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展示的基本内容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362379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展示的基本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堂展示的基本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堂展示的基本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堂展示的基本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展示的基本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展示的基本内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展示的基本内容、流程及要求展示是“315”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展示是否充分是课堂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它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巩固基础知识,帮助教师了解学情,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但实践过程中,许多老师对展示的基本内容、流程和要求存在不少困惑,本文对此谈一下自己的理解,供老师们讨论和参考。一、展示与传统教学提问的区别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将过去的提问改成每组一名同学上黑板板书回答问题,板演结束后,教师直接点评,以讲授代替点评,造成课堂的传统回归。有的老师把展示形式化程序化,认为展示不如提问快捷、方便。还有的老师认为学生讲评费时费力,不如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直

2、接、全面、深刻,影响了课堂效果。我们认为,这些观点和做法混淆了“315”下的展示与传统教学中的提问。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环节,展示既有着传统提问所具有的督促检查功能,更有着许多提问所不具备的新功能,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从信息传递内容上看,提问是任课教师对上节课讲授知识掌握程度和效果的检查,是为了巩固旧知;展示则是学生对预习成果的展现,是学生自主学习程度和效果的体现,是为了学习新知。从信息传递过程上看,提问检查的知识传递渠道是单向的,老师是提问检查者,学生是被检查者,问题回答者面对的是老师,与其它学生关系不大,学生教师的信息流向是单向的,学生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是完全被动的,存在极大的不自愿性。而展

3、示的知识流动渠道是多向的,首先是小组内对展示的内容进行组内交流,其次展示人对教师预设的问题或学生自主学习中问题进行回答,并将预习中碰到的困惑呈现给教师,要求老师在疑难点拨环节予以解决,最后,教师和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点评(点评者也成了展示者),学生据此纠错或巩固。上述过程中信息传递是多向的,是一个多维立体的传递过程,学生在知识传递过程中是主动的、积极的,既是被检查者,又是问题提出者、点评者和讲授者。从信息传递的参与者及其感受来看,展示的参与面远比提问要广。提问过程中,被提问者数量取决于教师,学生的参与面不大,学生对提问的态度是消极的,处于本能抗拒的地位。而展示环节注重的是全员参与,通过不同的展示

4、形式实现人人展示,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展示者有一种自我满足感。从信息传递的性质上看,提问是对过去知识的巩固,要求学生按教师的讲解回答问题,答案具有唯一性,学生存在疑问说明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展示作为一种新知预习成果展示,既有对学习过程已会知识的肯定回答,又有对预习中疑点问题的提出,疑难归纳得越多,往往说明预习成果越好。从信息传递的立足点上看,提问是对已学知识的检查,往往立足于知识疑点、难点,展示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学会自己能把握的知识,侧重于基础性,疑难点的解决主要是课堂教学第二个环节的任务。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与传统提问相比,展示是为了督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新知,侧重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5、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二、展示的基本流程学情展示大致包括板演展示、互助交流、学情检查、学生互评、教师点拨五个环节。其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内容前置环节,学生根据教师的预习指导自主探究新知。教师下发导学案,并作预习指导,学生全面预习的基础上用蓝色笔完成导学案布置的问题,教师对此予以抽批或全批。这一环节是展示的基础,没有预习就没有展示,没有导学案的预习是盲目的、低效的预习。教师课前布置展示题目并安排给学生,也可让学生自主确定展示内容。各学习小组交流展示内容,推举展示人,也可由老师现场随机确定或有意安排,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巡回检查,了解学情。板演展示的同时,其他同学对学习内容互查互检。教师

6、对学生展示进行适度归纳,学生对展示成果进行互评,不同小组相互纠错。教师根据学生自评情况适时进行点拨。师生归纳总结,学生用红笔记录,整理导学案。通过量化赋分确定展示成绩。三、展示中应注意的问题1、展示内容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问题:展示问题层次化,发挥不同层次学生展示的积极性,让不同类别的学生都学有所成。但教师不能把学生标签化,对什么样的学生回答什么问题固定化,造成学困生的心理定势,进而对教师造成排斥,反而影响展示的积极性。展示内容的探究性。展示内容既有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又要注意通过新材料、新情景再现知识和运用知识。既要注意对结论的检查,又要注重对知识生成过程的检查。既要立足教材,注重对教材知识的把握,也要设置拓展性题目,鼓励学生开阔知识面,放大知识背景,学会知识应用。知识的多元化,展示内容应体现多元化思维,能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