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答案类别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596872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答案类别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十一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答案类别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十一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答案类别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十一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答案类别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十一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答案类别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答案类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答案类别(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第一节 失业理论一、失业及失业率(一)失业1、定义:失业(unemployment)是指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收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所有那此未曾受雇以及正变换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率找到工作的、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是失业者。失业人口与就业人口的和就是劳动人口,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重即为失业率。2、理解:(1)劳动力:在法定年龄范围内(如16-60岁),有劳动能力,并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劳动力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2)(二)失业率失业率=(失业人数/劳动力人数)100%二、失业的种类及原因(一)自愿意失业与非自愿失业1、自愿失业:是指工人所要求

2、的实际工资超过其边际生产率,或者说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作条件和收入水平而未被雇用而造成的失业。由于这种失业是由于劳动人口主观不愿意就业而造成的,所以被称为自愿失业,无法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因此不是经济学所研究的范围。2、非自愿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愿意接受收现行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这种失业是由于客观原因所造成的,因而可以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来消除。经济学中的所讲的失业是指非自愿失业。(二)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非自愿失业又可以分成这样几种类型,可以分为磨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1、摩擦性失业: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摩擦性失业在任何时期都存

3、在,并将随着经济结构变化而有增大的趋势,但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失业存在是正常的。2、结构性失业: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在存在失业的同时,也存在劳动力供给不足。 结构性失业的产生原因:经济结构调整对劳动力需求发生了变化,而与此同时, 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和劳动技能却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不适当的政府政策(如政府为保护某种行业的政策, 在短期内有利于减少失业,但从长期看,这种经济政策会降低受保护的行业的竞争力,从而失去同国外竞争者相抗衡的能力最终加重结构性失业)。3、季节性失业:4、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

4、时,因社会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三)隐蔽性失业所谓隐藏性失业是指表面上有工作,但实际上对产出并没有作出贡献的人,即有“职”无“工”的人,也就是说,这些工作人员的边际生产力为零。当经济中减少就业人员而产出水平没有下降时,即存在着隐藏性失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曾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存在着严重的隐藏性失业。(四)古典失业三、失业的影响1、失业会直接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社会损失。失业就是劳动力资源的闲置,而劳动力资源具有即时性,不能利用的劳动力资源无法移至下期使用,本期可利用的劳动力闲置是这部分资源永久性浪费。国民产出水平会因此而降低。 2、从社会方面来看,失业的不利影响也是巨大的

5、。失业不但使失业者及其家属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下降,还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失业者长期找不到工作,就会悲观失望,高失业率往往伴随着高犯罪率和各种社会骚乱。 3、当然,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的,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适当的失业会使在岗的人员更加努力工作,积极进去,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就是指经济中消灭了周期性失业以后的失业率,即摩擦性失业和结构失业占劳动人口的比重。充分就业:当一个国家经济的现实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4%-6%)时,我们就说这个国家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潜在的GDP:又称充分就业的G

6、DP,它是指一国国民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的总产量,是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GDP水平。小思考11-1充分就业是百分之一百就业吗?答:充分就业不是百分之一百就业。现代经济学认为,当一个社会中的周期性失业被消灭,只剩下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等失业类型时,这个经社会就实现了充分就业。五、案例分析(一)大学生当北京搓澡工喜闻大学生当搓澡工曾经有一个小故事,说一位母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开染房的,小女儿嫁给一个卖雨伞的。这位母亲天天担忧:晴天,母亲担忧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雨天,母亲担心大女儿的染坊耽误生意。后来,有人对这位母亲说,您何不换一个角度想想,晴天,大女儿生意好;雨天,小女儿生意好。母亲一

7、想,对啊,实际上无论晴天雨天,她的两个女儿中肯定会有一个生意好做。于是母亲开心起来。一听说大学生当搓澡工了、去卖肉了,人们不免担心,知识贬值了,大学生不值钱了,教育资源浪费了,各高校还在扩招简直就是晕了头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准确的。我们完全可以象那位母亲一样,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大学生去卖肉了好啊!“屠户”这个行当里也有知识分子加盟了,从此可以改变凡是卖肉的就一定“傻大黑粗”的形象了;大学生去当搓澡工了好啊!搓澡工也是需要技术的,管理也是需要学问的,如果能把大学生的知识真正应用到搓澡行业中来,无疑会提高搓澡行业的技术含量,提高服务质量虽然这么说有点调侃,但事实上却谁都不能否认

8、,“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以前,建筑队是不需要大学生的,但现在,建筑业却需要大批的知识分子;以前,靠天吃饭的农业也是不需要大学生的,但现在,农业产业化也需要大量科技人员;在以前,“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车船店脚衙不死也该杀”,但现在,军队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才,物流、航运需要人才,餐饮服务需要人才,市政、治安管理更需要人才。由此延伸开来,不坏对大学生当搓澡工这件事有了三个可喜的发现。第一,中国的整体社会发展水平有望提高了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的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固然是好事,但国家对于产业均衡发展缺少科学引导,导致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对第一、二产业争夺资源的现象这里主要谈人

