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化常见的鉴别反应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3597864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药化常见的鉴别反应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天然药化常见的鉴别反应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天然药化常见的鉴别反应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天然药化常见的鉴别反应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天然药化常见的鉴别反应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药化常见的鉴别反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药化常见的鉴别反应(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然药化常见的鉴别反应(部分) 一、颜色反应的对比 (一)、三萜类的颜色反应 1.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将样品溶于乙酸酐中,加浓硫酸-乙酸酐(1:20)数滴,可产生黄红紫蓝等颜色变化,最后褪色。 2.Kahldenberg反应 将样品的氯仿或醇溶液点于滤纸上,喷20%五氯化锑的氯仿溶液(或三氯化锑饱和的氯仿溶液),干燥后6070加热,显蓝色、灰蓝色、灰紫色等多种颜色。 3.Rosen-Heimer反应 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25%三氯乙酸乙醇溶液,加热至100,呈红色,逐渐变为紫色。 4.Salkowski反应 将样品溶于氯仿,加入浓硫酸后,在硫酸层呈现红色或蓝色,氯仿

2、层有绿色荧光出现。 5.Tschugaeff反应 将样品溶于冰乙酸中,加乙酰氯数滴及氯化锌结晶数粒,稍加热,则呈现淡红色或紫红色。 (二)、甾体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 1.Liebermann-Burchard反应 将样品溶于氯仿中,加浓硫酸-乙酸酐(1:20)数滴,可产生红紫蓝绿污绿等颜色变化,最后褪色。也可将样品溶于冰乙酸,加试剂产生同样的反应。 2.Kahldenberg反应 将样品的氯仿或醇溶液点于滤纸上,喷20%五氯化锑的氯仿溶液,干燥后6070加热,样品斑点显蓝色、灰蓝色、灰紫色等多种颜色。 3.Rosen-Heimer反应 将样品溶液滴在滤纸上,喷25%三氯乙酸乙醇溶液,加热至60,

3、呈红色,逐渐变为紫色。 4.Salkowski反应 将样品溶于氯仿,加入浓硫酸后,在硫酸层呈现红色或蓝色,氯仿层有绿色荧光出现。 5.Tschugaeff反应 将样品溶于冰乙酸中,加乙酰氯数滴及氯化锌结晶数粒,稍加热,则呈现淡红色或紫红色。 二、强心苷的颜色反应 1.C17位上不饱和内酯环的颜色反应 甲型强心苷在碱性醇溶液中,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上的双键移位产生C22活性亚甲基,能与活性亚甲基试剂作用而显色。乙型强心苷在碱性醇溶液中,不能产生活性亚甲基,无此类反应。所以,利用此类反应可区别甲、乙型强心苷。 (1)Legal反应:又称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反应。取样品12mg,溶于吡啶23滴中,加3%亚

4、硝酰铁氰化钠溶液和2mol/L氢氧化钠溶液各1滴,反应液呈深红色并渐渐退去。 (2)Raymond反应:阳性反应是反应液呈紫红色。 (3)Kedd反应:又称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反应。阳性反应是反应液呈红色或紫红色。 (4)Baljet反应:又称碱性苦味酸试剂反应。阳性反应是反应液呈现橙色或橙红色。 2.-去氧糖颜色反应 (1)Keller-Kiliani(K-K)反应:此反应在冰乙酸溶液中进行,如有-去氧糖,乙酸层显蓝色。界面的颜色随苷元羟基、双键的位置和数目不同而异,可显红色、绿色、黄色等。 注意此反应只对游离的-去氧糖或-去氧糖与苷元连接的苷显色,对-去氧糖和葡萄糖或其他羟基糖连接的二

5、糖、三糖及乙酰化的-去氧糖不显色。因它们在此条件下不能水解出-去氧糖。 此反应阳性可肯定-去氧糖的存在,但对此反应不显色的有时未必具有完全的否定意义。 (2)呫吨氢醇反应:反应试剂为呫吨氢醇试剂,此反应极为灵敏,只要分子中有-去氧糖即显红色,且分子中的-去氧糖可定量地发生反应,故还可用于定量分析。 (3)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分子中若有-去氧糖可显灰红色斑点。 (4)过碘酸-对硝基苯胺反应:此反应可在滤纸或薄层板上进行,反应过程是先喷过碘酸钠水溶液,再喷对硝基苯胺试液,则迅速在灰黄色背底上出现深黄色斑点,置紫外灯下观察则为棕色背底上出现黄色荧光斑点。再喷以5%氢氧化钠甲醇溶液,则斑点转为绿色

