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615882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制度汇编目录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2、健康教育工作制度3、预防接种工作制度4、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制度5、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制度6、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制度7、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8、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9、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制度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制度11、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制度1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科工作制度13、首诊测血压制度1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职责15、XX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报送制度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一、村卫生室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更新信息、保存档案;负责将

2、相关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及时汇总、更新至健康档案;卫生院公共卫生科负责健康档案的监督与管理。二、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人员,要注意保护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三、卫生院、村卫生室、应通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信息。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应保证居民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能自动汇总到电子健康档案中,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四、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上实现资

3、源共享奠定基础。五、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各类检查报告单和转、会诊的相关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六、健康档案管理要具有必需的档案保管设施设备,按照防盗、防晒、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电子健康档案应有专(兼)职人员维护。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健康服务,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健康档案管理。健康体检表的中医体质辨识内容由卫生院中医医务人员或经过培训的其他医务人员填写。八、电子健康档案在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开发、信息传输全

4、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统一的相关数据标准与规范。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应与新农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系统相衔接,逐步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间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居民跨机构、跨地域就医行为的信息共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一)确定建档对象流程图(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流程图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一、卫生院、村卫生室应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接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少于8次。树立全员提供健康教育服务的观念,将健康教育与日常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结合起来。二、具备开展健康教育的场地、设施、设备,并保证设施设备完好,正常使用。三、制定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保证其可操作性和可实

5、施性。健康教育内容要通俗易懂,并确保其科学性、时效性。健康教育材料可委托专业机构统一设计、制作,可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闻媒体开展健康教育。四、有完整的健康教育活动记录和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音资料等文件,并存档保存。每年做好年度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结评价。五、加强与乡政府、村(居)委会、辖区其他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六、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作用,接受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技术指导和考核评估。七、要运用中医理论知识,在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运动锻炼等方面,对城乡居民开展养生保健等中医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宣传栏以及讲座、咨询活动等方面,应有一定比例的中医药内容

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流程 预防接种工作制度一、接种单位必须是市卫生局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并具备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二、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资格,并经过县级或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方可上岗。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通过公安、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等多种渠道,利用提供其他医疗服务、发放宣传资料、入户排查等方式,向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或监护人传播相关信息,主动做好辖区内服务对象的发现和管理。四、根据预防接种需要,合理安排接种门诊开放频

7、率、开放时间和预约服务的时间,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五、应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等相关规定做好预防接种服务工作。六、接种单位应将接种信息及时录入计划免疫管理系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防接种服务工作流程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开展儿童健康管理的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二、从事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儿童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儿童保健有关规范的要求进行儿童健康管理。三、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通过妇幼卫生网络、预防接种系统以及日常医疗卫生服务

8、等多种途径掌握辖区适龄儿童数,并加强与托幼机构的联系,取得配合,做好儿童的健康管理。四、加强宣传,向儿童监护人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儿童家长自愿接受服务,并在单位显著位置告知免费服务内容。五、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在时间上应与预防接种时间相结合。鼓励在儿童每次接受免疫预防接种时,进行体重、身长(高)测量及化验等检查工作,并提供健康指导服务。六、每次服务后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录入电子档案。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儿童提供生长发育与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基本公共卫生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流程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的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

9、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二、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孕产妇保健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孕产妇全程追踪与管理工作。三、加强与村(居)委会、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四、加强宣传,公示免费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使更多的育龄妇女自愿接受服务,提高系统管理率。五、将每次保健服务的信息及检查结果准确、完整地记录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和随访记录上,并纳入健康档案管理。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如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开展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务。基本公共卫生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流程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10、制度一、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当具备服务内容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二、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三、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具体内容详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对于已纳入相应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务可作为一次随访服务。四、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五、通过各种方式,每年组织辖区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包括血尿常规、血脂、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的检查。基本公共卫生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流程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11、工作制度一、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由责任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二、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预约和家庭访视等方式。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可通过本地区门诊服务、健康体检等途径筛查和发现高血压患者。并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四、发挥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中的特色和作用,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五、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患者和居民愿意接受服务。六、每次提供服务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患者的

12、健康档案并录入电子档案。基本公共卫生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流程(一)高血压筛查流程图(二)高血压患者随访流程图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制度一、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由责任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健康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二、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预约和家庭访视等方式。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通过本地区门诊服务、健康体检等途径筛查和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辖区内居民型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并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对患者进行管理。四、发挥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中的特色和作用,积极应用中

13、医药方法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五、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患者愿意接受服务。六、每次提供服务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患者的健康档案并及时录入电子档案。基本公共卫生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流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制度一、乡镇卫生院应配备接受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开展相关健康管理工作。二、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及时为辖区内新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按时更新。三、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四、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 五、及时将辖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录入数据收集分析

14、系统。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工作流程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工作制度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开展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报告管理工作,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做好相关服务记录,传染病报告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应至少保留3年。 四、传染病网络直报人员要保持相当的稳定,不得随意变换,确因工作原因需要调整的要及时通知市疾病控制中心传防科。基本公共卫生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工作流程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制度一、市卫生局建立健全各项协管工作制度和管理规定,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创造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