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心理学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362944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108 大小:4.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幼儿心理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最新幼儿心理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最新幼儿心理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最新幼儿心理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最新幼儿心理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幼儿心理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幼儿心理学教案-(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心理学教案第一讲绪论教学目标:1、领会心理现象及心理学概念2、掌握脑、心理和客观现实的关系3、了解心理学发展现状及趋势重点:心理过程的涵义难点:心理实质教学步骤:导入:我们要探究心理学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心理。新授:一、 什么是心理?心理现象,简称心理。人的心理现象有哪些?(谈话法、讲授法)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心理现象。我们处于清醒状态时,会体验到自己的感受;能认识和辨别许多事物;在与别人交往中,有的人大方热情,有的人胆小拘谨;在工作学习中,有的人一丝不苟、聚精会神,有的人表现为心神不定,马马虎虎这些都是人的心理现象。1、 人辨别物体的颜色形状,分辨声音、气味、空间远近、时间长短等,

2、称之为感知觉。人可以记住和回忆经验过的事物,称之为记忆。在艺术活动中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这和想象的作用有关。人能够思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思维在起作用。心理学把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称为认知过程。(归纳)2、 人在认识周围世界时,总会发生喜爱、憎恨、冷漠等不同的态度和体验,心理学称之为情绪和情感过程。3、人常常为了改善自己、变革现实而自觉地树立某种目标、并努力克服困难去达到预定的目标。心理学称为意志过程。4、其它,如人需要、兴趣、信念、志向、世界观以及能力、气质、性格和不同程度的行动积极性,心理学称之为个性积极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5、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都是在某

3、种内部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这种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动机。动机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归纳: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动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积极性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二、心理实质是什么?(讲授法)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或者概括地说,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1、心理是脑的机能说明: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大脑受损,人的心理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引起精神变态。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说明: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客观现实,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人的心理的源泉,脱离客观现实,不可能有人的心理产生。存在决定人的意识,脱离正

4、常的社会环境,人的身心都受到伤害。“狼孩”、“感觉剥夺”、“社交剥夺”变成痴呆儿,大学生身心受到摧残,科学家变得不适应社会。3、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一种反应: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受个人的态度和经验的影响的,所以任何的反映都带上了个人主体的特点(比如:艺术作品的欣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悟);人的心理能够支配和调解人的行为。三、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讲授法)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最早是由希腊语中的psykhe(灵魂)和logos(学问)两个词构成的,意思是“灵魂”(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第

5、一本心理学著作),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人类很早就试图对它作出解释和说明,这些解释和说明形成了最初的心理学思想。以后,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的灵魂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以为灵魂是寄居在人的身体之中的一种实体,它支配着人的行为,并有自己的活动规律。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自然不满意“灵魂说”关于心理现象的解释,而力求对心理现象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说明。19世纪以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使人类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由于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人们在对心理现象的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提出了许多理论,使心理学的研究

6、脱离了主观思辩的方式,而逐渐成为一门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学科。今天,心理学的许多理论,不仅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进行生活、工作和学习,且成为教育人、培养人、管理人、使用人以及进行人才选择的科学依据。因此,心理学是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总之,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发展,既离不开现代生理学和生物学,也离不开辨证唯物主义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因比,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四、当代心理学发展的现状与趋势(讲授法)心理学有一个长久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是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人们对自身心理问题的探索很早就开始了。中

7、国古代哲学中包含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孔子: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 孟子:心之官则思;三字经:人之处,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西方哲学也同样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但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独立出来,只有一百余年的历史。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的实验室。是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科学心理学,父亲是哲学,母亲是生理学。在中国,心理学是“舶来品”“进口货”先学习美国,建国后学习苏联,停了二十年。1978年恢复,近三十年来发展非常的迅速。世界心理学发展的趋势:人类的研究是由远及近的,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了。宇宙 物理化学 生物 医学、心理1、世界心理学的研究队伍蓬勃发展,研究

8、成果极为丰富。心理学会组织: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1889年成立)中国心理学会(1921年成立)省心理学会(1961年)。2、心理学已成为一个分支庞大,领域宽广的学科体系。3、心理学的派系之争开始平息,学派之间兼收并蓄,与心理学相邻的学科进一步交叉渗透,研究手段日益现代化。4、心理学的应用日益广泛。作业布置:简述心理实质。第二讲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教学目标:1、掌握幼儿心理学的定义。2、掌握幼儿心理学研究的任务。3、初步了解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方法。重点:幼儿心理学研究的任务。难点:研究幼儿心理学的具体方法。教学步骤: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应该对心理现象及心理学概念有了理解,

