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漓江情韵阅读与练习汇总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314771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3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漓江情韵阅读与练习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初三语文漓江情韵阅读与练习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初三语文漓江情韵阅读与练习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初三语文漓江情韵阅读与练习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初三语文漓江情韵阅读与练习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漓江情韵阅读与练习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漓江情韵阅读与练习汇总(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漓江情韵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鳊织成篇。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雨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 “你好你好一”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客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 ! 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竞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觅我俯视它,又对我

2、来了一句欢迎词: “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 ”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 “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备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

3、走一歪的残痰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 “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

4、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 ? ”我问。“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两个瘸子之间, 心灵相通, 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 ” 说这话时, 他似乎十分开心, 又爽朗地笑了起来。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幺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

5、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 “不可以一一不可以一一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作者:从维熙。有删改)8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 分 )9 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分 )?(4 分)10 “我”见到摇船人时为什么“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11.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12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 ) (4 分)参考答案8. 在漓

6、江边, “我”被一只鹦鹉吸引,结识了一位残疾的摇船人,被他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故事所感动。 ( 意思对即可。人物 1 分,情节 2 分,共 3 分)9. 交待故事发生的环境。引起下文。营造朦胧的诗情。用漓江的阴柔情致烘托摇船人的阳刚之美。 ( 意思对即可。答出任意两点,一点 1 分,共 2 分 )10. 因为摇船人其貌不扬且有残疾,与“我”想象的差别很大, “我”很失望。 (2 分与后文“我”的感动、赞美形成对照 (作铺垫、欲扬先抑 ) , (1 分 )突出摇船人的精神品质。 (1 分) ( 意思对即可。共4 分)11. a 示例:把雨雾中的漓江比作艨胧诗,把远处江中隐约可见的小舟比作破折号,

7、形象地写出了小舟的形态,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 b 不例:把被笑声惊飞的水鸟比作一串黑色省略号,形象地写出了水鸟渐飞渐远的身影,生动别致,富有诗情画意。 ( 对比喻内容的分析 l 分,效果 2 分,共 3 分)12. 身残志坚、自食其力、拒绝怜悯:不甘一 i5靠屹“社会低保”打发日子,靠摇船为生,不接受“我”给他的五|_元钱。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爱笑,不避讳自己的残疾,积极面对生活。(意思对即可。每个方面2 分,其 c 形象 l 分,分析 1 分。共 4 分。若答“阳刚” ,言之成理也可)方寸田园琦君一位文友自美归来,与朋友们畅叙离情以后,就悄悄地回到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读书译作,静

8、静地度过农历新年。她可说真懂得众人皆忙我独闲的诀窍。难怪另一位文友欣羡地说:“真希望什么时候也有个田园可归。但又觉得自己仍不够那份淡泊,俗愿尚多,大概没有那种福分。”玲珑的三间小屋隐藏在碧树果林之中,满眼的绿水青山,满耳的松风鸟语,整天里不必看时钟,散步 累了就坐在瓜棚下看书,手倦抛书,就可以睡一大半天。太阳、月亮、星星,轮流与你默默相对,这份隔 绝尘寰的幽静,确实令人神往。但若没有朋友共处,会不会感到寂寞呢?且看小屋的主人,住不多久,就 匆匆赶回十丈软红的台北市,一到就打电话找朋友再次的“畅叙离情”。可见田园的幽静,还是敌不过友情的温馨。古代的隐士,在空谷中闻足音则喜。因为“鸟语”终不及“人

9、语”可以互通情愫。陶渊明先生尽 管嚷着“息交绝游”,但他在“乐琴书”之外,仍然要“悦亲戚之情话” 。他的理想国桃花源中人,一个个 都要设酒杀鸡,款待洞外闯入的陌生人,也关心着洞外的人间岁月。我想那时代如果已有电话,陶先生一 定会在北窗高卧,酒醒之时,拨个电话和山寺老僧聊上半天,或是给他念一首新作好的长诗,彼此讨论一 番。因为“得句锦囊藏不住,四山风雨送人看”的人,怎么离得开朋友呢?我认为山水使人理智清明,友情使人心灵温厚。名山胜迹,总愿与好友同游;美景良辰,亦望与好友 同享。张心斋把朋友分成五类,他说:“上元须酌豪友,端午须酌丽友,七夕须酌韵友,中秋须酌淡友,重九须酌逸友。”他固然妙语如珠,亦

10、见得前人有此清闲。而我们如能于百忙之中,挤出一点时间,约二三知 友小酌,琅琅笑语,畅话平生,其乐并不亚于徜徉于青山绿水之间。辛弃疾不是说吗:“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溪山就是好友,好友胜似溪山。想起王安石与苏东坡在政见上是死对头,可是安石罢官退隐 金陵以后,东坡去探望他,安石留他同住乡间。东坡答诗云:“劝我更谋三亩宅,从君已觉十年迟。”依旧是无限文章知己之感,可见友情是何等可贵。人到了中年以后,心情由绚烂趋于平淡,本来都会倾向山水田园。可是生为一个忙碌的现代人,既无 时间寻幽探胜,更不可能遁迹深山,倒不如安之若命地在现实生活中追寻一些那位文友所谓的“俗愿”,亦未始不可以充实一下心灵。否则

