)班的总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