9、下面我们来谈谈什么是幼儿心理学。一、 幼儿心理学概念,即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图示讲授法)定义:幼儿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1-6、7岁)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学前期(广义)婴儿期(0-1岁)(乳儿期)先学前期(1-3岁)(幼儿早期)学前期(3-6岁)(幼儿期)新生儿期(0-1月)婴儿早期(1-6月)婴儿晚期(6-12月)幼儿初期(3-4岁)幼儿中期(4-5岁)幼儿晚期(5-6、7岁)学龄期(6、7-18岁)学龄初期(6、7-11、12岁)学龄中期(11、12-14、15岁)学龄晚期(14、15-17、18岁)(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

10、指0-18岁)二、幼儿心理学的任务(举例讲授法)(一)揭示幼儿阶段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包括各种心理现象发生的时间、出现的顺序和发展的趋势以及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各种心理活动所出现的变化和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比如:幼儿的反抗期在什么阶段,有什么特征;幼儿的想像、注意、思维等特征等等。(二)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说明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幼儿心理的变化,这些因素又如何制约心理的发生和发展。A、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学说1、第一时期-“是谁起决定作用”(1)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的鼻祖是优生学的创始人英国的高尔顿。他从大量的名人传记和家谱考察中得出名人家族中出名人的比率大大地超过了

11、一般人,从而认为这就是能力受遗传决定的证据。(2)环境决定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主要代表。华生在他的著作行为主义中有一段著名的论点可以说明他极端的环境决定论思想:“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并在我自己的特殊天地里培养他们成长,我保证他们中任何一个都能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或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无论他们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2、第二时期“各起多少作用”(二因素论)(1)斯腾的“会合论”:两种因素同为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成分,虽然其所占比重可因事而异。(2)格赛尔的“成熟论”:虽然本质上也是一种遗传决定论,但他并不否认发展需要环境的促进

12、。双生子爬梯实验(双生子T和C在不同年龄开始学习爬楼梯。T从出生后第48周起接受爬梯训练,每日练习10分钟,连续6周;C则从出生后第53周开始,仅训练2周就赶上了T的水平,说明了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的有力例证)3、第三个时期-“如何起作用”(相互作用论)基本思想: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可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注意到两种因素的相互依存关系,同时注意到两个因素的相互转化和渗透的关系。即:幼儿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1、遗传和成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就是父母通过细胞核里的染色体把自己的生物特征传递给下一代。通过遗传传递的生

13、物特征有许多,这里说的主要是指机体的构造、形态(如个子、容貌等)、感官及神经系统的特点等生理特征,其中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脑的结构和机能的特征。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就是通常所说的遗传素质。遗传素质在后天是不断地生长、发展的。成熟就是遗传素质在后天条件下不断地发育、生长、显现的过程。幼儿的生理成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一般来说,成熟的顺序是从头到脚,从中轴到边缘。从身体结构的发育来看,头部发育最早,其次是躯干,然后是上肢,再后是下肢;再以动作机能的发展为例,先是会抬头,然后会翻身,再会坐、会爬,最后才会走。幼儿生理成熟的速度也有一定的规律,在出生的头几年,年龄越小,生长的速度越快。因此,小

14、孩子常常一年不见面,简直大变样。妈妈也会年年发现孩子的毛衣小了,裤子不够长了,原因就在这里。事实和实验都表明,遗传和成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良好的遗传素质和正常的生理成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优越基础,而遗传素质的缺陷,生理成熟的异常,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大障碍。没有先天遗传和生理成熟作为基础,幼儿心理是不可能产生和发展的。例如,生来失明的孩子,不能产生视觉;先天耳聋的孩子,难以产生听觉;无脑畸形儿生来不具有正常脑髓,因而不能产生思维,最多也只有一些饥饿、疼痛等很低级的感觉。而那些小钢琴家、小唱歌家、小画家以及小速算家,之所以在早期就表现出突出的特殊才能,则与他们具有该方面的较优越的素质条件有

15、关,比如手指长而灵活,声带音质纯净、节奏感强而且准确等。幼儿生理成熟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一岁左右的乳婴儿,神经系统发育还很不完善,抑制机能较差,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平衡,因而儿童对外界事物的反映是很肤浅的,而且容易激动,注意力不能集中,感知不够仔细,情绪的变化起伏很大。到五、六岁,幼儿大脑皮质的抑制机能日益发展,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趋于平衡,皮质对皮下的控制、调节作用也逐渐加强,这就使得幼儿有可能逐渐减少冲动性行为,对外界事物的反映更加集中、精确,从而调节自身行为、情绪的能力及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都日益发展起来。脑量:390(出生)990(一岁)1000(三岁)-1300(7岁)接近成人。可见,遗传和成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我们不能轻视它们的作用。对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来说,更需考虑遗传、成熟,特别是神经系统、大脑的生理发展对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规律来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和发展。2、环境和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上可知,遗传和成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必须明确,遗传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