6、。 三、醌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 醌类的颜色反应主要基于其氧化还原性质以及分子中的酚羟基性质。(1)Feigl反应:所有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经加热能迅速与醛类及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 (2)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无色亚甲蓝溶液为苯醌类及萘醌类的专用显色剂。蓝色斑点,与蒽醌类化合物相区别。 (3)Borntrger反应:羟基醌类在碱性溶液中发生颜色改变,会使颜色加深。多呈橙、红、紫红及蓝色。羟基蒽醌以及具有游离酚羟基的蒽醌苷均可呈色,但蒽酚、蒽酮、二蒽酮类化合物则需氧化形成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后才能呈色也就是不显色。 (4)KestingCraven反应(活性亚甲基):苯醌及萘醌类化合物当其醌环

7、上有未被取代的位置时,可在碱性条件下与一些含有活性次甲基试剂(如乙酰乙酸酯、丙二酸酯、丙二腈等)的醇溶液反应,生成蓝绿色或蓝紫色。 萘醌的苯环上如有羟基取代,此反应即减慢反应速度或不反应。蒽醌类化合物因醌环两侧有苯环,不能发生该反应,故可加以区别。 (5)与金属离子的反应:在蒽醌类化合物中,如果有-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结构时,则可与Pb2+、Mg2+ 等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反应灵敏,生成的颜色因分子中羟基的位置不同而不同,有助于识别羟基位置显的颜色不同: 环上有1个-羟基橙色 邻二酚羟基蓝紫色 对二酚羟基显紫到紫红色 各有1个-羟基或还有间位羟基橙红色至红色 (6)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9位或1

8、0位未取代的羟基蒽酮类化合物,尤其是1,8-二羟基衍生物,其羰基对位的亚甲基上的氢很活泼,可与0.1%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吡啶溶液反应缩合而产生各种颜色。本反应可作为蒽酮类化合物的定性鉴别反应,不受蒽醌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糖类及酚类化合物的干扰。 四、香豆素的颜色反应 (1)异羟肟酸铁反应 香豆素类成分具有内酯结构,在碱性条件下开环,与盐酸羟胺缩合生成异羟肟酸,在酸性条件下再与Fe3+ 络合而显红色。此反应为香豆素的检识或结构鉴定。 (2)酚羟基反应 香豆素类成分常具有酚羟基取代,可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产生绿色至墨绿色沉淀。常利用与三氯化铁溶液的反应判断酚羟基的有无。 四、黄酮类颜色反应 HCl

9、-Mg:多数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显红紫红色; 四氢硼钠还原反应: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 锆盐-枸橼酸反应:3-OH,5-OH; 氨性氯化锶反应:邻二酚羟基; 五氯化锑:查耳酮。 1.还原反应 (1)盐酸-镁粉反应 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颜色反应; 多数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显红紫红色,少数显蓝色或绿色,分子中特别是当B-环上有-OH或-OCH3取代时,呈现的颜色亦即随之加深。 查耳酮、橙酮、儿茶素类无该显色反应; 异黄酮类除少数例外,也不显色。 注意事项:利用此反应进行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时,需注意花色素类及部分橙酮、查耳酮类等单纯在浓盐酸酸性下

10、也会发生颜色变化,出现假阳性结果。 操作:必要时需预先作空白对照实验,即在供试液中不加镁粉,而仅加入浓盐酸进行观察,若产生红色,则表明供试液中含有花色素类或某些橙酮或查耳酮类。 (2)钠汞齐还原反应 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类显红色;黄酮醇类显黄淡红色;二氢黄酮醇类显棕黄色。 (3)四氢硼钠还原反应 四氢硼钠(NaBH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此反应可在试管中或滤纸上进行。 现象:二氢黄酮类或二氢黄酮醇类被还原产生红紫红色,其他黄酮类均为负反应。 应用:可用于鉴别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和其他黄酮类化合物。 2.与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具有3-羟基、4-羰基或

