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学会懂事 (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314567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让孩子学会懂事 (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怎样让孩子学会懂事 (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怎样让孩子学会懂事 (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怎样让孩子学会懂事 (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让孩子学会懂事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让孩子学会懂事 (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怎样让孩子学会懂事家长们都很羡慕人家父母有个懂事的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懂事。什么叫懂事呢?其实就是能够懂道理,或者更进一步是有一定的是非观念和规则。懂事的孩子在将来的发展中更容易融入社会生活,社会化的过程会更顺利。所以,培养懂事的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目标。平常经常听到一些老人说,孩子还小,现在还什么都不懂,等长大了就好了。这种树大自然直的思想对儿童教育是不利的。也许过去老人们都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的,但时代不同了,孩子们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生活条件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孩子们是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孩子们不会经历过去的那种磨难和锻炼,缺少了很多自然生活中的教育机会。

2、另一个变化就是缺少了儿童同伴间的教育环境。人的习惯多在早期形成,家庭是个人最初的活动场所。家庭中的各种习惯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行为规范,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懂事的孩子呢?1、爱的态度很重要,养育者要有慈爱而平静的心态,切不可把孩子当玩具和宠物。在孩子面前不能老是疯打疯闹,浮躁不羁。成年人提高自身修养尚且要“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何况情绪爱波动,哭笑无常的孩子呢?孩子的神经系统很脆弱,容易兴奋,一点微小的刺激便可令其不能自控。所以家庭中应营造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气氛,少一点热热闹闹、七嘴八舌、疯疯癫癫,把孩子像玩具一样抱来丢去。更不要在孩子在场时,当众谈论他,取笑他

3、。宁静使孩子喜欢倾听,善于观察,能专注地玩耍,宁静还能使孩子易于感受爱和尊重,因而能对长辈言听计从,敏锐地理解成人的爱、希望和要求。在这种情感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必然懂事、明理、富有爱心,轻易控制自己的情绪。成人要注意给孩子创造一个清静的生活环境,应常与孩子进行“一对一”的散步,专心地与他交谈和玩耍。总之,要给孩子塑造一个平静、愉悦、专注的心态。2、养育者要尽量满足孩子精神生活的需求,把孩子的精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务必要把孩子日益增长的精力和智能导向有趣、有益的精神生活,这样他就有了正当的生活情趣,会以玩耍和学习,以求知和操作为乐,不会无聊地撒娇和吵闹了。试想当一个孩子总是兴致勃勃地认物、提问、

4、学话、识字、跳舞、唱歌生活对他来说,像万花筒一般美丽,他还会吵闹、折腾、不听话吗?人是精神的动物,精神生活的满足和成功的欲望能使孩子快乐而上进。环境的熏陶,行为的指导,榜样的影响,以及鼓励的力量是最重要的。其中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你想让孩子喜欢什么,怎么去做,只要自己长年累月专心致志,甚至默默地、兴致勃勃地去做那件事就行了。即使你专心得连看孩子一眼的工夫都没有,他也会模仿你,像你一样去行动。哪怕父母的行为是装出来的,孩子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学着你的样子去做。这就是身教,所谓“言传不如身教”指的就是这种情境 影响力。婴幼儿处于右脑优势时代,他对语言的“教育”不太理会,但对周围的人的情感、情绪、兴趣

5、、爱好,各种表情和动作却十分敏感,而且每时每刻都在受到感染,并不知不觉地进行着模仿和渗透。孩子的兴趣和性格的雏形就是这样的形成的。3、在丰富孩子生活,培养广泛兴趣的同时,还要多激发孩子的理想、志气和抱负。务必要对孩子充满信心、希望和期待,表情上要洋溢着热情,经常憧憬未来,并常常在他人面前悄悄议论和夸奖孩子的进步。不过态度要严肃认真,不可太露骨,只让孩子有所察觉就行了。这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积极暗示”,最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态,早早催生孩子心中模糊的、但非常有益的“理想”。发现孩子有较严重的不良行为时,一定要下决心一次纠正,给孩子最强的冲击和教训,但给孩子以深刻教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6、)注意孩子所在年龄的心理承受力,严肃和愤怒的程度要恰到好处,有时也可表现出伤心的样子。(2)全家人的态度要绝对一致,要配合默契,如有的生气、有的不满、有的冷淡走开,切勿有人出面袒护孩子。(3)充分运用表情的力量,教育者的话不在多,不要打骂、侮辱、讽刺、挖苦,也绝不能说泄气的话,但表情要严肃认真,必要时可表现愤怒。(4)不怕孩子哭闹。孩子哭闹时家长们要表现出不在意的样子,最好走开,专心做自己的事,有时也要严肃地给孩子“搭楼梯”下台。(5)家长群体中要有一人出面认真而又耐心地关心他,鼓励他承认错误,改正错误。(6)发生一次教育“撞击”后的几分钟内,家庭中的亲人之间要相对保持沉默,对孩子态度要表现得较为冷淡,切不可“敲打”后短时间内就嬉笑亲热,那样就可能前功尽弃,孩子会把之前的“敲打”不当回事。(7)孩子改正错误后也不要马上表扬,要在适当时候认真地告诉他:“我们相信你是好孩子,是会改正错误的!”要注意,讲的时候话不在多,而在于态度和表情能触动和鼓励孩子。家长从孩子出生就要注意到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要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和规则意识。这样,孩子就会更加懂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