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一详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617253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治维新一详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明治维新一详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明治维新一详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明治维新一详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明治维新一详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治维新一详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治维新一详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导学案课标要求具体内容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幕藩体制;封建等级制度;锁国政策与封建统治的动摇;黑船事件;日美 亲善条约;“尊王攘夷”运动概况;武装倒幕运动的概况教学重点】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西方列强入侵的影响。教学难点】整体认识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矢口识梳理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一)德川幕府统治的危机一一内忧内容影响政治幕藩体制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 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地方设“藩”, 首领为大名:将车和大名的家臣为武士,是 幕府的统治基础实际上是封建分裂割据,不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 的形成封建等级制度社会分为土、农、工、商四个 身份等级士包括将军、大名

2、、武士,是统治 阶级农、工、商是被统治阶级,社会最底层的是 “贱民”虽维护了幕府封建统治,但激化了社会矛盾。农 民受到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工商业者 不满幕府的严格限制和掠夺:中下级武士地位下 降,逐渐产牛了反抗思想。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 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已开始动摇。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表现) 农业:耕地增加,技术进步,产量提高 手工业:丝织业为代表的手工工场发展 商业:大阪,江户,京都商业城市繁荣19世纪上半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 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为明治维新准备了定 的社会经济前提外交闭关锁国政策目的:防止外外部势力的侵入。内容: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驱逐

3、外商和 传教士只在长崎与中朝荷通商。规定 日本人不得出国,在外的日本人不得回国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的发展,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日本的落后二)、民族危机:黑船事件,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外患思考探究】:黑船事件是怎么回事?锁国的日本为什么会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目标?黑船事件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1、原因: 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的完成,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成为列强侵略的目标。2、过程: 1853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率舰队首次到达日本。“黑船事件” 1854年日美签订日美亲善条约(也称神奈川条约)打开日本的大门。这是近代日本被迫签订的

4、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英、俄、法等国也效仿美国迫使日本允许开国通商、享有领事裁判权、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和设租界及 协定关税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从锁国”被迫走向“开国”3、影响:使日本彻底结束闭关锁国的状态(破坏性与建设性) 政治上:打开日本国门,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主权遭到破坏,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不 断加深。 经济上: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A. 日本成为列强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中下级武士生活恶化,幕府大名财政更困难。B. 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加速封建自然经济解体。 阶级上:激化了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社会阶级结构进

5、一步分化。新兴地主和高利货商人不满政治上无权;西南诸藩大名不满现状;中下级 下士,因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实更加不满,进一步动摇幕府统治基础。思想上:先进思想的传入,促使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阅读思考】19 世纪中期,日本社会危机加剧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原因幕府统治黑暗,资本王乂萌芽的出现;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表现西方殖民侵略的加剧:日本成为列强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列强大量套购日本的黄金 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农民和市民的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西南诸潘对幕府统治不满,改革自强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三)尊王攘夷运动要求改革的呼声日

6、益高涨尊 王 攘 夷 运 动原因根本原因:黑船事件以后,日本民族危机加剧 直接原因: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开始标志I860年中下级武士暗杀井伊直弼“樱田门事件”18601864口号任务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攘夷是中心,为“攘夷”而尊王领导与参与者尊攘派。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部分大名支持:富农、工场主和商人响应主要活动刺杀与西方势力勾结的幕府当权者,袭击在日本的西方商人和外交官抗击西方侵略者结果失败,1863年8月18日政变,尊攘派被赶出京都局限:寄希望于幕府实行改革,没有明确提岀推翻幕府的要求; 幕府对尊攘派的严厉镇压以及西方列强的围攻四)倒幕运动(推翻改革阻力)武装倒幕,建立明治政府前提

7、原因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到要克服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的统治目的推翻幕府的统治时间1866-1868领导倒幕派:高杉晋作及维新二杰: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根据地西南强潘:萨摩、长州、土佐、肥前过程开始:西南强藩联合1866年1865年,长州藩高杉晋作夺权,木户孝允改革1866年,西南强藩联合成为倒幕运动的根据 地,武装倒幕开始发展:大政奉还1867年10月倒幕派京都秘密会议,获得明治天皇讨幕密旨。德川庆喜提出 “奉还大政”和辞去“征夷大将军”,却暗中伺机反扑倒幕派发动政变,宣布废除幕府体制。高潮:戊辰战争1868年根本原因:幕府“大政奉还”后,幕府实际上控制国