11、5-羟基、4-羰基或邻二酚羟基等结构,则可以与许多金属盐类试剂如铝盐、锆盐、锶盐等反应,生成有色的络合物或有色沉淀,有的还产生荧光。 (1)三氯化铝反应 生成的络合物多呈黄色,置紫外灯下显鲜黄色荧光,但4-羟基黄酮醇或7,4-二羟基黄酮醇显天蓝色荧光。 (2)锆盐-枸橼酸反应 应用:利用此反应鉴别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3-或5-OH的存在与否。 若出现黄色,说明3-OH或5-OH与锆盐生成了络合物。继之再加入枸橼酸,如黄色不减褪,示有3-OH或3,5-二OH;如果黄色显著减褪,示无3-OH,但有5-OH。 原理:因为5-羟基、4-羰基与锆盐生成的络合物没有3-羟基、4-羰基锆络合物稳定。容易被弱酸

12、分解。 此反应也可在滤纸上进行,得到的锆盐络合物斑点多呈黄绿色并有荧光。 (3)氨性氯化锶反应 如产生绿色至棕色乃至黑色沉淀,则表示有邻二酚羟基。 (4)三氯化铁反应 多含有酚羟基,能与三氯化铁水溶液或醇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可呈现紫、绿、蓝等不同颜色。 3.碱性试剂反应 生成黄色、橙色或红色等。 4.硼酸显色反应 5-羟基黄酮、6-羟基查耳酮,可与硼酸反应,产生亮黄色。 一般在草酸存在下显黄色并具有绿色荧光。 在枸橼酸丙酮存在的条件下,则只显黄色而无荧光。 5.五氯化锑反应 查耳酮类则生成红色或紫红色沉淀,而黄酮、二氢黄酮及黄酮醇类显黄色至橙色。 应用:区别查耳酮类与其他黄酮类化合物。 6.其他

13、显色反应 应用:Gibbs反应也可用于鉴别酚羟基对位是否被取代。 方法:酚羟基对位未被取代者在加入Gibbs试剂后即显蓝色或蓝绿色。 1.还原反应 (1)盐酸-镁粉反应 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最常用的颜色反应; 多数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显红紫红色,少数显蓝色或绿色,分子中特别是当B-环上有-OH或-0CH3取代时,呈现的颜色亦即随之加深。 查耳酮、橙酮、儿茶素类无该显色反应; 异黄酮类除少数例外,也不显色。 注意事项:利用此反应进行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别时,需注意花色素类及部分橙酮、查耳酮类等单纯在浓盐酸酸性下也会发生颜色变化,出现假阳性结果。 操作:必要时需预先作空白对照实验,即

14、在供试液中不加镁粉,而仅加入浓盐酸进行观察,若产生红色,则表明供试液中含有花色素类或某些橙酮或查耳酮类。 (2)钠汞齐还原反应 方法:样品的乙醇溶液中加入钠汞齐,放置数分钟至数小时或加热,过滤,滤液用盐酸酸化。 现象:黄酮、二氢黄酮、异黄酮、二氢异黄酮类显红色;黄酮醇类显黄淡红色;二氢黄酮醇类显棕黄色。 (3)四氢硼钠还原反应 四氢硼钠(NaBH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此反应可在试管中或滤纸上进行。 现象:二氢黄酮类或二氢黄酮醇类被还原产生红紫红色,其他黄酮类均为负反应。 应用:可用于鉴别二氢黄酮类、二氢黄酮醇类和其他黄酮类化合物。 2.与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若具有3-羟基、4-羰基或5-羟基、4-羰基或邻二酚羟基等结构,则可以与许多金属盐类试剂如铝盐、锆盐、锶盐等反应,生成有色的络合物或有色沉淀,有的还产生荧光。 (1)三氯化铝反应 方法:此反应可在滤纸、薄层上或试管中进行。 现象:生成的络合物多呈黄色,置紫外灯下显鲜黄色荧光,但4-羟基黄酮醇或7,4-二羟基黄酮醇显天蓝色荧光。 (2)锆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