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学案 人教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3580570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学案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学案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学案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学案 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语文资料 精品资料奇妙的克隆【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重点)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难点)3.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初步理解其作用。(重点) 【课时安排】 2课时【预习导学】1.知识储备关于克隆克隆是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就是“复制”“拷贝”生物。它是用机械的方法,把一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受体”的去除了细胞核的细胞质内。核移植采用的供体细胞有两种,它们有本质的不同。胚胎细胞克隆属于异体复制,“复制”的是提供受精卵胚胎的下一代,相当于生了个“多胞胎”;体细胞克隆属于自体拷贝,“拷贝”的是提供体细胞的动物本身。从技术操作

2、看,后者的难度比前者大。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及给拼音写汉字:桢(zhn) 繁yn(繁衍) p(匍)f(匐) 濒(bn)临 两栖(x) 分泌(m) 囊胚(rng pi) 蟾蜍(chn ch) 腺(xin) 酶(mi) 脊椎(zhu) 哺乳(b) (2)按照意思写出词语口袋。( 囊 ) :逐渐地增多或增广,是生命孕育下一代的行为。( 繁衍 ):临近。( 濒临 ) :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相安无事 )2.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就下面两个问题筛选信息,回答问题。(1)什么叫做“克隆”?联系课文的有关介绍,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对它下个定义吗?其突出特点是

3、什么?“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这种“凡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克隆”。 其突出的特点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2)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预习检测】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测本听写)。小组评分( )【课堂探究】1课文四个小标题分别说明了哪四个方面的内容?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克隆的含义 克隆的试验 克隆的发展 对克隆的理性思考。这四个部分是按逻辑顺序顺序排列的。不能调换顺序。因

4、为这四个内容是逐层深入,步步推进。2“克隆是什么”一节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克隆是什么语句说明方法作用,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举例子列举动植物中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健身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也叫“克隆”。作诠释(释义)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做出解释。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引用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克隆”是怎么一回事,把抽象的概念说得通俗易懂。3请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仔细体会。“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

5、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随堂检测】判断下面的句子的说明方法。(1)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 ( 下定义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 列数字 )(3

6、)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 举例子 )(4)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 打比方 )【拓展延伸】文章最后一段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请结合科技发展到当今社会的现实,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布置作业】独立完成本课校本作业,查缺补漏,巩固本课学习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