9、力资源。国家没有在考虑社会整体水平均衡发展的时候把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统配,没有把知识人才进行合理分流,没有对第一、二产业的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这直接导致了第一、二产业后继乏人。最典型的是三农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现在,当某些领域出现人才积淤时,智力资源不得不被动地向其它领域转移,这应该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使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炙手可热的行业,如金融、贸易、对外交流等等。由于这些新兴行业高薪、体面,所以,现在人们公认的白领阶层基本集中在这些领域,即使不在这几个行业中,也几乎全部是第三产业的从业者。第三产业成为大学生择业的第一选择。于是,千军万马挤第三产业的情形不可避免地

10、出现了。大学生即使开电梯甚至当搓澡工以图待机发展,也不甘心离开城市到其它地方创业,就是这种心态的典型体现。必须承认,主动把智力资源输入一个行业,就能快速提升一个行业的整体水平。比如工业,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后来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使得中国的工业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近些年的问题是,国家在均衡产业发展时,忽视了对传统产业的投入与引导,导致了智力资源的流向不合理。传统的农、林、牧、渔等行业中没人才,属于加工制造的工矿企业缺人才,而第三产业中,人才积淤智力资源严重浪费。在某些智力资源集中的领域,我国即使在国际上都可以领先。但就整体的社会发展水平来说,却严重滞后。现在,第三产业出现了人

11、才饱和的趋势,这不是坏事,更不说明大学生过剩,相反,这预示着智力资源将不得不向其它领域转移了。 第二,中国的知识型普通劳动者出现了现在的家长是这样想的:要上大学,要学好专业,要上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家长这样渴望,于是学生从小就树立了这样的“理想”。为了什么呢?以前是为了出人头地,争取进入上流社会。现在是为了好就业,找个好工作。却普遍缺少“拥有知识就不再迷惑”这样客观朴素的教育。但问题是,教育的宗旨的确是培养人的,而不是培养上流社会成员的。对于个人来说,学习的目的也的确不能太功利了,它的最基本作用也的确是“拥有知识就不再迷惑”。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高等教育也必然要由最初的精英教育,

12、向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大众教育转向。也就是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真正成为精英的必然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只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劳动者”。当我们的社会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劳动者越来越多时,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不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相反,不坏倒感觉是一件很美妙的事。就举个并不恰当的例子说吧,如果搓澡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中,能有20%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相信这个行业要比现在规范得多,水平高得多。如果我们再把话说得绝对点,即使中国人将来可以100%接受高等教育了,也还得有人干搓澡工、卖肉、当保姆、扫大街等等。第三,有利于人们梳理高等教育现状,认清高等教育本质当下正值高考期间,高考话题比这高温天气要

13、热。大学生当搓澡工的消息,或许能为这高烧不退的高考带来一丝丝凉意尽管极其有限。目前,我们的人才选拔机制存在严重的学历崇拜问题。唯文凭论,决定了现阶段高等教育,还依然是人们在实现人生目标时不得不购买的一张高价门票,是为了叩开成功之门而不得不背负的一块沉重的敲门砖。社会的这种机制,助长了高等教育的虚伪与世俗。有人把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扩招,其实不然。本来,扩招是好事,是在国家计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富裕出来的教育资源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只是,现在的扩招却在某些学校里变了味,成为某些人疯狂敛财的便捷途径,不仅学费一涨再涨,而且扩招的力度也令人瞠目以现在教学条件与手段,按合理的计算,高校的师生比例应该在1

14、18左右,但有些高校,扩招后的师生比却达到了140。这当然是一种疯狂敛财的行为。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些学校确实存在着扩招的空间,比如再一个调查中,中山大学的师生比仅为17.67,而四川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师生比也仅为19.09和19.26(参见附图)。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扩招。前面说过,中国的大学生并不存在过剩的问题,而在于引导和培养方向上有问题。我们现在有必要通过大学生就业难这个现象,来理一理高等教育的现状,重新认识高考教育的本质。这里不得不说,即使在中国最知名的大学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的利益冲突;即使在学风最严谨的高校内部,也如社会其它方面一样存在着严重的明争暗斗,学校与学校之间

15、争经费,争师资,争生源,学校内部争行政职务、争职称、争房子、争福利待遇等等高等教育的浮躁,带来的是学风、教育的浮躁,继而是学术的腐败以及精神的萎靡与思想的堕落。社会的浮躁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着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则又通过其培养的学生更加深刻地影响社会。可以理解的是,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情。但不能理解的是,高等教育不以清雅、神圣的育人事业为荣,却偏偏要迎合世俗,自甘堕落。所有的学校都在以“精英”、“名人”为诱饵,以就业率为钓线,把自己学术领先的几个专业摆在最醒目的位置上,抬出几个权威的人士撑台面,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培养了多少尖端人才,具有哪些优势,象孔雀开屏一样,把自己最光鲜的一面示人,而把自己的尴尬隐藏在身后。从而完成一系列对学生、家长的欺骗现在的高校,绝大部分都在就业率上做手脚。比如,数字做假就不说,还有些学校强迫学生拿就业单位的劳动合同才能领取毕业证,以此逼迫学生做假就业的证明。再说说真正的社会精英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吧。精英与其接受高等教育的学校究竟有多大关系呢?比尔盖茨与哈佛的关系就不用说了。即使盖茨愿意承认一种渊源,人家哈佛还不愿意学历呢。这要放在中国,恐怕盖茨就读过的幼儿园都得出来炒作一番了。高等教育,说白了也只是一种受教育的经历。但是,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据有关分析,20世纪初知识的更新周期是3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