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六)第十五章第1节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3621468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作业(六)第十五章第1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时作业(六)第十五章第1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时作业(六)第十五章第1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时作业(六)第十五章第1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时作业(六)第十五章第1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六)第十五章第1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作业(六)第十五章第1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作业(六)两种电荷(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某节目介绍说,蜜蜂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因此蜜蜂在飞行中就可以吸引带正电的花粉,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蜜蜂带负电B.蜜蜂带正电C.空气不带电D.空气带负电2.四个悬挂着的通草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B.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C.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D.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

2、电3.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验电器下端的金属箔会张开一定的角度,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橡胶棒上的质子转移到金属箔上B.两片金属箔都带上正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C.验电器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D.两片金属箔都带上负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4.物理老师在讲授“摩擦起电”知识时,让同学们用塑料梳子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试试能否吸引碎纸片,如图所示,结果塑料梳子能够吸引碎纸片。如果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作类比,这个现象说明()A.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负电,塑料梳子带正电B.摩擦时,同时发生了正、负电荷的转移,头发带正电,塑料梳子带负电C.摩擦时,只发生了正电荷的转移,

3、使塑料梳子带了正电D.摩擦时,头发上的电子向塑料梳子转移,使塑料梳子带了负电5.(2012泸州中考)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小球先后放入一固定的内壁光滑且绝缘的竖直平底圆管内,甲球静止在圆管底部,乙球恰好能在甲球正上方某个位置(两球未接触)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小球带异种电荷B.乙球受到甲球的排斥力与乙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乙球受到的合力不为零,且合力方向竖直向下D.甲球对乙球的排斥力大于乙球对甲球的排斥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2分)6.(2012苏州中考)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后,玻璃棒带(选填“正”或“负”)电,将丝绸靠近带负电的轻质小球时

4、会相互(选填“排斥”或“吸引”)。7.在考试时许多学科要用2B铅笔涂卡,电脑可以直接读取卡上的答案,是因为2B铅笔中的石墨是(选填“导体”或“绝缘体”),若使用了不合格的2B铅笔,由于铅笔芯的导电性变(选填“强”或“弱”),这样可能会使电脑无法识别。8.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互相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电,B与C一定能互相。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9.(3分)售货员为了打开新塑料袋,常用两手揉擦其表面就能方便地将塑料袋打开,请尝试用所学的电学知识解释原因。10.(3分)(2012毕节中考)有一天,小芳的弟弟问她,他穿在身上的化纤材料的衣服经常会吸附在身体

5、上是什么原因。小芳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向弟弟解释了这一现象,弟弟很高兴。请你说出小芳是怎样向弟弟解释这一现象的。四、实验探究题(7分)11.小明参观了科技馆后,一组静电实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来后他把实验情景绘成一幅平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A为放在绝缘支架上的带正电球体,B为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将小球B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P1、P2、P3处。(1)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原因是什么?(2)请你根据此图,提出一个问题。答案解析1.【解析】选A。蜜蜂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则摩擦后蜜蜂和空气都为带电体,且带异种电荷。蜜蜂和带正电的花粉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知蜜蜂带负电,空气则

6、带正电,故选A。2.【解析】选D。本题考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斥。由图可知A、B球相斥一定带同种电荷;因为异种电荷相吸、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由图可知B、C球相吸,C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由图可知C、D两球只能判断至少一个球带电,或两球带异种电荷,不能确定D球是否带电。3.【解析】选D。本题考查验电器的原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橡胶棒接触验电器上端的金属球后,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验电器下端的金属箔上,金属箔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4.【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的实质。当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时,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使橡胶棒有了多余的电子

7、而带负电。同理,当用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时,头发上的电子转移到塑料梳子上,使塑料梳子带负电。故选D。5.【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二力平衡的有关知识。因为乙球能在甲球正上方某个位置保持静止,故乙球所受的力是平衡力,即重力和甲球对乙球的排斥力是一对平衡力,且合力为零。甲球和乙球相互排斥,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两球带的是同种电荷,而甲球对乙球的排斥力与乙球对甲球的排斥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只有B正确。6.【解析】本题考查摩擦起电。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会带正电,丝绸会带上负电,当带负电的丝绸和带负电的轻质小球靠近时,会由于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答案:正排斥7.【解

8、析】本题考查了石墨是导体的应用。由于石墨是导体,会使读卡机能识别,若用了不合格的2B铅笔,由于铅笔的导电性变弱从而可能使读卡机无法接通,从而不能识别。答案:导体弱8.【解析】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由于A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则A一定带负电;又由于A与B互相排斥,则B一定带负电,故B与C带异种电荷,能互相吸引。答案:负吸引9.【解析】本题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相互摩擦可以带电,且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故能很方便地将塑料袋打开。答案:两手揉擦新塑料袋表面,会使塑料袋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能很方便地将其打开。10.【解析】摩擦

9、起电。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答案:人体与化纤衣服相互摩擦,摩擦起电,人体与衣服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衣服就吸附在人体上。11.【解析】本题考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1)带电球体带正电,用绝缘丝线悬吊的小球带正电,由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小球偏离竖直方向。(2)由图示可知,小球在P1处,离带电球体距离较近,小球与竖直方向的偏角大;小球在P3处,离带电球体距离较远,小球与竖直方向的偏角小。因此,根据小球偏角的大小和小球与带电球体之间的距离关系,就可以提出问题。答案:(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或受到A球对它的排斥力)(2)同种电荷间排斥力的大小与电荷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或同种电荷间的排斥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