8、家政权:大多数大名对时局还持观望态度 直接原因:1868年京都政变(王政复古)后,倒幕派强迫幕府“辞官纳地” 目的:彻底打垮幕府,真正取得国家政权。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队,德川庆喜投降。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江户,改 名东京。结果推翻幕府统治,成立明治政府,为明治维新奠定基础取胜原 因从国内来讲幕府统治不得人心;大名、大商人、人民群众、支持政府军作战;新政府废除 幕府苛政,减租减税获得人民支持;政府军作战目标明确,士气旺盛,战斗力强。从国际方面来说,西方列强宣布中立:英国商人把大批武器卖给倒幕派意义是使日本从封建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关键步骤。 使日本免遭中国和印度的厄运,

9、保卫了民族独立。为明治维新的实施创造了和平的国内环境。【探究思考】分析为什么西南强藩能成为倒幕运动根据地?夺取政权进行割据富强的改革结成西南联盟,互相声援农民起义与市民暴动遥相呼应,助长声势【学习探究】阅读P107学思之窗回答下列问题:1 、当时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说明了什么? 商人致富,地位提高,封建统治阶级在经济上依赖商人。说明商人的地位开始举足轻重,日本社会阶级 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发生变化。2、决定当时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这种关系的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3、当时武士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武士阶层尤其是中下级武士生活日益贫困,由幕府的统治基础逐渐成为反抗幕

10、府 统治的力量。4、以上变化对日本封建秩序有何影响? 冲击了幕府统治和等级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5、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幕府统治出现危机。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变革。二、目的、性质1、直接目的: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2、根本目的:富国强兵,实现民族振兴,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3、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探究思考】分析倒幕运动的性质,比较尊王攘夷运动与倒幕运动的异同点。性质不是资产阶级革命。 领导力量是中下级武士,而非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结果也是中下级武 士为首的新官僚集团掌握了政权; 目的:是推翻卖国腐朽的幕府统治,而非发

11、展资本主义。比较尊王攘夷倒幕运动异点侧重点重在攘夷,失败重在倒幕,胜利对幕府的态度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武装推翻幕府同点背景民族危机加深,对幕府统治不满目的都希望实现富国强兵,抵制外来侵略号召以天皇为号召,争取天皇的支扌寸领导力量中下级武士为主,大名、商人支持根据地西南强藩【反馈练习】1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国家政治结构的特点是(B )A.居民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B.有幕府和藩国共同构成封建统治体制C. 将军实际上掌握着统治权D.大名绝对服从天皇与将军2.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C)A.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农民反幕府斗争兴起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

12、展D.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3.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危机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B )A.天皇不满自己的傀儡地位B.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激化了社会矛盾C.农民不堪忍受幕府的残酷剥削D.大名、武士不满将军的独裁统治4. 1 9世纪中期,日本出现了一些经营手工工场的富裕农民和商人,这种现象表明( D )A. 日本封建统治基础扩大B.日本封建领主经济完全瓦解C. 日本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D. 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5. 日本国门被打开后,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条约的内容包括:开放通商 口岸设立租界和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A )A. B. C. D. 6. 德川

13、幕府实行锁国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 )A.防止外来侵略B.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C.巩固自然经济D.遏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7. 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倒幕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 ( A )A. 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B. 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C. 中、下级武士已演变为资产阶级D. 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阶层更具号召力&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打开了日本的门户,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激化了日本的社会矛盾,动摇了幕府统治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先进思想的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想西方学习(D )A. B. C. D. 9. 长州藩木户孝允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对外开放发展经济组织新式军队学习西方先进思想(A)A.

14、B.C.D.10. 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的标志是( C )A.尊王攘夷运动的兴起B.武装倒幕运动的兴起C. “大政奉还”D.戊辰战争胜利结束11. 下列历史事件加速倒幕运动胜利的有伏见、鸟羽战役三井等大商人向新政府提供更多财政支持 西方列强宣布保持中立 很多地方农民武装起义,袭击幕府军队( A )A. B. C. D. 12. 关于戊辰战争背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德川幕府统治形式上结束B. 幕府依然拥有庞大的领地和人数众多的军队C.对外德川幕府不代表国家D.幕府实际上仍然控制着国家政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 1854 年爆发的克里木战争中,俄军找不到一张克里木的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军队缺少军需,而奸商贪官却倒卖军用物资。结果伤亡30 万人后战败,接受苛刻的巴黎和约。 材料二:“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 本人深信迟早我们会解决这种状况。我想,诸位同我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边来 解决好得多。”亚历山大二世材料三:“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 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的中下级武士 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回答:(10分)(1)俄国与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结果有何相同之处?(4 分)创办近代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