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3634490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一、填空题。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特点。3、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4、语文课程应该通过优秀文化的熏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开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5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6、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7、(学生)是学习的主

2、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开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8、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9、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开展。 10、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11、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

3、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开展。 12、语文课程学段目标与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开展。 13、语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14、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15、第二学段,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左右会写。 16、在第二学段阅读教学中,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17、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根底,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4、18、对于学生的写作评价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 19、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 20、第一学段,要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写话时,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慨号)。 21、掌握汉字的根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构造。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是第一学段写字的根本要求。 22、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

5、作的快乐。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课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2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展。25、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 26、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展,让学生承当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27、课程目标的总目标局部一共10条,第3条要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 28、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29、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6、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30、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1、教科书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2、第三学段识字写字目标要求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33、对于学生的评价设计,要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力戒繁琐、零碎,防止片面追求形式。 34、第三学段阅读目标要求背诵优秀诗文60篇。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35、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

7、00字。 36、第三学段阅读目标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根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37、第三学段阅读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38、第三学段习作目标要求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39、第三学段习作目标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40、第三学段习作目标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常见(应用文)。41、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应、鼓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

8、能。42、在选择学生评价方式时,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43、第三学段口语交际目标要求学生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44、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 45、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46、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47、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48、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

9、神。49、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展。 50、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第二学段开场(习作),这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51、(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展(人际交流)的素养。52、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筹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53、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根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根底。54、(识字)、(写字)是

10、阅读和写作的根底,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容。55、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抗抄袭行为。56、(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展人际交流的素养。57、综合性学习主要表达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开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严密结合。58、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59、在评价工作中,应注

11、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以表达评价的多元化特点。60、写作评价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开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二、选择题1、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根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C A、了解B、根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2、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2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3、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根底。12年级要多认少写。引导学生掌握根本的书写技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 B、 C、 D、4、 A 是学生

12、学好其他课程的根底,也是学生全面开展和终身开展的根底。 A、语文素养 B、道德素养 C、文化素养 5、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 A 。 A、多认少写 B、少认多写 C、多认多写 6、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C 。 A、诵读和浏览 B、精读和略读 C、朗读和默读7、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 A 个左右,其中 D 个左右会写。A、1600 B、2000 C、2500 D、 8008、第二学段,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C 个左右,其中 A 个左右会写。A、1600 B、2000 C、2500 D、 8009、在评价过程中,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要B C A.给予否认 B. 给予

13、足够的重视 C.给予恰当的评价 D.给予灵活的应变 10、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 A D )A.探究精神 B. 参与意识 C.过程及方法 D.创新意识11、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这是对第 B 学段的要求。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12、语文学习应注重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开展。B A自主与合作 B过程与方法 C 合作与探究 D 成绩与考分13、写作目标在第一学段和第二、第三学段分别被称为。CA 说话和写话 B 写话和作文 C 写话和习作 D说话和习作14、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

14、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 C 的整体提高。 A、语文知识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养15、 A 是语文学习和开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16、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6条: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是(A)提出的。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17、教科书应表达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D。A、世界观 B、人生观C、价值观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8、教科书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根本课程容的根底上,给B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开展的需要。A、地方 B、地方、学校和教师C、学校 D、教师19、教科书编写应符合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努力追求设计的创新和编写的特色。编写语言应A性。 A、准确、规 B、简洁、准确 C、简洁、规 D、简洁、准确、规20、第三学段识字写字目标要求有较强的(C)能力。A主动识字 B主动识字的愿望C独立识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