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3148716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2.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作者:许宝晶王红红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13期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许宝晶1 王红红2(1 .陕西省电力技工学校,陕西西安710100;2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5)0 总论及概述伴随着当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建筑的智能化,特别是公用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包含了 越来越多的内容,建筑智能化系统以建筑为平台配置各种功能系统,为人们提供一个投资合理、 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空间,以适应当前现代建筑的需要。现代化的商务大厦是以高度的智 能化为其主要功能目标的,而楼宇自动化系统是现代楼宇智能化的体现。1)智能化楼宇的定义什么样的建筑才算是智能化楼宇?目前世

2、界上的对楼宇智能化的提法很多,欧洲、美国、 日本、新加坡及国际智能工程学会的提法各有不同,其中,日本的国情与中国较为相近,其提 法可以参考,日本电机工业协会楼宇智能化分会把智能化楼宇定义为:综合计算机、信息通信 等方面的最先进技术,使建筑物内的电力、空调、照明、防灾、防盗、运输设备等协调工作, 实现建筑物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安全保卫自动化系统(SAS) 和消防自动化系统(FAS),将这5种功能结合起来的建筑,外加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 结构化综合网络系统(SNS),智能楼宇综合信息管理自动化系统(MAS)组成,就是智能化楼 宇。2)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

3、统概述安防监控系统是智能楼宇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为大厦提供了安全监视、侵入报警、出入门 控制管理。安防监视系统采用微机控制矩阵系统,集中完成视频切换控制、水平、俯仰、变焦 控制及自备检测功能。系统可设分控键盘便于管理。安防监视系统技术主要表现为:侵入报警 系统通过各类传感器,如主动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玻璃破碎 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以及各类手动、脚动开关等,可获得大厦的主要通道、出入口、重要部 位及周边的情况,以利防范工作。出入门控制系统是对出进门的人员进行识别和选择,即所有 人员的出入都得到监控。系统识别人员的身份后,根据所储存的数据决定是否允许其出入。每 一项出入都

4、作为一个事件记录存储,根据需要这些数据可以有选择的输出。整个防范系统组成 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侵入报警或出入门非授权侵入时,在中央监控室接到有关报警信息,通过 信息交换,安全监视系统打开报警地点附近的摄像机,并切换到指定监视器上监视,同时打开 视频录像机自动记录现场情况,以便查询使用。3)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设计原则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应用成熟、先进实用、可靠稳定、升级维 护、符合要求。应用成熟:系统设计时采用的产品和系统,是经过了长时间市场考验的成熟产品,在智能 楼宇及其他行业已有长期成功的应用案例。先进实用:在系统设计中,始终贯彻了先进实用的原则。所谓先进是指要求采用的

5、产品和 系统是当代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结果。具体体现为:(1)智能化:系统及设备必须具有智能特征一自主编程、记忆功能,前端设备与系统必须 有良好而可靠的通讯能力和故障自动检测、报警功能等;(2)网络化: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度发展和广为应用的现代,系统设计必须应用计算机网 络技术,而不提倡采用非网络技术应用产品,因为它们将很快被淘汰;(3)操作性:系统的前端设备和系统软件均有良好的学习性和操作性,特别是操作性,应 使一般文化水平的管理人员,通过简单培训即可掌握系统的操作要领,达到能完成值班任务的 操作水平。可靠稳定:保证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要兼顾到三个方面:计算机的配置、系统的配置、 前端设备的配

6、置。升级维护:即使是最先进的系统,也有随时间的推移而落后的可能。在系统设计中,选用 产品和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升级和维护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智能化升级:系统的软件是最有可能升级的,升级的操作不需要繁复的操作和专门的 技术;(2)模块化结构:为方便硬件的维护和升级,设计时采用的设备为模块化产品。由其组成 的系统是模块化结构,更便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3)符合要求:无论如何展开设计工作,整个系统的设计必须符合实际要求。1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的组成及设计方案以1栋12层的酒店为例,该智能楼宇安防监控系统将安防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 巡更系统、出入口管理系统等各自独立的系统集成

7、为有机的整体,在设备配置上遵循“硬件联 动为主,软件联动为辅”的原则,在运行上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原则,以增加系统 的可靠性。整个安防系统采用集中化计算机管理,兼顾电视监控、防盗报警、门禁、巡更等系 统的特点,实现大楼的整体防御。下面逐个系统进行介绍:1.1 安防电视监控系统该酒店的安防电视监控系统主要为实现对人员进出大堂、前台接待、电梯、电梯间、各楼 层通道、停车场、(配电)设备间、需要监控的设备(如泵、空调风机等)等重要场所等实现 图像监控,并进行有效监视和记录以便日后能够查阅视频图像的监控录像。该酒店的安防电视监控系统的前端按照如下原则设置监控点:(1)首先在酒店大堂设置监控点,