11、居魏阙而思江湖,心情反而不能平静。杜甫虽然讴歌“在山泉水清,出山 泉水浊”,他自己并不甘心做个“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因为他既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 驯”的大愿,也有“但愿我与汝,终老不相离”的小愿。人若没有了愿,就没有了热诚,也失去了生活的 情趣,恐怕连山水田园之乐,都不能体会了。说起我们这些人的俗愿,也是非常容易满足的。比如说,逛逛书店,买到自己心爱的书;观摩书画展, 领略一下名家笔下意境;听听音乐会、演讲会,扩展一下胸怀;抽空出去买一点鲜花或小摆饰给小屋添点 生机绿意;甚至研究一下化妆术使自己容光焕发一番;以至学习一下烹调术使全家大快朵颐,这些都不能 说是奢侈的俗愿,倒可以说

12、是极淡泊的雅愿,使自己活得健康,活得快乐。同时将快乐、健康与友人共享, 如此则虽然身处都市之中,也不会感到都市的俗尘,令人生厌了。最近在一位朋友家中小聚,他小小的客室壁间,挂着不同风格的书画;风雅的主人如数家珍似地为我 们解说画法、笔意。他的书房里更有许多心爱的汉砚、青田石、陶器等等。闲来把玩,意兴无穷。最有趣 的是书桌边一树枯藤,悬着一个葫芦。书架上一座老树丫杈,嵌着一块圆卵石。他将山中的盎然古意,移 置几案之间,真是位懂得如何美化生活的雅人。如此看来,我们暂时无田园可归时,无妨在方寸灵台之间,自辟一片田园。不但自己能徜徉期间,亦可以此境与朋友共享。那么,纵使“结庐在人境”,也可以“心远地自

13、偏” 了。16. 细心体会文章一二段,说说“自美归来”的文友为何“悄悄地回到乡间自己经营的三间小屋中”?又为何“住不多久”就匆匆赶回都市?( 2 分)17. 文中多次提及的“俗愿” ,实为作者追求的平凡而淡泊的生活,试用简洁语句归纳其具体所指。 ( 3分)18. 文中画线句对朋友书桌上的摆设进行了具体描述,这在行文结构中有何作用?( 2 分)19. 这篇题为 “方寸田园” 的性灵散文写了多种田园, 作者最推崇哪一种?从中可见她怎样的情感追求?( 3 分)20. 琦君的散文语文质朴自然,清新雅洁,灵活生动。试赏析下面的语句,体会其特色。 ( 4 分)( 1)整天里不必看时钟,散步累了就坐在瓜棚下

14、看书,手倦抛书,就可以睡一大半天。( 2)山水使人明智清明,友情使人心灵温厚。名山胜迹,总愿与好友同游;美景良辰,亦望与好友共享。21. 有首儿歌唱道“我的心中有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请结合原文,说说你将如何开辟并经营好自己的“田园” 。 ( 3 分)江西省 2011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 ( 17 分)16. 为享受归隐田园的乐趣( 1 分) ;为求得友情的温馨( 1 分) 。17. 逛书店、观书画展、听音乐会、买鲜花、研究化妆、学烹饪术(每点 0.5 分,共 3分。如语言不够简洁,酌情扣分) 。18. 面对朋友“将山中的盎然古意,移置几案之间”顿生感悟,自然而然将“方寸田园”

15、的立意在下文中凸显出来,呈现于读者之前。 (大意相同即可)19. 心灵田园(精神的田园) ( 1 分) ;平静、淡泊,追求心灵的充实、愉快,看重友情(大意相同即可)( 2 分) 。20. ( 1)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朴实,清新气息扑面而来。 ( 2 分)( 2)句式整齐(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语言典雅有韵味,读来朗朗上口。 ( 2 分)21. 围绕精神或心灵田园,阐述自己的愿望和做法,语言通顺即可。 ( 3 分)水边的文字屋小时候在田野上火在河边玩耍,常常会在一棵大树下,用泥巴、树枝和野草做一座小屋。有时,几个孩子一起做,忙忙碌碌的,就像一个人家真的盖房子,有泥瓦工,木工,还有听使唤的小工。一边盖,一边想象着这个屋子的用场。屋子盖起来了,大家嘴里发出噼里啪啦一阵响,表示这是在放爆竹。然后,就坐在或跪在小屋前,静静地看着它。终于要离去了,孩子们会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很依依不舍的样子。回到家,还会不时地惦记着它,有时就有一个孩子在过了一阵子时间后,又跑回来看看,放佛一个人离开了他的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流浪了一些时候,现在又回来了,回到他的屋子,他的家的面前。再后来就有了一种玩具积木。我用这些大大小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积木,建了一座又一座屋子,与田野上用泥巴、树枝和 野草盖屋子不同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