8、要能监视大堂门口进、出的人员情况,监视前台接待及 收款台处人员的工作情况,并且保证整个大堂无死角;(2)在每部电梯里及电梯间设置监控点,能够对电梯间及电梯里的情况进行监视;(3)在各层楼楼层通道内设置监控点,保证对客房门口的通道进行监视;并且应该在每层 楼的楼梯间(安全通道)也设置监控点,以确保安全通道的畅通;(4)如果有停车场,在停车场除了进出口的门禁管理外还需要设置监控点,确保能够对整 个停车场内的车辆停放进行监视;(5)另外,为了安全考虑,还应该在如电气配电设备间、空调房及水泵房等重要的设备间 设置监控点,以保证对这些重要的设备运行工况进行监视。考虑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维护便捷

9、性,该酒店前端摄像机设备可按上述原则 划分为单独的区域,在各区域内设就地箱,用于给现场前端设备供电及对信号进行集中转接传 输,通过通信电缆将视频信号送至集中监控室。在监控室设置1面电视墙以放置监控电视机, 安保值班人员在监控计算机或电视机上可监视整个安防区域的情况,同时若有需要,酒店安防 监控系统的视频信号可以通过网络传至BAS系统或领导办公电脑。在监控计算机或电视上通过 监控软件即可显示各监视点的图像信息并将这些图像即时通过视频输出到监视电视机上,同时 可以从该计算机上实现对可控云台监视点的控制,也可以对现场设备的故障报警信号进行布防。 当现场设备出现故障报警时,该计算机上会实时弹出故障报警

10、设备所对应的监视画面,方便值 班人员对现场突发情况监视,以便及时发现突发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电视监控系统给上级系 统预留有以太网通讯接口,使得所有视频信息能够通过网络信息共享,供上级系统(BAS系统 或领导办公室)。本方案中电视监控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前端传感器采用模拟信号输出的摄像机,控制主 机采用数字主机,视频及控制电缆直接接入数字主机,每台数字主机都预留有视频信号输入, 所有16路视频图像在本地数字主机上可同时实时显示、控制、录像。系统采用数字方式通过单 模光纤连接进行配置。数字主机通过100M网络交换机组成自身的视频监控网络,通过网络接口 可以与上级系统相连接。远程主控,前端无人值守,

11、通过电子地图实现集中管理;(见图1、图2)支持动态IP访问;远程对讲;IE浏览;系统自检;图3强大的录像功能,采用帧冗余技术。定时录像和手动录像文件在切换录像的时候,严格不 丢帧,满足工控标准。同时支持异常关机重新启动系统以后,自动恢复丢失的压缩文件,确保 数据的完整性,完整保存现场视频和音频数据;图444 Bf-W;5站基整:5*- i5001 皿 lan峙m时间:-械-1S* 11*夬也国4提供超长时间的报警预录功能,预录时间范围5秒一999秒,预录时间精确、可调,满足 各种场合的预录需要。图5的就.轻税峨祯二iCS 4、中 7 用H 安鼻一时HO ; -00-姑 i aa廿ME:二帅 -

12、fl* : pn时网杖3:网 二仰 * s DO酎向段*叫:DO 妙 3 OQ芝MlB.制.声舍*米:匕做中滨;税*曲出4;啪认M 消ndllin图51.2报警系统重要区域的报警信号可与安防电视监控系统联动,系统配置警卫中心电脑控制软件,将报 警点位与编程设定的电子地图进行关联,用于报警及各类事件的记录。1.3 电子巡更系统与门禁(出入口)管理系统对酒店相关的出入通道进行控制,对出入人员的身份确认。记录与报警突发事件发生,并 联动CCTV等系统。利用联网门禁点扩展为巡更点,人防与技防相结合。2结束语随着智能建筑的快速发展,建筑集成管理系统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设计理念、系统功能也在应用中不断修正完善。而安防监控系统作为智能楼宇必不可少且至关 重要的环节更加凸显了其重要性,它为整个建筑提供了安全监视、侵入报警、出入门控制管理, 为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整座建筑区域视频图像的收集、分析、传递和 处理,从而对整个建筑进行最优化的控制和决策,达到高效、经济、节能、协调运行状态并最 终与建筑艺术相结合,创造一个舒适、温馨、安全的入住及工作环境。【参考文献】1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规划教材: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系列教材M.机械工业出版 社.2建筑楼宇自动化M.机械工业出版社.责任编辑:王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